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医用化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做好该门课的教学工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用为原则,突出医学特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优化,为培养优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针灸推拿学等3个医学类本科专业2001年和2004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课程结构、课程学时、课程门数、课程分量以及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健康知识宣讲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索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健康知识宣讲教学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参与健康宣讲教学实践学生回访调查研究,了解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案的实施,健康知识宣讲教学实践使学生创新素养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综合成绩提高。结论: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的教学实践探索对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是优化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程泾.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温州中山医院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校外博士生导师。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批“中西医结合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不孕不育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中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结合本人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探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董华玲 《科教文汇》2010,(12):141-141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中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结合本人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探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专家,张敏州有着许多丰硕的业绩。开中西医介入治疗冠心病之先河张敏州曾留学日本,主修心脏介入治疗,回国后,他立志以心脏介入为主攻方向。1997年张敏州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随后,他在全国中医院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改变了传统中医院单纯依靠"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与当代医学严重脱节的面貌,在中医院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中医相结合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内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内科学教学在整个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内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医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英兰  姜京植 《科技风》2024,(5):115-117
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组织学是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和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医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果,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式教学、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研究性实验等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出综合性大学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芳 《科教文汇》2009,(14):96-96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实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内容丰富、繁杂,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互融合到内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内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申建权 《科教文汇》2012,(27):148-149
在目前的西医院校中,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象征已经成了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但中医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往往涉及的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并且由于西医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这也就导致中医的教学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所以,在西医院校教学中如何加深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中医教学的质量则一直以来是西医各院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彭翔  汪应洛 《预测》2004,23(6):76-79
中医药与西医药是当今世界的两种主要医疗体系,西医药的进入是否也意味着我国中医药也如西方国家或印度的传统医学那样消亡或衰减呢?中医药与西医药都在吸收对方的合理成分,我国发展了中西医结合,西方国家也发展了整体医疗。在此过程中,竞争机制的作用为大家所熟识,但共生的作用常不为人注意。本文探讨了竞争的负面影响,论述了两种知识体系共生的动力,分析了共生与中西医结合及整体医疗的联系及区别,最后,探讨了共生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国荣  张建华 《科教文汇》2021,(10):105-107
中医思维有别于西医思维,中医强调通过身体力行进行感悟的直觉思维,关注的是整体。中医药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培育中医思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系统生物学范式:中西医结合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焦点,但由于基本理念和具体实践的差异使二者很难结合。系统生物学既有西方现代科学基础,又与中医基本理念相契合,使中西医结合成为可能。系统生物医学可以成为贯通中西医之桥梁,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定局限。中医学应该融合系统生物学和现代西方医学的理论成果,向“未来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中医诊断信息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诊断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医舌诊、脉诊现代化 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医、西医的诊断的特点。提出了阻碍我国中医现代化的一些关键问题\\r 。论述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前途的讨论,基于对中医本质和中西医关系的认识之上。中医的概念基础在于其形神身体观、失衡疾病观、协调治疗观、摄食平衡养生观以及天时对应生命活动观。在中西医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中医终将融入现代西医,以及中西医不可通约或仅具弱不可通约性三种观点。相应地,在中医现代化问题上,存在着将中医改造成现代西方医学,以及保留中医的概念基础借助现代科学将其现代化,分为两种不同的看法。文章比较科学哲学、大众文化、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用于研究中医,为我们描述和理解中医提供了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17.
高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又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血浆中游离的及与蛋白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和混合性二硫化物的水平升高[1]。而高血压病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 Umol/L)的患者又称之为H型高血压。文章通过整理归纳H型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为将来H型高血压的研究找到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晓彤  刘燕池 《软科学》2003,17(5):28-30
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产业化的三个特点。中医药行业正处在从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之中,存在诸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医药产业化是其现代化的标志和驱动器,是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医药领域的方方面面,可能引发一场具有远大经济和文化前景的新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下中兽医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分制和教学改革的大潮下,为提高中兽医学的教学质量,把中兽医学课程从一门课程设置为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兽医基础,中兽药与制剂,兽医针灸学,建立系统的中兽医课程;教学方法也从传统的方法,改革为多媒体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急诊医学期刊发表的基金类论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朝黎  张斯龙 《科技通报》2005,21(4):502-504
通过对全国10种急诊医学专业期刊2003年载文总量及各类基金资助立项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窥测急诊医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动向。结果:10种期刊共载文3111篇.其中基金类项目论文453篇,分布在中国危重病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8种期刊上:对其中7种急诊医学专业统计源期刊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上述3种期刊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大于各学科、各专业统计源期刊的平均值,并都进入一个以上国际检索系统。结论: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急诊医学二级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和研究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