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蚕豆飘香的季节,有的小孩平常身体很健康,但吃了蚕豆后不久就恶心、呕吐、腹痛,继之畏寒、发热。罪魁祸首正是蚕豆。医学上称这种病为蚕豆病,多见于9岁以下小儿。这类病人体内缺乏一种G-6PD酶,这是维持人体内红细胞正常代谢和膜稳定性的重要酶。蚕豆及其制品有氧化作用,抵消了G-6 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海蚕豆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海拔1700-2800m间的黄河湟水,隆务河河谷及两岸的丘陵地带。依蚕豆的自然生态适应地区可划分为东部蚕豆主要生态区,海南半干旱蚕豆生态区,柴达木盆地干旱蚕豆生态区和海北及青南蚕豆次生态区。东部蚕豆主要生态区因海拔的垂直分布,气候特点,又可分为三个生态副区,即温暖川水蚕豆生态副区,干旱浅山蚕豆生态副区和高寒脑山蚕豆生态副区。  相似文献   

3.
蚕豆是青海省的重要特色优势作物,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持续推进,青海蚕豆面临着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诸多问题。本文客观分析了青海蚕豆产业发展的形势,找出了制约青海蚕豆产业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符合青海蚕豆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蚕豆是重庆市第二大冷季作物,常因赤斑病的流行导致大面积减产,长江流域蚕豆赤斑病年平均发病率高达30%,产量损失超过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病害之重严重制约蚕豆生产,因此,开展蚕豆抗赤斑病育种及抗逆栽培研究对促进重庆市蚕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蚕豆赤斑病抗性育种与应用”项目针对重庆市蚕豆赤斑病高发频发的现状,采用抗病育种与抗逆栽培相结合,进行种质资源和栽培技术创新,历经十余年研究,攻克了蚕豆抗赤斑病育种与抗赤斑病栽培的技术难点,在蚕豆育种、栽培及病害防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育成国内首个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号”,发明抗赤斑病栽培技术、快速检测农作物最优播种密度方法和蚕豆高效杂交育种技术。该项目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项(稻茬免耕下蚕豆马铃薯多样性种植蚕豆赤斑病的方法,专利号: ZL201210170827.8;高效蚕豆杂交育种方法,专利号:ZL201110080369.4s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篇,主要完成人有张晓春、张继君、杜成章、王学军、宗绪晓、李艳花、陈红、杨明、孟鸿菊、胡斯刚、刘帮银、马培云、武海燕、李大银、郭安、罗成远、邓世友、刘水泉、何显伦。  相似文献   

5.
青海蚕豆皮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昆  葛岩涛 《青海科技》2007,14(4):26-29
本文以青海蚕豆加工副产品—蚕豆皮为原料,进行了原花青素的提取试验,最终得到了有机溶剂提取蚕豆皮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良好农业规范(GAP)与青海蚕豆种植控制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  韩燕 《青海科技》2007,14(1):13-16
青海蚕豆是青海省农业的名优产品,在其生产基地执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进一步提升青海蚕豆种植管理水平,是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提升青海蚕豆产业效益的现实要求。在执行GAP过程中,青海蚕豆种植业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尤其表现在水、肥、植保等控制要点上有较好的执行基础。  相似文献   

7.
蚕豆素有"冷季豆类"之称,是我省东部地区粮、菜、饲兼用的主栽作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近年来,我省推广种植的菜用型蚕豆以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受到普遍欢迎.本文根据多年种植蚕豆经验总结出了高原地区优质菜用型蚕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蚕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60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鉴定。结果表明: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55。11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显示出显著的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国内群体平均水平。国内除云南、山西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国外群体(1.8512)外,其他省(区)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国外群体。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山西、青海是我国蚕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该区域蚕豆资源的搜集、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了“拉萨一号”蚕豆品种在生长后期打顶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控制株高,减少豆荚未成熟率,提高百粒重和产量有显著作用.提出了“拉萨一号”蚕豆品种适宜打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种子发芽     
张恒  赵平 《科学大众》2008,(3):16-16
前些天,老师布置我们一个家庭小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12粒蚕豆分成3组,每组4粒,分别放入3个同样的玻璃杯中。然后,用胶布写好1、2、3号,贴在3个杯子上。我往1号杯中倒入小半杯清水,使蚕豆半露出水面;再往2号杯中倒水,让蚕豆  相似文献   

