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者的参与意识和临门一脚》一文,记述了她采访并参与上海石化总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改革进程的经过。  相似文献   

2.
10月6日新华社播发的《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改革开放与反腐倡廉两手皆硬》,给人一个很好的启示:新闻出在交叉点上。  相似文献   

3.
上海电视台公开在电视屏幕上公布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公开欢迎全社会、广大观众对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这在上海新闻界带了一个好头,是上海新闻界的一条好新闻。无怪乎,这个规范公布的第二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电台同时给予转载和广播,并且还配发了言论,引起了全社会的注视遵守职业道德,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为什么电视台一触及这个问题,马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呢?以我之见,一个原因是,新闻单位通过整党,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最大的改革力度体现在电视新闻上。中央电视台从1993年开始至今的第二次新闻改革,对消息类新闻节目做了很大调整。无论是增加信息量,实现滚动播出,无论是从录播改成直播,还是对早、中、晚各档新闻从内容编排到播报风格的调整,都使消息类节目整体跨上了一个台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60分》(以下简称《60分》)的成功播出即是沿着这一变革继续前进的新的标志之一。 一、《60分》对早新闻是一种突破 央视第二次新闻改革中涌现出了《新闻 30分》这…  相似文献   

5.
《西安出了一起查垮了企业的“检查事件”》稿(见4月22日《新华社新闻稿》)播发后,人民日报经济版以头条位置刊出。题目改为: 眉题:查!查!先后检查870天正题:西安饮食机械厂被检查组查垮副题:企业改革受阻生产下降职工收入减少这个题目把这起“检查组事件”的要害揭示无遗。这起事件引起舆论界的重视不无道理。显而易见,这样的检查对正常生产是极大的干扰。被检查的西安饮食机械厂过去几乎是个年年亏  相似文献   

6.
翻阅《懂新闻的开明厂长》(见本刊今年第3期)一文,在细细品味王基铭厂长的虚怀若谷的言谈之后,在频频观察当今社会“公仆”的意识形态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发现。发现企业家这个称号,不是自诩自封的,便是吹捧赠送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1年第5期《“谁之过”新闻公案》一文披露的这件公案已经有了结果。浙江工艺毛绒厂现任厂长周土根向黄浦区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原厂长金民生以法人代表身份对《上海工业经济报》记者马建明侵害该厂名誉权的民事诉讼,已获黄浦法院准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传真     
解放报业携手联通打造新媒体1月16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激动通信公司共同签署了手机报纸“i-news”《早点新闻》合作协议,宣布从即日起三方联合打造“i-news”业务平台——《早点新闻》。《早点新闻》打破了传统手机报纸的分类模式,每天早晨7点,为定制用户精准呈现5条新闻。这些新闻均由解放日报集团的资深编辑从集团当日出版的近十种报刊中精选。该业务先期推出短信版,平均每天花一角钱,就能够接收5条或以上的新闻信息,定制首月免费。(据《中国记者》)南方报业上线新媒体项目1月11日,南方报业集团新媒体项目奥—…  相似文献   

9.
视野     
《视听界》1993,(1)
新闻改革怎样与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龚学平在1992年第11期《中国记者》上一篇谈话录中认为,建立竞争机制,是新闻改革的关键。过去上海广播电视体制基本上是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统一内容、统一财政、统一人事、统一分配、免费享用”,这是与当时较低生产力水平和高度集  相似文献   

10.
马光仁主编的《上海新闻史》,1996年11月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1章83节,79万字,是一部有分量、有水平、有价值的地方新闻史专著。 一、勤于搜材,填补空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资料室藏有以上海新闻学会名义于1928年出版的张静庐所著《中国的新闻纸》与《中国的新闻记者》,还有1940年以上海新闻学会名义出版的几本《新闻学报》杂志。过去一直弄不清这两个上海新闻学会是何性质,何时创立?本书作者勤于搜材,查阅了全套《申报》终于弄清第一个上海新闻学会成立于1925年10月2日,是远东通讯社在长期举办“新闻学演讲会”的基础上成立的,是上海最早的群众性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二个上海新闻学会,是1937年7月上海新闻界人士创办的,由于“八·一三”抗战爆发,没有正式召开过成立大会。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又是中国与远东的新闻中心,本书作者还根据《申报》上的材料,填补空白,写出了上  相似文献   

