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题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而变换解题方法,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五年级数学复习时,有这样一道习题:修一条长2400米的马路,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修完?学生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考后列出了下面的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5)=20(天)解到这里,教师为了启发学生多想,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修它的20%要用5天,还剩下(1-20%)要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了倍比的方法,列出:(3)5×…  相似文献   

2.
猕猴种的桃子丰收了。为了庆祝丰收,猕猴特意举办一场组合算式游艺会。请到会朋友把4个1组成一个算式,评委按照算式得数发桃子。刺猬想: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肯定用乘法能多得,我用乘法计算1×1×1×1。评委只给它1个桃子。狸猫想:还是加法比乘法强,我用加法计算1+1+1+1。结果评委给它4个桃子。水獭(tǎ)想:评委没限定组合方法,何不把两个1组成一个数,再用加法计算11+11。照这种算法,水獭得到22个桃子。受水獭算法启发,黄鼠狼说:“看来只有采用加法,方能多得桃子。”于是黄鼠狼把算式列成111…  相似文献   

3.
颜凌 《青海教育》2006,(9):78-79
[片断一]教师:同学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看见大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先要回答几个问题。”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师傅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又说:“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请写出这个数?”“半个。”“那半个该怎样写成数呢?”悟空、八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你们会写这个数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会列乘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读写。2.在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初步感受知识的产生是源于实践需要的观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显示古人打猎记数的故事)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这位猎人每天打两只猎物,两天能打几只?看谁最快列出算式。3天能打几只呢?5天呢?10天、100天…  相似文献   

5.
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求图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解答,出现了两种算式:①(5×5+5×10+5×10)×2②5×5×2+5×10×4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生: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5×5×10。下面开始骚动。有的说错了;有的说,这不变成求长方体体积了吗?哪里是求表面积?我心想,他搞错了。本想否定他的回答,但一转念:先让他说说道理再纠正也不迟。于是问:“你是怎样想的?”生:上、下底的面积有2个5×5,由于5×10可看作5×5的2倍,因此,其余四个面的面积就有8个5×5,共计10个5…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想象”———创新的翅膀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培养,珍惜他们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把加法算式“2+2+2”改写成“2×3”的乘法算式,而对于算式“4+4+4+3”,学生一般只会改成“4×3+3”或“4×4-1”。此时,教师要指出学生写出的算式只是含有乘法的算式,然后引导…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们,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见到一些乘法算式,如:书籍的封底上标有“开本880×1230”,方格稿纸上写着。20×15=300”,这些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同前面几册的修订思想相同,一方面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修订,另一方面尽量体现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所作的调整有: 一、关于乘、除法初步认识有关知识的调整。 1.调整了“乘法初步认识”的编排。 对于乘法算式的写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在《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规定:“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x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相似文献   

9.
活动内容 :根据义务教材第六册第10页思考题设计。活动目标 :通过小组竞赛活动使学生掌握二位数和11相乘的口算规律 ;锻炼学生思维 ,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探索精神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 :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 ,创设情境。师 :1 现在 ,我出几道口算题 ,比一比哪组同学算得快 :2×113×117×116×118×119×112 你发现口算题中 ,被乘数是几位数(一位数) ,乘数是几(11)。3 下面请同学们出几道两位数和11相乘的乘法算式 ,老师也能很快口算 :12×1123×1136×114…  相似文献   

