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知音》一篇,论述了文学鉴赏的规律,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指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在文学审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不仅注意到作品的多义性、读者的作用,而且《知音》篇实际上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层面上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较早期西方接受美学更具思辨眼光。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总结性的文学批评巨著.用现代美学的观点,从文学自身的规定性,对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风格进行美学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学批评发生较早,从魏文帝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至钟嵘《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都具有极为可观的艺术成就,但却都不曾建立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规模,可是在文学批评的理论方面仍有许多不够细密精确之处.直至晚清,王国维将西方思辨的理论概念融入中国传统批评之中,为中国文学批评建立起以哲学和美学双重理论基础的文学批评体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批评著作,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音乐美学观谢宗昆,王宜海齐梁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刘勰,以一部体大思精、笼罩群言的巨著《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辉煌地位。刘勰在睿智地批评文学现象,雄辩地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时,也提出了一些音乐美学观点。挖掘整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是诞生在我国南朝齐梁时期的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以及文章学诸多理论问题的巨著。它体大思精,既对我国六朝以前的文化、文学艺术的复杂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刻论述,也对处于自觉时期的魏晋文学作了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文心雕龙·知音》集中体现了《文心雕龙》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学批评活动中批评家的个性、趣味、修养以及批评标准的确立等问题非常注意,而对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欣赏的有机关系往往重视不够,这就不能不影响到我们建立富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的工作。本文旨在应用整体的、联系的和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观点来探究《文心雕龙》的批评论,以期有助于我们建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0或521),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史中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完全可以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相比美.对这部巨著,人们多从文章学、文学学、艺术学或美学方面去研究,而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却甚少.其实,《文心雕龙》存在着系统而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而且在中国美学史和文艺心理学史中,具有横贯始终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很值得作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诗歌美学遗产非常丰富。《文心雕龙》的诗歌美学在中国文学美学理论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文学理论巨著是中国诗歌美学的开山著作,对后世的诗歌美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探讨《文心雕龙》的诗歌美学,继承和发扬它的优良的诗歌美学传统,并建立中国式的诗歌美学理论体系,是目前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诗品》看中国诗学形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  相似文献   

9.
声律译注     
<正> 说明《声律》是《文心雕龙》一书的第三十三篇。著者刘勰,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465—521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代,在梁代做过东宫通事舍人等官。晚年出家,法名叫慧地。《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完成于齐末(501年前后),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巨著,不仅注重作品的多义性及读者作用,且其《知音》篇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的层面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同时,刘勰还提出许多独创性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接受美学观点,较早期西方接受美学更具思辨眼光.通过对《知音》篇理论内涵的描述和分析,以西方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为切入点,分析其与《知音》篇的异同,展示了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广泛论及了晋宋的文学批评,涉及对彼时文学理论总体状况的评述、对具体文论家及其文论观点的认识、对当时重大理论问题的辨证等。对今人而言,《文心雕龙》提供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了解魏晋文学批评的窗口,也保存了不少业已散失的魏晋文论资料。总结和剖析《文心雕龙》学术视野下的晋宋文学批评,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及其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的一部文论巨著,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所论述的"情采"是《文心雕龙》中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情采"一词,一是情,一是采,情在采先。笔者分别从"情""采"及其互相关系这些方面简析刘勰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3.
锺嵘的《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品评诗歌的名著.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产生的.这两部独具面目的文学批评巨著接踵问世,前后相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论的宝库,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增添了奇光异彩."《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即前者博大,后者专精.两相比较,《诗品》比《文心雕龙》自有超越的地方.本文拟就《诗品》的诗歌革新主张及源流观,发表一些浅见,仿记室谦辞,故题名曰辕议.  相似文献   

14.
刘勰是我国南朝齐梁时代的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关于刘勰的生平事迹,资料极其缺乏,只有《梁书》、《南史》本传上有些简略的记载,皆语焉不详。这里,根据史书所载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巨著,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刘勰在《练字》篇中除了讲写作中的用字外,更是创造性地引入了中国书法所秉承的美学观念。这不仅体现了刘勰本人书法创作的主要审美取向,还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书学思想,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勰的风骨论 ,有两种研究途径 :一是对风骨范畴的确切含义的探讨 ,二是对风骨理论形成的文化背景考察。在《文心雕龙》一书中 ,《程器》与《风骨》论世论文 ,一为社会批评一为文学批评 ,完整表达出作者贵器用、尚风骨的文学审美态度。刘勰的社会批评思想深刻影响着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可以说《程器》是社会批评中的风骨论 ,《风骨》则是文学批评中的程器说。由《程器》观《风骨》 ,涉及三个问题 :(1)文学批评是作者社会批评的行为方式 ,(2 )贵器用具体到文学准则即重风骨 ,(3)刘勰的文学观念体现了“尚北宗南”、重铸时代新风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到《诗品》的直接影响,特别是诗学形态和诗学方法的发展,都可以在《诗品》中找到它的滥觞。 严格地说,《诗品》以汉代至梁的五言诗及其作者为论述对象,通论这一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并没有十分周密的体系和理论,很像是一部简约的诗歌断代史。…  相似文献   

18.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出现在我国齐梁时代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它从探索我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历史的客观规律的高度,对我国先秦、两汉、魏、晋、宋、齐各朝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和总结,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部巨著不失为我国古代文论宝库中的一颗珍珠,给予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以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文学批评,主要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因此,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作家作品不断涌现,文学批评也相应地向前发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成就。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当时文学批评新成就的特出标志。《文心雕龙》总结了过去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经验,对文学批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内容丰富而精采。书中的《知音》、《才略》、《程器》等都是文学批评的专篇论文,其他论  相似文献   

20.
当今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存在着盲点与误区。或以中国文化为边缘非主流有所忽视;或存有中国无批评理论的迷思。事实上,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并未缺席,成于公元五、六世纪之交刘勰的《文心雕龙》已建构了文学批评理论。当今面临全球化时代,正值借鉴西方现代学术文化资源,会通传统文学批评理论,提供现代性的研究阐释。本文即以《红线》为例,结合《文心雕龙》六观法与西方文艺理论,从"互通性"的角度进行传统文论应用的再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