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多态势,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加,女性未成年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增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文化市场的失控和不良社会环境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的一大病症,前几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占到全国整个刑事案件16%之多。在判决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建国初期占全国罪犯的1%,20世纪70年代末占4%,进入90年代后已增至7%左右,据前几年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有10名是14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某沿海省份近几年抓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比例超过20%,据该省少年管教所统计前几年该所在押犯已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2倍多,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率连续攀升,而检察机关的不起诉率极低.全社会都在热切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着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改造、挽救的宗旨,探讨如何在诉讼阶段发挥教育功能.并从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不起诉之后教育挽救体制改革两个方面,立足于吸收借鉴,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构想.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一道刺眼的社会风景线.据悉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50%以上.而且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有所增加,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伤害案件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 ,在我国是指不满 18周岁的公民 ,是相对成年人而存在的社会群体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其特点是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反社会倾向性强 ,在整个犯罪群体中所占比重大 ,并朝着日益严重的方向发展。在我国 ,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1984年~ 1987年 ,未成年人犯罪分别占5 5%、6 4 %、8 4 %、8 9% ,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 1倍。据法院最新统计的数据表明 ,少年案在全部案件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目前已占到 2 1%~ 2 3%。犯罪低龄化 …  相似文献   

9.
周德海 《文教资料》2006,(27):77-78
1999年6月28日,我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这说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已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新闻。而就在前些日子发生在阜宁县阜师东路一家超市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年满16周岁的中学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沉思:花季少年缘何走上犯罪歧途?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比过去早得多。而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则显得滞后,他们自控能力差,易受环境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迅速增加、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现状,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  相似文献   

11.
家教短讯     
使用童工狠罚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令第364号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其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也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这是继九十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又一部以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为保护对象的国家法律。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有效预防犯罪有着重要意义。该法甫一颁行就受到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着重讨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问题。 一、学校应做好预防犯罪教育 近年,犯罪低龄化倾向越来越突出,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成为较密集的犯罪人口群。未成年人犯罪呈暴力性、群伙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满十八周岁的朱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是1997年刑法第49务明确规定的。本文以审判实务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的立法宗旨,针对司法实践中刑事责任问题的有关争议提出应对思路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童工问题的解决需要作为社会防卫最后一道屏障的刑法,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正是刑事立法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映。然而,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使得其不足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此,从应然的视角,犯罪对象应扩大至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将雇用未成年人从事非法劳动犯罪化。同时,将雇用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以强迫职工劳动罪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已被称为当今世界继环境污染、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只对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专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寻找一条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是未成年犯罪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表征。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对准确认定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以及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析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减少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必须研究与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系统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的关系。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防犯体系,从而减少和遏制来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八个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犯罪的指导思想,筑好家庭第一道防线,建立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屏障,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08,(3):79-83
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为配合主管部门宣传、贯彻、落实好这一法规,盐城市关工委与各县(市、区)关工委一起,前后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对全市147个乡镇中的82个乡镇做了具体了解,摸清了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走访了16个关口前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得好的乡、镇、村、社区和学校,从中找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