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波 《科教文汇》2008,(6):202-203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它能用来分析英语中的任何口头或书面语篇。本文运用他的功能语法理论对一些科技语篇进行经验功能分析,试图总结科技语篇的及物性特点,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科技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及物性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统。以语篇“Foreword”以例,运用语篇中的语法方面的衔接手段——及物性,对本篇文章进行分析。旨在指出及物性在语篇分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作格     
本文简要介绍了作格动词及其特征和分类,探讨了及物性分析与作格分析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指出及物性分析与作格分析是理解语篇深层意义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意识形态意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这两种分析方法在语篇理解中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功能。而对古诗的研究是中国汉文化通向世界的必经之路。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及物性理论是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从及物性的角度对杜甫的《春望》一诗及其四篇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及物性的理论指导下不同英译本的得失,并通过分析验证得出及物性理论也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袁媛 《科教文汇》2008,(10):184-185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交际意图。同时作者结合理论选取一篇新闻实例进行分析,指出新闻读者应批判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6.
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系统、情态和转换是批评语言学家经常使用的几个主要的语言学分析工具。及物性不仅在批评语言学而且在文体学中也经常被用作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主要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篇英语报刊语篇和一篇文学语篇,通过实例来分析、探讨及物性对批评性阅读的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批评语言意识,并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和批评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非文学语篇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选取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10月17日“金融危机需要我们行动起来”的竞选演讲作为分析语料,用及物性理论分析并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强化意识形态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修辞关系理论是美国功能语言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旨在为语言的生成和分析提供形式的框架.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分析除诗歌和法律语篇外的各类语篇.本文主要应用此理论分析学生英语写作范文,进而提出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玉杰 《科教文汇》2007,(10Z):180-181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喆  胡文华 《科教文汇》2007,(4S):61-61
修辞关系理论是美国功能语言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旨在为语言的生成和分析提供形式的框架。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分析除诗歌和法律语篇外的各类语篇。本文主要应用此理论分析学生英语写作范文,进而提出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晓梅 《科教文汇》2012,(16):141-143
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语言精练,形式多样,其衔接手段也非常独特。本文以《西风颂》为例,从韩礼德衔接理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手段出发,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征,试图使篇章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篇分析(CDA)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目的、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它是分析政治语篇,包括公众演说常用的分析框架。本文综合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框架下的各种分析方法,如预设、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来分析美国总统对伊拉克宣战的电视讲话稿。  相似文献   

17.
批评语篇分析(CDA)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目的、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它是分析政治语篇,包括公众演说常用的分析框架.本文综合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框架下的各种分析方法,如预设、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来分析美国总统对伊拉克宣战的电视讲话稿.  相似文献   

18.
梁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90-190,50
语篇连贯一直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理论。但是,总体而言,对语篇连贯的多数研究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语篇认知分析。要理解语篇连贯的本质,必须借助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思维模式的研究成果。以Alsharafi的语篇转喻理论为基础,试图分析转喻在实现语篇连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锦文 《科教文汇》2007,(9S):221-221,227
新闻访谈英语作为新闻英语这种功能文体的次语体,有其特有的文体特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对3篇英语新闻访谈语料进行及物性,情态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新闻访谈节目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访谈英语作为新闻英语这种功能文体的次语体,有其特有的文体特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对3篇英语新闻访谈语料进行及物性,情态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新闻访谈节目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