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红霞 《文教资料》2008,(24):12-13
<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她的人生、婚姻悲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探讨造成林黛玉悲剧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说:“《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可以说,《红楼梦》既是女性高尚品格的颂歌,也是封建社会家庭女性凄惨命运的悲剧.而“宝黛爱情”悲剧是整部《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的核心. 那么,是谁毁灭了宝黛爱情?谁是宝黛爱情悲剧的幕后推手?本文着眼于人教版高中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夫人,看看她的言行举止中藏着怎样的玄机.  相似文献   

3.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人设计理想,特别是给女性设计理想时,就潜伏着生长悲剧的根,它要求女性没有个性。林黛玉是一个多才、多情、多心、缺礼并试图实现个人选择的女性。却被指斥为有失"本分"女性,"失本分"是它悲剧的根源,黛玉的悲剧是儒学礼教与她个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韩美娜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71-72,81
繁漪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深刻的悲剧意义,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从女性角度来看繁漪的悲剧,把繁漪看作一个普通的女性,写她的不幸遭遇,写她的反抗精神.她性格中的"魅惑性",使我们看到了她对人性、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5.
丁玲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倾注了她一生的心力,她描摹千姿百态的女性生存本相,探求思考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她认为女性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是传统男权思想意识与性别观念的悲剧;是不合理的体制制度的悲剧;是女性自身尚未建构自我主体的悲剧.她进而思考女性的命运,寻求女性的解放道路.她认为要改变女性的悲剧命运必须改革社会,更新制度;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建构女性自我主体,"强自己".  相似文献   

6.
石坚 《文学教育(上)》2010,(13):102-103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典型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大多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残害下的悲剧。笔者认为,其悲剧的根本原因并非由于她对当时的社会有意识的反叛,而是其性格及生命感使然,是对生命孤独感超乎寻常的体验的必然结果。正是对生命哲学层面上的体恬,使黛玉将自己与宝玉的爱情视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和价值,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和归属,这份太沉重的爱情成为黛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最终耗尽了她美丽而短暂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林黛玉美丽的心灵、高洁的气质、纤细的感情、才情气质无一不表现出她的性格特点。林黛玉以其一生的眼泪控诉着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对她不公平的待遇,并以死作出了最憾人心魄的反抗。林黛玉的美是典型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作家常常通过人物的死亡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理想.哈姆雷特是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以自己的毁灭捍卫真理,昭示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他的死亡体现了崇高的美学内涵.林黛玉是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她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只能用生命的完结来表达她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她的死亡体现了秀美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9.
曹宁贞是周大新在<第二十幕>下卷中着力塑造的的女性形象.她为尚吉利集团的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尤其在尚吉利集团面临灭顶之灾时,她通过巧施"美人计",使其转危为安.曹宁贞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她的生命获得了壮丽的升腾,同时也陷入无耻的流言和诽谤中.在自私和冷酷的社会环境中,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上演了一幕新时代女性的命运悲剧.曹宁贞的悲剧以其深刻的痛感以及其悲剧命运中显现的正义、宽容、仁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其意蕴深刻而绵长.  相似文献   

10.
作为曹雪芹笔下最具诗意且悲剧气息浓厚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短暂的一生中表现出了新奇而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女性主义这一视角反观来看,她的女性独立自省意识对她的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封建男权为核心的社会掀起了女性主体觉醒的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