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研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科学研究的需求。常规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从面上对科研项目、团队、经费、成果等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将不同资源进行了分类,从而不利于科研的创新发展。本文论述了一种精细的新型科研管理模式,重点阐述了它的优点和实施思想。这种科研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对科研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科研的效率和产出。  相似文献   

2.
孙宙 《人天科学研究》2010,(12):109-110
介绍了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备、科研设备通过信息应用系统进行职能化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了设备的动态管理,保证了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性国家建设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国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被动式的管理模式、科研信息搜集能力弱、量化指标评价等弊端,提出通过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采取明确角色定位,构建科研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等措施,实现科研管理角色的动态定位,确立角色定位任务的重心,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科研管理模式的特征,认为当前科研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技术研究管理;讨论了当前科研管理模式对原创性科研选题的负面影响,如阻碍知识创新活动、容易产生基础研究管理的“急躁病”等;对建立适合原创性科研选题的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如科技项目分类管理、建立基础科学研究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科研管理模式的多样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新时期科研管理模式的多样性转变入手,对如何建立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多样化目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面临的挑战和变化,为寻求有效、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高效、专业且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从而激发高校科研活力,推动高校科研工作迈向更高层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结合由赵丽娟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科研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围绕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需求与现状,深入探索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路径。该书通过对中国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思想与实践模式进行充分深入探究,就高校科研管理理论规律和实践策略进行了归纳。该书先立足于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需求和现行体制结构,就科研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思想内涵;随后围绕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展开探讨,总结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情况差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指出高校科研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重大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从顶层规划设计、建立资源平台、设立专用基金、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科研组织团队运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科研组织中导入团队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探讨了组建科研团队的前提条件及其运作模式 ,着重分析了组建科研团队的关键问题和科研团队动态协调的管理方法 ,旨在寻求科研组织中有效的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高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科研人才的重要场所,对高校的教育与科研管理模式的优化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结合《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一书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与科研管理的不足,探索推进高校的教育与科研管理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对应措施。由赵国忠、李添龙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一书是最新的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以学校教育与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与实践经验反思的方法。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中主要问题:科研组织形式僵化、科研团队合作成效不高、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科研管理行政化强学术性弱、科研管理战略性严重缺乏等突出问题与消极影响。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科资源固化的院系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与评价机制、官本位文化、泰勒式简单管理思维、对模式Ⅱ知识生产时代的不适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旨在通过问题研究,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何明举 《现代情报》2016,36(8):109-112
大数据的出现既为科学研究奠定了雄厚的信息资源保障,同时又为科研数据查找、分析和利用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科技查新与科研创新的关系,查找目前科技查新所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通过整合查新机构资源打造科研大数据、加强科技查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规范科技查新管理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查新工作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12.
蔺雷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06,24(Z2):661-667
服务创新研究已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创新研究和服务管理研究的新热点。构建基于大样本服务业创新活动调查的数据库是服务创新研究取得进展的关键基础平台。对国内外自1980年代以来的4项著名服务创新调查项目进行系统综述,包括对其调查阶段与内容、数据获取与性质、研究成果等的概述与分析。期望能为国内服务创新研究学者提供不同阶段服务创新研究的有效蓝图,有助于国内服务创新数据库构建的规范性和研究的整体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科研需求,存在科研档案不完整、档案利用率低,信息化步伐滞后、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应紧紧围绕“协同创新”理念,探索科研档案管理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科研档案归档效率,提升档案利用价值,完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本文剖析了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从体制机制创新、信息化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了科研档案管理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演进,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了做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必须做好高校教师任用、培训、激励、完善管理机制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21世纪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亦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检索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并阐述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从6个方面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延伸和创新,具有区位特殊性、功能叠加性和运作方式特殊性的特点。本文分析科创飞地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后的运行机理及其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并以浙江省新昌县的科创飞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飞地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之后,通过多重功能叠加组合降低了创新搜索成本、提高创新协同精准性,改变区域协同创新空间互动机理,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传导效应,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弱势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途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产业类型、企业需求等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科创飞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运营科创飞地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从创新孵化到产业化的链式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创飞地政策支撑体系等建议,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其创新效率,进而构建托宾(Tobit)模型研究人力资源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投入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科研经费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比例的增加,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效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采取协同创新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5.09%和66.08%时,其创新效率达到峰值,而采取独立创新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5.80%和64.09%时,其创新效率达到峰值;高技术能力科技人才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学历科技人才的促进作用;相对于独立创新,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节省资金、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已近年来对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分析英国科研与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英政府委托保罗.纳斯爵士牵头对英国研究理事会的独立审查为案例,剖析"互动式参与"方式下的审查实施过程和基于循证的决策建议,分析独立审查发现和获取的重要线索,研究审查建议对革新优化公共科研治理结构,推动资源整合、促进合作,拉近科研与决策距离的实现途径,总结英国公共科研管理改革新举措,提出对中国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地方科研院所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也是推动地方行业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地方科研院所在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茜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9-25
对科技奖励作用于社会创新的机理加以研究,认为承认是科技奖励的本质特征,科技奖励以“动机+资源+环境”的模式推动社会创新进程和成果转化:通过承认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需求;通过激励机制强化科研人员的创新动机;通过导向机制引导优势资源向重点发展技术领域、产业方向聚集;通过竞争机制筛选优秀科研成果和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而在这种模式下取得的经济效益又用于加大科技奖励投入,循环往复地推动社会创新不断发展。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为例研究其对社会创新的作用机制,认为其主要通过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金额度、调整奖项结构、提升奖励质量等方式发挥科技奖励的承认、激励导向和竞争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广东省科技奖励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民间力量设奖、规范奖后派生待遇、提高个人奖项权重、加大对青年科学家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