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毛主席逝世两周年的时候,读到新发表的毛主席的三首诗词《贺新郎》、《七律·吊罗荣恒同志》、《贺新郎·读史》,真是悲喜交集.想到毛主席离开了我们,自然感到悲切;但现在读到他的思想深空邃,艺术高超的三首诗词,使我们受到形象化的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又自然感到欣慰.《贺新郎》是五十五年前毛主席在告别杨开慧同志时写的词作,是一首别离诗、爱情诗.就我们见到的,这是毛主席已发表的诗词中最早的一篇,而且写的又是爱情题材,独具一格,所以读后,特别新人耳目.这首词,以委婉的格调,深挚的感情,抒写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毛主席对杨开慧同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抒发了对革命理想的热烈向往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心,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动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     
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三年,是毛泽东同志三十岁的时候,为离别杨开慧同志而写下的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感人至深的光辉词篇,是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的一分极其珍贵的史料。这首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杨开慧同志那如山似海般的真挚感情和极其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毛岸青、邵华同志的《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发表于《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九期,是一篇缅怀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几位革命先烈的优秀的抒情散文。两位作者是毛主席的亲人。他们在一九七七年春天回到毛主席的故乡湖南,以缅怀伟大领袖和亲人们的强烈感情,重新访问了毛主席在故乡从事伟大革命活动的地方,访问了杨开慧同志跟随毛主席从事革命斗争的地方。乡亲们怀着深情厚谊和他们一起追忆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革命从胜利走  相似文献   

4.
五十五年前,毛主席写给他亲爱的夫人杨开慧同志的充满激情的《贺新郎》一词,现在与读者见面了。这首词,我是最近才读到的,立刻被它那深挚的感情和壮阔的怀抱所深深地激动了。这是毛主席献给开慧同志的一首热烈的爱情的颂歌,是毛主席诗词中别具一格的珍品。词作于一九二三年,当时国内的形势是严峻的。这年春天,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二七渗案”。在革命暂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5.
友刊文摘     
毛主席的四位老师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杨先生在那里教伦理学和哲学。中国的宋明理学和德国的康德哲学,是他所最熟悉的。毛主席学问渊博,中西哲学无所不窥,是与杨先生早年的影响分不开的。袁吉六先生,是湖南保靖的一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1,(11):54-57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伴随着革命的浪涛波澜起伏,相聚和别离、思念和等待是他们爱情生活的主旋律、平常事。  相似文献   

7.
毛岸青、邵华同志的《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以充沛的激情和诗一般的语言,深切地缅怀父亲毛主席、母亲杨开慧和家中其他先烈的光辉革命实践,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追忆他们的亲切教诲和伟大榜样,字里行间倾吐了心底无限怀念之情。它象春天田野里盛开的红杜鹃那样明丽鲜艳,散发着沁人心肺的芳香。读之,令人回肠荡气,受到莫大的感染和激励。在怀念毛主席、杨开慧的许多文章中,这篇抒情散文以它构思的新颖巧妙,熔裁的恰当妥贴,文采的绚丽动人,而特别令人注目和喜爱。构思的新颖巧妙,是本文一个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1,(31):54-57
相思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伴随着革命的浪涛波澜起伏,相聚和别离、思念和等待是他们爱情生活的主旋律、平常事。1927年8月31日,一个朦胧的夜晚。杨开慧再一次目送着穿一身灰布长袍的毛泽东渐渐远去。毛泽东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根据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精神,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毛泽东赴湘赣边领导秋收起义去了。他与杨开慧结婚七年,生下三个孩子,大的五岁,小的才几个月。杨开慧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在艰苦转战中,毛泽东也同样深深担忧着杨开慧的生命安  相似文献   