11.
视线     
《百科知识》2009,(8):I0001-I0001
狨猴又称指猴,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猴子。这种猴子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长大后身高仅10厘米~12厘米,重克80克~100克,而刚出生的小猴只有蚕豆般大小,重13克。狨猴喜欢捉虫子吃,体小尾长,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性格活泼温顺,易驯养。  相似文献   

12.
"多元强化营养蚕豆奶粉"的研制开发与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挺  张东 《青海科技》2002,9(1):35-36
以青海马牙蚕豆为原料,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加工方法,并辅以营养物质的强化添加工艺,研制出了一种营养配比合理、食用携带方便、水溶性好、口感佳和物态稳定性高的优质蚕豆奶粉。同时,对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盐肋迫对蚕豆、Ta草叶片叶绿素a/b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的盐(NaCl)浓度对盆栽蚕豆(Vicia fabaL)和Ta草(Koeleria cristataLPers)处理的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叶片叶绿素a/b比对不同浓度NaCl的处理的反应存在着种间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说明盐分肋迫能影响植物叶片叶绿素a/b比,另一方面也说明叶片叶绿素a/b比与植物的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杀虫磺、杀虫双、杀虫环、杀菌剂NF133、吲哚乙酸、久效磷和氧化乐果7种农药对蚕豆和大麦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影响。结果发现它们都能强烈地诱导蚕豆和大麦的SCE增加。提示农药是一类对植物较强的DNA诱变剂。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的盐(NaCl)浓度对盆栽蚕豆(Viciafaba L.)和溚草(Koeleria cristata L.Pers.)处理的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叶片叶绿素a/b比对不同浓度NaCl的处理的反应存在着种间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说明盐分胁迫能影响植物叶片叶绿素a/b比.另一方面也说明叶片叶绿素a/b比与植物的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人们不但用它来洗刷餐具,还用它来洗涤蔬菜、水果。那么洗涤剂频繁地使用会对植物和人体造成危害吗?我们选用蚕豆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玻璃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放入等量的蚕豆种子6粒,用标签标明为A、B、C、D。我  相似文献   

17.
日常吃的蚕豆、豌豆、绿豆,往往收获的时候表面好好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会“生”出许多小小的黑褐色硬壳虫。为害蚕豆的叫蚕豆象;为害豌豆的叫豌豆象;为害绿豆的叫绿豆象。难道豆类自己会“生”虫吗?不,虫子还有它自己的来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有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不同的变态。蚕豆象、豌豆象每年只发生一代,是以黑褐色的硬壳成虫过冬的。来年蚕豆或豌豆开花结莢时就飞到田间吃花粉,交尾产卵。卵产在幼嫩豆莢的表面上,孵化变成幼虫后就钻入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17个春蚕豆新品种(系)百粒重、全生育期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观察,其统计结果为,17个春蚕豆品种(系)百粒重最大的是高代品系130,高于对照青海11号28.2%,最小的是品蚕D;全生育期最长的是高代品系008,高于对照青海11号3.4d,最短的是尕大豆;单株产量最高的是青海12号,高于对照青海11号38.7%,最小的是河内一寸。对于高代品系130和008,可以通过试验,研究其在青海川水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青海川水地区提供一个大粒、高产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桔子香精、香蕉香精、菠萝香精、苯甲酸钠、食用红色素、食用黄色素、味精7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蚕豆和大麦姐妹染色单位交换(SCE)的影响。结果发现苯甲酸钠和香精类都能强烈地诱导蚕豆和大麦的SCE增加,而味精和食用色素却不影响SCE。提示在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中有些不是诱变剂,但苯甲酸钠和香精类可能是一类较强的DNA诱变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0-14
<正>蚕豆萎蔫病毒2号VP37蛋白在BY-2细胞内的定位 Localization of Broad bean wilt virus 2 VP37 protein in BY-2 suspension cells 摘要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连接于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2,BBWV-2)VP37蛋白的N-端,构建融合基因GFP-VP37,用农杆菌法在BY-2悬浮细胞内进行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分布.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