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将近代以来宁波的新闻事业分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探究。1854年至1918年是宁波创立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在甬外报的创办、宁波人自办报刊的发轫与辛亥革命前后宁波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出现,构成了这一时期宁波事业发展的主线;1919年至1927年,宁波的新闻事业与当时高涨的革命形势一样,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新气象,宁波的新闻事业由此迈入了兴盛期;1927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各自发展新闻事业,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斗争、合作。与此同时,宁波民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的搏弈中,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鸦片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人中国.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宁波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出发,运用文献调查法分析近代报刊的存佚现状,提出近代地方文献保护、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近代报刊的历史进程出发,论述近代宁波报刊的价值,运用文献调查法分析近代报刊的存佚现状,提出近代珍贵地方文献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金臻庠是宁波民国报刊史上一位重要的报人。他将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报刊活动,共创立两份报纸,即《詹詹报》和《时事公报》。其中《时事公报》是宁波近代报刊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民营报纸,是金臻庠追求独立办报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金臻庠一生报刊活动的成功大作。  相似文献   

6.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由国人创办的近代化报刊问世,广告随之出现在这些报刊中。报刊广告从引入到国人接受并走向成熟,经历了  相似文献   

8.
近代宁波帮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才能称雄中国工商界达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诚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言:“宁波人家以善于经商闻,且具坚强之魄力。……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周可首屈一指者也。”①本文试就近代宁波帮的活动地域、近代宁波帮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贡献诸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概述,以期丰富对近代宁波帮问题的研究。(-)宁波人经商历史相当悠久.明末清初.宁波商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初露头角。据《郧县志》记载:该府“生齿目繁,地之所产不给子用,四出营生,商旅遍千天下,如杭州、绍…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8年《女学报》创刊,开我国知识女性报刊活动之先河。其后,早期先进知识女性创办了几十种女性报刊。本文在梳理近代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基础上,探析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在突破女性言论禁锢、促进女性意识觉醒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等方面对近代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钱俊 《图书与情报》2014,(1):140-144
宁波帮是中国近代工商史上一个重要的商帮群体,其社会贡献和历史成就不容小觑。文章以宁波帮百年发展历史为轴线,介绍了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和精神内核,并通过对以丰富陈列展示宁波帮风云历史的宁波帮博物馆的结构藏品介绍,得出宁波帮博物馆即是宁波帮的精神家园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宁波第一份报纸——《中外新报》创刊,到1949年5月宁波解放,近百年间宁波曾出现200多种报刊,其中商界报刊在宁波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波夙称五口通商大埠之一,浙东各地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甬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宁波在唐代已初具城市规模,到了鸦片战争之后的19世纪60年代,已形成了以南北货、钱庄、鱼行、药行等商业网络。宁波工农业与商业的发展,促使宁波部分中外企业主和商人,要求有代表商界利益的报纸,俾使商界有发表言论之地,所以他们以合股的形式,或个人独资,陆续办起了几家商界报刊。19世纪末创刊的《德商甬报》,以较多的篇幅刊载宁波各业市场行情和宁波港口货物的进出口情况而被称为宁波商界报纸的“鼻祖”。本世纪20——30年代又出现了《市情日刊》《商情日刊》(后改《商情日报》)《鄞县商业日报》《宁商周刊》和《宁波商报》等。这些报刊除刊登一些国内外政治、文化时事新闻外,主要报道经济新闻和刊登各  相似文献   

12.
从宁波第一份报纸——《中外新报》创刊,到1949年5月宁波解放,近百年间宁波曾出现200多种报刊,其中商界报刊在宁波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波夙称五口通商大埠之一,浙东各地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甬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宁波在唐代已初具城市规模,到了鸦片战争之后的19世纪60年代,已形成了以南北货、钱庄、鱼行、药行等商业网络。宁波工农业与商业的发展,促使宁波部分中外企业主和商人,要求有代表商界利益的报纸,俾使商界有发  相似文献   

13.
虞和平 《出版广角》2013,(15):84-85
宁波商帮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商帮,在近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社会中坚角色,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宁波商帮史研究是一个不新不旧的课题。所谓不新,是指它已历时百余年,从19世纪初就有关于宁波商人及其经商活动的记述;所谓不旧,是指它方兴未艾,尚有不少的深入研究空间,且不说初期的有关记述,大多是关于宁波商人及其经商活动和经营方式方法的  相似文献   

14.
宁波是我国有着七千年古老文明的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鸦片战争后成为最早通商口岸之一。1854年,出版了由外籍传教士创办的宁波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中外新报》,它比上海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六合丛谈》(1857年)早了整整三年。此后在宁波又创办了《甬报》、《德商甬报》等外籍报刊,均各有特色。虽然宁波近代外籍报刊在规模与影响上不能与上海、香港、广州相比,但也有值得研究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宁波国统区每况愈下的新闻业和浙东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的报刊事业,同时也分析了宁波国统区的新闻界为争取光明的前途如何进行"反蒋"新闻斗争的。  相似文献   

16.
姜卫玲 《编辑之友》2015,(1):103-106
在中国近代时期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与各种流派此起彼伏的历史背景下,早期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女性群体逐渐兴起.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知识女性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具体报刊活动之中,并借助报刊媒介传递自己的新思想,启发了女性觉悟,也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文章主要在全面梳理近代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基础上考察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著作权保护的近代化是在引进、吸收、移植西方及日本近代著作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促成中国著作权保护快速近代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报刊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功不可没。文章从期刊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著作权保护走入近代化的轨迹,探讨期刊在中国著作权保护制度近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晚清基督教报刊以及商业报刊的出现是福建新闻事业近代化的开端,在其引领下,各宗派的宗教期刊成为福建新闻传播和宗教传播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近代福建社会。本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宗教期刊的出版、发行及地理分布等近代宗教传播的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化报刊是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而产生的。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来华办报,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化报刊是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而产生的.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来华办报,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