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的声音在中国家喻户晓,无数人曾日日年年追逐她的节目,一部《岳飞传》,创造了几近万人空巷的收听奇迹,她就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她那刚劲明快的声音滋润过无数人的心田,她让评书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无穷的震撼。2009年1月,"刘兰芳艺术生活5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其时,刘兰芳的弟子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行谢师礼,刘兰芳几次激动  相似文献   

2.
《华夏星火》2008,(10):30-31
7年前,她跌落人生谷底,靠着转行种菜,人生有了大转折。7年后,25%的大饭店和高档餐厅都向她"点菜";7年前她负债300万,7年后年收入500万。7年的时间她打造出了自己的生菜王国,子民——莴苣是她唯一的精神支  相似文献   

3.
和自己说话     
谢胜瑜 《知识窗》2013,(15):8-9
有多少人想过要和自己说说话? 我在广州工作时.有幸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手下谋生.她官至厅级,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事情一年四季也忙不完.但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夜。她都闭门不出,给她逝去的父亲写一封长信.回忆她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包括吃过的苦头、得到的褒奖、受过的责怨。当然.也少不了向父亲倾诉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来年的打算……这样的信.她父亲逝去了十几年.她一直写了十几年.从没间断。  相似文献   

4.
你是东北人,从来就没有去过美国,怎么说话突然像美国人说汉语一样,而且还改不回来了呢?莫非你真的是换了一个人?她的声音不是她的!搞什么恶作剧呢?在一家企业做项目经理的萨拉·科尔威尔,家住英国普利茅斯,十年来她一直遭受偏头痛的折磨。2010年3月,35岁的她再次发病,由于剧痛难忍,她的  相似文献   

5.
陈菊英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新桥乡(原武进县)的一个贫穷家庭,1949年江南解放后,解放军到村里来挨家挨户地动员:“穷人的孩子也要上学!”,从此在她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她在童年时代就经受了父亲早逝和母亲被骗远离家乡的苦难经历,她和小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是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免掉了她中小学的学杂费并享受了大学的助学金,她才得以走进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所以“感恩”一直是她在气象事业拼搏的动力,“报效祖国”一直是她人生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蒋国英 《华夏星火》2000,(7):7-7,11
春天,国为孕育着生命而娇美。星火,因为闪烁着光芒而灿烂。十五年的历程,播撒一路希望的种子。十五年的耕耘,收获一片金色的辉煌。 1986年的春天,星火计划象春天的使者踏进了瓦房店这片土地,她似春风,吹落束缚在农民身上的传统观念;她似甘露,滋润了发展迅猛、求技若渴的乡镇企业;她似清泉,流通了农村科技工作的渠道。15年来,星火计划以她独有的魅力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生根、开花、结果,深入人心。她使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  相似文献   

7.
英国科幻小说家海因莱因在他的经典短篇小说《你们这帮傻瓜》中虚构的故事或许是所有时间旅行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 1945年,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婴被秘密送到克里夫兰的一座孤儿院,她在那里孤独、忧郁地成长着,一直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直到1963年,她令人吃惊地迷上了一位流浪者。但是,正当珍妮的境况终于要改观时,一系列的灾难发生了。首先,她怀上了流浪者的孩子,但是流浪者却在此时失踪了。其次,在复杂的分娩过程中,医生发现,珍妮长有两套性器官。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医生不得不使用外科手术改变了她的性别,使“她”变成了“他”。最后,一个神秘的陌生人从产房中绑架了她的婴儿。  相似文献   

8.
张雨 《百科知识》2021,(21):24-26
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露丝·贝哈,1956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即古巴卡斯特罗革命两年后,露丝·贝哈全家移民美国,从此她开启了寻找失去故乡的哀痛.1979年尚在读大学的她,以学生身份首次返回阔别多年的古巴,她打算在那里完成她的博士论文,然而她很快不得不再次离开,古巴再次向她关上了门.直到1990年代,卡斯特罗政府为了重振低迷的支持率,挽救萎靡不振的经济,破例允许美国犹太裔向国内亲属汇款,允许美国犹太裔基督徒到访古巴.露丝·贝哈跟着"美元和基督教"的潮流,终于等到再次造访哈瓦那的机会.通常她每次在古巴停留不能超过14天,她密切观察那些在1960年代没有逃离古巴的犹太人,以她的族群古巴犹太裔作为她的田野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自1990年创刊以来,现已跨越了整整25年。她在读者、作者、主办单位会员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读者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科技期刊工作者前进的道路;她是作者心中的严师益友,培养磨练出为其提供优质稿源的高水平作者群;她是会员心中的指导者,指导上海分会为中科院科技期刊发展目标而奋斗;在同类期刊中她更具特色,可概括为权威性、前瞻性、实用性、资料性、规范性、严谨性、公平性和伦理性。她将为我国从世界科技期刊大国走向科技期刊强国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母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十分怀念她。心中也很愧疚,因为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和陪伴她。每当想起母亲,她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祖籍云南大理,于1921年1月15日出生于上海。母亲的童年及小学是在北京度过的,然后全家搬到上海,母亲在那里读的中学、大学以及医学院,直到出国留  相似文献   