10.
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段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听说花果山上的仙桃已熟透了 ,就急忙来到花果山上 ,想一饱口福。可是 ,孙悟空却不买他的账 ,硬要他能回答完几个问题才让他吃仙桃 ,急得猪八戒直叫快出题 ,快出题。只见孙悟空拿出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4个桃子 ,他叫猪八戒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的个数。猪八戒可高兴了 ,他说 ,这有什么难呀 ,每份2个桃子 ,说着就要上前拿桃子。可是孙悟空又要他把每一份的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桃子的个数。猪八戒大叫那是…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谈谈“探究性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开启自主探究的动机在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和积极自主探究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个故事:孙悟空不在花果山,猪八戒带领30只小猴摘了100个桃子,猪八戒分给每只小猴3个桃子,告诉众猴子100÷30=10÷3=3……1,他只得了一个并不多占,猴子们都觉得猪八戒不贪吃,恰好孙悟空回来了,知道了这件…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以下是我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的实录,供研讨,请指正。一、激趣引题上课开始,老师要求学生先来个写算式接龙比赛,老师写出24÷2÷3;24÷(2×3)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接着也写出类似的两个算式。学生写的算式:60÷6÷5,60÷(6×5);360÷6÷6,360÷(6×6);……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老师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组算式,并让学生相互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经过思索学生纷纷说:我想知道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我…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在加、减法中,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简便算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比赛,比比谁算得快。这里有两组题目,你愿意选择哪一组呢?为什么?(电脑出示)(1)(2)21×3058×492×10026×29生:我选择第2组。师:为什么?生:因为一个数和整十、整百数相乘算得快。师:你想得很好,老师奖励你一颗“思考博士”章。师:我们知道一个数乘以整十、整百数算得快,那么下面这道题怎样能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35×5×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各小组交流。老…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师出示0×8、100×0、0×0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些乘法算式,说出每题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师: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怎样分类呢?生:分两类,0÷8和0÷100是一类,其余的是一类。板书:0×8=00÷8=00÷0=8100×0=00÷100=00÷0=1000×0=00÷0=01.师: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0÷8和0÷100这两题。谁知道0÷8、0÷100为什么都等于0吗?(生马上举起了小手)生:因为0和8、0和100相乘都等于0,所以0除以它们都等于0。师:噢,你是通过想乘法得到答案的,你真善于思考!大家还能像他这样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因…  相似文献   

15.
茅卫东 《河北教育》2002,(11):35-35
一、案例师:30÷8=60÷()=()÷4,这道题括号里应填几呢?生1:因为30÷8=3……6,所以60÷()=3……6,()÷4=3……6,第一个括号里填18,第二个括号里也填18。师:有道理!(面带微笑)生2:我还有一种方法,根据商不变性质,第二个算式中的被除数是第一个算式中被除数的2倍,那么除数也应扩大2倍,因此第二个算式中的除数填16,同样,第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填15。师:也非常有道理,你真了不起,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竖起大拇指)生3:老师,他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可填进去的数怎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教例〕如何让枯燥的计算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唱主角?途径方法颇多。在教学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时 ,我采用了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先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学生已学过带小括号的有关加、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2 教学例题 :(1)3×(9 -4) ;(2)(40 +16)÷7时 ,我一改以往教师出示例题的套路 ,而是出示3×() ,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一个一步计算的式题。学生列出了多道有关加、减、乘、除的算式。教师也列出一个3×(9-4)的算式 ,引导学生仔细…  相似文献   

17.
在教“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教师首先出示“1+ 3×2”这道题,全班大部分学生举手争着回答,一位学生说:“1加 3等于 4, 4乘以2等于 8。”教师把得数板书好,问学生对不对,他们都说对。这时,教师出示下图:   问:“一共有几个△ ?”“ 7个。”“怎样列算式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三个算式:1+ 6=7,1+ 3+ 3=7,1+ 3×2=7。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问题:看图写算式中的第三道算式与首先出示的那道算式完全一样,但得数不同,1+ 3×2=8是错的。错在哪里呢 ?他们全神贯注地自学例题,课堂鸦雀无声。片刻,课堂活跃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记住6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计算教者:文春燕。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请小朋友想一个问题:4+4+4等于几?怎样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呢? 生:4+4+4=124×3=12 师:对!3个4连加等于  相似文献   

19.
一、激思教师出示下列基础训练题:(1)课本复习题②(指名板演,要求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2)在○里填上>、<或=:11×2×5○11×(2×5)、13×6×5○13×(6×5)、35×4×5○35○(4×5);(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30=□×□、16=□×□、24=□×□。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做(1)题的学生说说每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请学生观察(2)题,提问:“从这四个等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觉得哪边计算简便些?为什么?”学生答后,教师出示:13×5×8.25×9×4、35×14。18×15等题,说:“小明说…  相似文献   

20.
一次,出访美国,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拿到了一个四年级孩子比尔开学以来的全部作业,整整半天时间,我都在研究这位四年级学生的作业。同样是“20以内的乘法”作业,我们常常是给学生列出许多乘法算式,让学生算出乘积,似乎学生算出的越多,达成的目标就越高。而美国的老师却不这么干,他们只是把20作为一个乘积结果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算式来。在比尔的作业本上,他列出了这样一些算式:10×2=20,2×10=20,4×5=20,5×4=20,1×20=20,20×1=20,2×5×2=20,5×2×2=20,5×2×2×1×1=20,5×2×2×1=20,10×1×2×1=20,4×1×5=20,5×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