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孩子来说,或贫或富,几乎是与生俱来,因而也是无从选择的。要是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时,成人社会就有意无意地加深他们的贫富意识,那么对穷孩子和富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都可能起着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庆幸的是,许多国家都在为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而格外努力。日本的中小学都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做出严格、具体的限定。据调查,此举…  相似文献   

2.
海丛 《陕西教育》2003,(3):19-19
表姐在日本留学三年,攻读时装设计专业,经济担保人是田中先生,一位两男一女三个孩子的父亲。田中的孩子都在上中学,表姐去担保人家中“联络感情”时,得空与他们聊天,对日本普通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有了相当的了解,感慨万千。衣重整洁日本中学生平时没有机会在衣着上显示“贫富差异”,在上学规定穿校服,各校的款式都不一样,体现本校的传统特色。名校的校服犹如“著名商标”,显示了学校的实力和悠久传统给学生带来的荣耀。日本中学将“校服文化”当作“爱校教育”的一部分来抓,通过服饰的统一,来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3.
兰心 《高中生》2013,(16):37
日本的中小学都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严格、具体的限定。据调查,此举也受到了九成富裕家庭父母的欢迎。此外,直至今日,日本仍有部分小学要求男生剃光头上学,为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光头至少让人一下子难以分辨出谁是富家子弟,谁出身于贫寒之家。在美国,对学生是否该着校服上学,一直存有争议,但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坚持"校服制",而且赢  相似文献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反映了中国汉代太学对学生统一穿着青色衣服的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成熟的校服形式,但对学生群体身份的认同作用与现代校服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传统。当前,中小学校服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社会各界理应重视校服安全,职能部门则应加强校服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校园服饰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众服饰文化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服饰文化主要是以“校服”的形式出现。整齐划一的校服可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体现身份的平等,但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校服往往不能充分凸显新时代中小学生的鲜明个性,未来我国中小学的校园服饰文化建设应更多凸显学生的个性,体现人性化要求,体现民主与自由。  相似文献   

6.
孩子放学回家,拿出校服订单让我填尺码。我第一个反应:“咱不订了,三年级时订的校服现在刚刚正好,不用订新的了。”孩子立刻撅起了小嘴:“不行!我们老师说了,不订不行!”我说明天我去跟他们老师解释,孩子急了,“那也不行,到时候别人都穿新校服,就我穿旧校服,我们班就不整齐了。”听孩子这么说,我无言以对,唯有点头,禁不住开始反省起这件事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6,(3):11-11
据报道,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巨鹿路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不用再花钱购置校服了,学校已经取消了统一校服。教育部也强调,购买校服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教育部的这一规定虽然并未正式取消校服,但强调“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我的印象中,统一购买校服的  相似文献   

8.
以前只听说过学校有“重点班”、“快慢班”,却从未听说过以贫富分班的。但据报道,四川一所中学就是这么做的。该中学从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开设有两个“封闭班”,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3500元左右。学校规定,“普通班”学生一律穿蓝色的校服,“封闭班”学生一律穿红色的校服,于是两个班的学生就有了“颜色”差别。“封闭班”和“普通班”在享用的硬件设施上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封闭班”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学生就享受不到这些。如此分班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富家子弟的学习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9.
魏波 《辽宁教育》2015,(8):93-94
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家长除了进行高额资金投入以外,付出更大的牺牲是无法体会子女在身边一天天成长的乐趣;而来到美国的小留学生们,也会在衣食住学行五方面全面体会中美文化差异。衣:美国高中多有着装要求,名牌未必受欢迎不是所有美国高中都有校服,但所有高中都会制定着装规范。考虑到大多中国孩子都会就读私  相似文献   

10.
朱慧松 《师道》2012,(4):12-12
今冬寒冷的时间长.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2月的一天.上海气温出现7—9℃的“大跳水”。为了应对寒潮.该市各中小学出台了一系列防寒保暖的举措.包括不用穿校服.让孩子穿羽绒服上学。  相似文献   

11.
《华章》2004,(1)
据《扬子晚报》报道,我国西南地区一所学校为“便于管理”,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两种班级的学生不仅在服装上有区别,在其教学环境、师资配备及学校生活中则有着更大的差异。例如,“红领”班级人数少,班级备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施,“蓝领”班级大约80人,甚至更多,班级也不配任何电器设施;“红领”学生可以在食堂就餐,而蓝领学生只能在教室就餐。此事一经报道,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基础教育阶段“贫富两制”问题的讨论。本期话题栏目专门就此事作了社会调查,现将各方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学不穿校服。在德国的小学校园里,孩子们穿的是五颜六色。学校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  相似文献   

13.
<正>据俄新网报道,近日,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每所中小学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生选择校服。他称":校服制的推广有过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有学校采用统一校服或由教育管理机构决定学校采用何种校服。而我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即学校自己决定采用何种校服。"自今年9月2日星期一起,俄罗斯1350万名中小学生统一着校服上学。这是俄罗斯校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生统一穿校服之风在城乡中小学蔓延,且愈演愈烈。原来只有少数中小学要求学生穿校服,后来风行几乎所有中小学;原来只有春秋季校服,现在又有了夏季校服、冬季校服;原来一套只有三四十元,现在要涨到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若在市场上购买,一般花此半价就可以了);原来一个学  相似文献   

15.
新闻背景日前,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中学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初二学生王平(化名)的父亲气愤地道出此事—“学校9月1日开学,孩子回来跟我说钱交少了,交钱多的同学都穿红色校服,还哭着跟我闹,也要穿红衣裳。”王平所在的公平镇中学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因为“封闭班”的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每学期高达3500元。“封闭班”的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的学生就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当地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后,一时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6,(11):26-27
“你看,这身校服和商场出售的运动服比起来,面料样式都差很多,更何况校服还是批量生产,可是价格却一点儿也不比商场的便宜,这其中的利润差谁说得清?”在采访中,一位家长向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虽然这校服的价格算不上贵,但与其质量和面料相比较而言,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7.
教改动态     
教师聘用合同制挑战“铁饭碗”目前,北京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在积极进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也在积极进行之中,虽然起步较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当老师先签合同从2000年开始,北京城郊八个区的各类中小学新接收的教师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此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探索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和免费校服、午餐。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为学生提供校车服务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探索、推广中小学免费校服和免费午餐。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校服和午餐。”从2011年开始,烟台市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提供校车服务和免费校服、午餐”三项工程。  相似文献   

19.
任君 《家教指南》2006,(8):20-21
邻居小王两口子都是“工薪族”,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们五岁的孩子阳阳却总是从头到脚一身名牌打扮。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王无奈地说:“没有办法,现在幼儿园里,看人家的孩子都是穿名牌,用名牌,要是俺家阳阳不这样,怕伤了儿子的自尊,从而打击他的自信心。”难道不用名牌的幼儿真的会失去自尊么?而所谓“名牌”真能打造幼儿的自信心吗?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在体裁上属于议论文,这在小朋友的来稿中比较稀见。小作者议论了一件事:“小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性,或许我们也思考过,也有自己的看法。因为现在的学校一般都严格要求穿校服进校,但每天总有几个“马大哈”由于种种原因忘了穿校服而被挡在校门外,所以有的同学就希望取消这个规定,认为小学生不一定要穿校服。小作者的观点很明确,认为“小学生应该穿校服”,并列举了许多理由:比如穿校服可以作为醒目的标记,在集体活动中便于指认,便于管理;又比如可以培养小朋友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时时记得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