11.
傅雪琴 《中国广播》2009,(10):25-27
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实行轮盘式运作模式。除了《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等节目和《全球华语广播网》外,新闻播报不再有栏目的概念,不再有节目的划分,24小时新闻随时播报。这一改革促使中国之声收听率快速增长、广告收入迅速攀升。  相似文献   

12.
范敬宜同志讲到《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时说:放在头版头条,是想提倡一下新闻的创新。这条消息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而且是不大被人注意的新闻。二、要善于找新角度。如果这篇报道从正面写天津这家工厂如何为国争光、注意质量,就可能写得很一般化;如果不把刘厂长放在这个新闻背景下来写,而是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也不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三、要  相似文献   

13.
报纸经常介绍各条战线上的“小字辈”,这里我想介绍介绍衢州报的几位年轻记者。他们在改革的浪潮中,敢于到漩涡中去拼搏,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新闻,那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报道,确令人刮目相看。小将挑战老将 1987年的5月间,衢州报和人民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中国广告报先后刊登了题为《郑重声明的背后——记一件特殊的商标侵权案》的通讯。这一长篇通讯可以说轰动了新闻界,荣获浙江省1987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作者是27岁的衢州报记者严红枫。这是小字辈与老将挑战的一桩新闻,它击败了上海市大报刊登的《郑重声明》。事情得追溯到1986年的11月27日,上海一家大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了上海复写纸厂的一则《郑重声明》。内容是对上海市场上出现的衢州市蜡纸厂生产的“沪文牌”复写纸,声称产品质量有问题,非属上海产品,敬请用户认清商标,免蒙不必要损失等等。衢州蜡纸厂厂长汪其伟,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郑重声明》  相似文献   

14.
笔者日前拜读了中央电视台孙玉胜所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颇有收益。他把中国电视的改革总结为十年一轮的周期特征,1983年、1993年和2003年。中国电视的第一轮改革体现在电视的发展体制上,第二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上,而第三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报道方式上。这其中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新闻改革实际上都伴着电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电视理念的创新是电视新闻革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5,(6):57-5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为奖励在推动新闻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充分调动新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新闻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全国新闻行业的科学技术奖。第三条“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工作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新闻技联”)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组织,日常工作由其下属的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第四条“王选新…  相似文献   

16.
河北日报从五月二十日起,开辟了一个《昨日新闻》专栏,专发见报前一天甚至开印前几个小时本省发生的新闻。专栏一般千字左右。新闻四、五条,内容涉及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文体卫生等方面。专栏多数放在第一版,少数在二版,个别在三、四版。刊头配画,另加花边,相当醒目。读者反映,这个专栏有“新、快、短”的特点,并赞扬这是改革新闻的大胆尝试。我们在参考消息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北京今天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二天外国通  相似文献   

17.
杨文萌 《新闻知识》2007,(2):13-16,79
一、风生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国内电视理论界人士认为,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到现在的40余年中,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联播》,开辟了“时政新闻”的先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焦点访谈》、推出《新闻调查》,一系列的新生栏目让新闻有了故事,有了深度。中国电视新闻的这两次改革浪潮都是由中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发起和推波助澜的,而进入新世纪后,电视新闻改革掀起第三次浪潮的始作俑者则是地方电视台。2001年是新旧纪元之交,当年一个标志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8.
把文件,报告等改写成新闻发表,本是常有的,但记者或编辑应花点力量去改写、加工,把文件的体裁、用语等改为适合读者和听者的体裁和用语,而不宜照抄。同时,还应在语法和修词方面做些编辑工作,因为有些内部文件在这方面是比较粗糙的。现在,我想对两条一望而知是由文件改写的新闻发表点意见,供大家在新闻写作上参考。去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上有这么两条新闻:第一条标题是《河南省提出平原绿化新要求》,第二条是《石家庄地区加快发展太行山区》。从文字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新闻战线》今年第6期《新闻速写漫谈》一文中所举的《钱被风刮跑以后》(原载吉林日报1980年2月9日),曾获1980年全国好新闻奖,据我所知,这篇报道后经调查,纯属虚构,是条假新闻(见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新闻战线》今年第6期《新闻速写漫谈》一文中所举的《钱被风刮跑以后》(原载吉林日报1980年2月9日),曾获1980年全国好新闻奖,据我所知,这篇报道后经调查,纯属虚构,是条假新闻(见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