9.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他一生创作的近百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写爱情且都是为杨开慧而写,其时间跨度达三十六年之久。文章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情感及风格发展变化的分析,认为毛泽东的爱情观是既要同"情"又要同"志",情同志同才能有真挚长久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为杨开慧同志所作《贺新郎》词写于一九二三年,这是我党和我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时刻.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工人运动也出现高潮,毛主席领导的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更促进革命斗争的发展,这使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极为恐慌,他们疯狂反扑,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革命暂时处于低潮,斗争形势严峻.为了组织革命力量,促进新的高潮到来,毛主席奋不顾身奔走四方.一九二三年四月,他从湖南奔赴上海、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逝世两周年之际,毛主席的三首诗词发表了!喜出望外,激动不已。捧读之下,伟大、光辉的领袖形象如在眼前,令人无限敬仰,衷心热爱。 1923年写的《贺新郎》词,反映了毛主席青年时代和爱人、知己、战友杨开慧同志,共同怀着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理想坚决奋斗的生活和意志,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建党初期,党内路线斗争激烈,党外阶级斗争任务艰巨,毛主席为革命辛勤奔波,积极战斗。1921年“一大”,毛主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思想战胜了李汉俊、李达的“合法主义”和张国焘、刘仁俊的“左”倾关门主义,马列主义的革命党在中  相似文献   

12.
记得许志行先生在《毛主席教我学语文的一点回忆》中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例:一九二一年,许先生和毛泽民、毛泽覃在毛主席工作的湖南长沙省立第一师范读书。他们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到清水塘去看望毛主席和杨开慧。有一个星期日,他们没去,就由毛泽民执笔写了一张明信片给毛主席,下面三人具名。过了一周,三人去毛主席家,毛主席拿出这张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不仅为我们党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根据革命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和“三要三不要”的原则,亲自培养、选定和安排了华国锋同志作为接班人,作为我们党的领袖。这是关系我们党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五洲四海一片欢腾,举国上下同声歌颂,欢呼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领袖华主席。毛主席在确定华国锋同志为接班人之后指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九七六年四月初指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要使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不仅蛮横地对抗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不宣传华国锋同志,反而利用手中的舆论工具,含沙射影地肆意攻击华国锋同志。而今,“四人帮”被粉碎了,华国锋同志担任了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我党又有了英明领袖。我们要学习革命导师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的一系列论述,深刻领会毛主席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校是一所矿区学校,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指引下,一九七四年以来,我们抵制“四人邦”的干扰和破坏,坚持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在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发表十四周年时,英明领袖华主席又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极大地鼓午了全国人民和广大青少年。我校师生认真学习毛主席、华主席的光辉题词,掀起了学雷锋运动的新高潮,他们以雷锋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雷锋的事迹广为传颂,雷锋的精神大大发扬,雷锋式的青少年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是我们读到的第一首毛主席悼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诗篇.罗荣桓同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和毛主席对罗荣桓同志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水乳交融,构成一曲响震寰宇的不朽乐章.据报载:一九六三年罗荣桓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带头起立默哀.这首诗就写在这个时期.诗题《吊罗荣桓同志》告诉我们,诗作的主题是通过追忆罗荣桓同志战斗的一生,对他崇高的革命精神的颂扬,寄托了毛主席和广大革命人民对罗荣桓同志的深沉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和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部政治部在十六日和十二日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员工向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同志学习.教育部的通知中说:王杰同志革命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具有伟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形象,王杰同志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们伟大时代的又一个雷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通知说,现在,王杰同志为人民为革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贵品质和英雄事迹正深入人心,各个战线正在掀起学习王杰同志的热潮.这是当前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认识这一学习活动的深远意义,及时组织广大师生向王杰同志学习.通知指出,在学习中,要引导师生着重学习王杰同志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要象王杰同志那样,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读毛主席的书,老老实实地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学一点用一点,切实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这一期刊载了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的毛主席的一段话。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对从事任何工作的同志都有伟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还转载了徐寅生同志《关天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语。这是一篇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辩证唯物论思想的好作品。我们希望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三月是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两周年。两年来,我省中小学师生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下,开展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春,因修缮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烈士故居,从砖缝中发现了杨开慧同志牺牲前写的手稿。手稿现由湖南省博物馆装裱入库珍藏。笔者在湖南省文化厅工作期间,曾参与手稿的整理和初步研究工作。现将手稿的有关情况,简要地述评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