11.
“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2008年9月,邓丽君的这首金曲伴随着“神州七号”飞船,响彻寰宇,令君迷们兴奋不已。2010年12月22日,首座“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在北京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落成开馆,不仅带来了她的歌声,还将她的生平事迹以实物方式——呈现出她不为人知的生活点滴,将她的音容笑貌融入到了北京的生活中,融入到每一个喜爱、关心、想念她的人当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科技》2005,(6):28-34
从办公室到客厅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莫尼卡·哈特莉吃过早饭,吻了吻丈夫,然后出门上班。她已经在一家统计事务所工作了二十年。作为很早就全职工作的妇女,她亲身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她开始上班的时候,处理数据是用计算器和成堆烦人的打印表格,以及一台噪声很大的电动打字机,这些东西占据了她整个办公桌面;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4,(1):66
<正>2013年12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南川城区南桥酒店旁公路上,60岁罗云淑捡到一个装有11万现金的袋子。为了失主回来能够及时找到钱,她在原地站了近1个小时,很多围观者说她傻,但她丝毫不介意,终于等来失主。路边捡到11万元现金2013年12月25日下午,重庆晚报记者联系上罗云淑。罗大妈告诉记者,她老家是南川区农村的,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前两年儿子在南川城区按揭了一套房子,她和老伴住在这套房子里照顾7岁孙子,儿子和儿媳都在广州打工。  相似文献   

14.
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年轻女性在纽约被杀害了。她叫基蒂,是一个酒吧的管理员,当时她正下班回家。当她从停车场穿过街道要回到她所住的公寓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了逼近她。她开始跑,但是男子赶上并揪住她,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这时想逃跑,但当他看到没  相似文献   

15.
张习义 《世界发明》2003,26(1):20-20
2001年2月,32岁的古提丽在驱车回佛罗里达州米拉马市的路上,她的宝马车失去了控制,冲入一条运河。她用手机呼叫911,说明了她的处境,此时汽车在缓慢的下沉。但是因为古提丽不能准确说明她的位置,她告诉接线员,“我不能肯定我在哪儿。”迈阿密州大德县的救援队不知去哪儿去救她。一个路过的巡逻队员看见事故发生地点被撞坏的栏杆,找到古提丽时,她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如今桃李满天天下。作为一名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她科研成绩硕果累累;作为一个女人,她更有令人羡慕的家庭。30多年来的辛苦耕耘,默默付出,最终让她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2007年12月,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12月,她又接到了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业奖的表彰。决定……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然而,她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22日,在北京兰溪宾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有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美丽女人,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她的年龄令人难以猜测;她的经历令人难以置信:她用自己的脸做试验,历时16年最后研制出美容秘方……  相似文献   

18.
托妮·莫瑞森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1993年)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1931年出生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在空前的经济危机中忍饥挨饿度过了幼年。她的父母都刚直不阿,具有棱角分明的个性,这使托妮从小便养成了一种“好斗”的精神。同时,父亲的故事和母亲的歌声也为她提供了黑人传统文化的乳汁。她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进入当年专为黑人创办的霍华德大学。利用暑假,她到南方了解黑人文化。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19.
和自己说话     
有多少人想过要和自己说说话?我在广州工作时,有幸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手下谋生,她官至厅级,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事情一年四季也忙不完,但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夜,她都闭门不出,给她逝去的父亲写一封长信,回忆她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包括吃过的苦头、得到的褒奖、受过的责怨.当然,也少不了向父亲倾诉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来年的打算……这样的信,她父亲逝去了十几年,她一直写了十几年,从没间断.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9日,是我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这一天与我朝夕相处45年的老伴,离开了我与世长辞了。在她过世的几天里,我魂不守舍,睡不得吃不得,一下瘦了十多斤。在怀念她的日子里,50天内我到她的墓地去了5次,为他写了一首诗:“朝辞遗容夕为伤,忍见庭空像挂墙。物是真情伴去也,相视哑言断肝肠”。以寄托我对她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