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选择生活     
每个人都在生活,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上.有人说,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当然,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是谁、自己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长相,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是愉快地融入世界还是高昂着头目空一切.或许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自己无法得知,因为人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了.但是我们总能想尽办法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就像我们上了初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在小学,上了高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其实什么事都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就像无法选择命运一样,我们也无法控制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生的…  相似文献   

2.
要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读懂自然,首先要读懂自己,起码要在读懂人生、社会、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古希腊特尔斐神殿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昭示我们,认识自己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有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认识自己,做到认识自己这一点是完善自我、成就大业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一、能认识自己二、能悦纳自己三、能控制自己三、能控制自己自我控制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曾说:对人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许有人说,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别人控制、自己也不控制有多好!这种观点是不现实的.正如你登上了一般航船,但却又说,何必要用舵和帆加以控制呢?没有舵和帆的船也能飘浮在水上.但这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船了.我们每个人正驾驶着一条航船.自己就是生命的船长.命运的船长.要成为一艘有用的船,一定要有目标,有控制.四化是我们的目标.品德修养,心理卫生是保证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自控性.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直接受其自然本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5.
战胜自己是获胜的开始.在备考中,我们要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做自己的冠军.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对于高考,同学们首先要有追求、有梦想,然后用梦想激发出勇气和激情,我们就一定无往而不胜!一、树立目标意识、强化责任心人生的悲剧不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根本就没有目标.同学们参加高考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甚至是为了一生发展的强烈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是否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有时关键并不是在真正去较量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行动之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会否定自己,结果自己先被自己打败了.学习与攀登山峰是同样的道理.谁不想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前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轻人爱自以为是,炫耀自己.一次,父亲当着他的面点亮一支蜡烛,问:“这支蜡烛是在自己燃烧、自己发光吗?” “当然是.”年轻人说. 父亲把蜡烛放进一支玻璃试管里,然后密封开口.这时,只见蜡烛的光焰在慢慢变小,最后熄灭.  相似文献   

8.
简论存在主义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存在主义是一种反传统哲学的学说.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本位,即以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为核心,主张受教育者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捍卫个性的教育,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知识论、师生关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学校实施个性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操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识结构的活动过程.本文对操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调整心态,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 1.悦纳自己,提升幸福指数 悦纳自己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有人虽有生理残疾,但很乐观坚强,有些人眉目清秀,但却不喜欢自己而冒着风险去整容;有些人生活平淡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却难尝幸福.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悦纳自我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自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接纳自己的现状,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少计较自己所没有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活在当下,以一种更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带着快乐感知身边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人们认识自己是通过社会比较所提供的客观标准进行的,只有在自己的心目中建立起这种客观标准.才能够自己衡量自己.这种客观标准来自他人(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如同竖在自己面前的一面镜子.一般来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形象或所作所为都是较满意的或是不清晰的,只有映入“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象,才促使个人重新开始审查自己,分析自己.当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并不美好或所作所为有悖情理,违反社会规范时,就可能幡然醒悟,重新调节或矫正自己的不良形象或所作所为.这种现象称之为“镜象效应”.  相似文献   

12.
学生提问,质疑问难是很有意义的,这表明学生已在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探索.发现了疑难,才会提出问题.这表明学生没有对课文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不满足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学习,而是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领悟,自己对疑难的见解.也表明学生自己在生动活泼地学习、钻研,这是非常可贵的.  相似文献   

13.
潜能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经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潜能生心理状态是这样:自己不如优秀生,自己怎能和优生相比呢?认为自己成绩不良,理所应当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原因何在?这与潜能生长期受到师长的漠视、不关心有很大的关系.让他们在被漠视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别人的批评习以为常,非智力因素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定势.转化潜能生从非智力因素人手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课堂风格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获得专业化发展,就要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淀符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进而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而这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确认、凝练、坚持自己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四度     
我们学校和名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习环境等方面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我非常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心情.不过,亲爱的同学,美丽的风景不一定在远方,不要过分高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对自己的价值,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做最好的自己.地理位置、住宿条件、饮食习惯等与成长成才的关系并不密切,目标确立、性格完善、能力提升等最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进行自我察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规律,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并为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是增强个性优势的前提,是回避个性缺陷的前提,更可以帮我们实现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选择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1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  相似文献   

18.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能思考、会说话的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区别于工人、农民的是他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工作手段和目的的,教师的工作过程始终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具体说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努力提高自己和学生交往的能力与效果. 第一,要增强师生交往的意识.我们必须认识到和学生交往是教师从事自身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与成人之间交往不能封闭自己,同样我们面对学生也不应该封闭自己,应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谐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涂国文 《初中生》2018,(9):9-11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作当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如果在自己写的文章中竟然看不到自己,那该有多亏啊!譬如这篇《在逆境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多好的一个题目,可是被写坏了,作者自己在文章中缺席,变成替古人打广告了.尽管文章所列举的孟子、苏轼、司马迁、李清照、左丘明、孙膑、朱元璋和曾国藩等人的事迹都十分感人,可是与作者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心里永远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却是写作的一个大忌.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的主要力量,也是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典范、母亲和朋友.九十年代的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见多识广,很少保守,从不迷信任何人.他们以最敏捷的观察力审视自己的老师,评价自己的班主任,又本能地依据自己审视的结果确立教师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班主任对学生发生的教育影响则恰恰是通过这种自身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