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宝宝     
泰勒夫妇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名叫帕特。现在泰勒太太正怀着第二胎。  相似文献   

2.
“Howoldareyou,Mrs.Jones?”thecensus-takerasked.“HavetheHillsnextdoortoldyoutheirages?”shecountered.“Yes,”heanswered.“Well,”saidMrs.Jones,“I’mthesameageastheyare.”“Fine,”saidthecensus-taker,“I’lljustwritedownthenthatMrs.JonesisasoldastheHills.”“你多大年龄了,琼斯太太?”人口调查员问。琼斯太太生气的说:“隔壁的希尔夫妇告诉你他们的年龄了吗?”“是的。”他回答说。“那好吧,我和他们的年龄一样大。”“好,”调查员说,“那么我就写上琼斯太太和希尔夫妇年龄一样大。”那不是我说的@苑兰英…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中,著名剧作家Rod Serling在刻画一位来自德国的Weiss时,有意在他的台词中编入了这样一句话:“I’ve got a three-month-oldinfant.”(我有个三个月大的婴儿。)用来表现他的英语不地道,是个外国人,而紧接着美国人Mrs.Henderson则说:“…is yourbaby’S life any more precious than our kids?”  相似文献   

4.
鬼屋     
无论你何时醒来总有一扇门关着。一对幽灵般的夫妇手牵着手,从一间屋子走到另外一间,一会儿把东西提起来,一会儿又把它们打开,不停地确定。“现在我们离开它了。”她说。他又补充道, “噢,但它还在这儿!”“它在楼上,”她嘟哝着。“也在花园里。”他悄声说。“安静,”他们说,“否则就惊醒他们了。”但不是你弄醒我们的。哦,不是。“他们正在找他;他们正在拉上窗帘,”一个可能说,然后继续看上一两页。“现在他们已经找到它了,”一个将很肯定,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Mr.Mrs.和Miss.",费尽口舌讲解之际,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你看这个"S"像个漂亮的发夹,"Miss."是小姐,她爱臭美,戴了两个发夹;"Mrs."是夫人,她有一点臭美,带一个发夹;"Mr."是先生,他一点也不臭美,他不带发夹。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发言。就简简单单的一个比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真的世界,让我们生动形象的看到了三个词在词形上的区别,加深了我们对这三个词的理解。这也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发言。  相似文献   

6.
九岁的史蒂夫·克劳夫家搬到乔治亚州的哥伦布以后,找不上朋友。一天,同一条街上搬来了一户人家,有个男孩跟史蒂夫差不多大小。史蒂夫的母亲说:“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吧。”半个钟头后,史蒂夫已经同帕特·木林斯在草坪上互相追逐啦。他俩的友谊发展几十年,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坎坷。各自都结了婚,成了家。帕特的母亲死于癌症时,帕特到史蒂夫这儿来寻求慰藉。两年后史蒂夫父亲死了,史蒂夫又去找帕特。 1987年史蒂夫的公司快垮了。他去找帕特,谈他的问题一直谈到天明。帕特提醒史蒂夫:“我们曾一起度过艰难的岁月。每次你都能挺起腰板,  相似文献   

7.
勇气     
在有些人的口中,“勇气”这个词,现在可能已经沦落为“匹夫之勇”了。这太糟糕了。现在我要讲一个故事,希望能够为“勇气”这个词赢回一些地位。我有个机器人管家,叫Forest。他会烧一手好菜,还很会欣赏音乐。在他的料理下,我们一家饱了口福也饱了耳福。我一直很想答谢他,直到有了那样一个机会:我在一个电视节目的抽奖中赢得了一张全家乘热气球旅行的幸运票,而Forest说他  相似文献   

8.
严仲亮 《初中生》2018,(15):38-41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对中国夫妇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个翻译.一个外国人看到他们,非常礼貌地对这个男士说:“你的妻子很漂亮!”翻译转述给他,男人谦虚地说:“哪里,哪里.”翻译直截了当地将这句中文翻译为:“Where? Where?”这让外国人感到一头雾水,非常尴尬,忙补充道:“Her nose and lips are beautiful.”(她的鼻子和嘴唇非常漂亮.)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我在学校任教时,有一年学年开始,年级组长通知我,有一个重读生安排在我班就读。开学的第一天我找这个学生谈话,表示欢迎到我们班里来。但他走到教室门口却不肯进去。我进去告诉班里同学:“我们班要来一个重读生。”我知道他就在教室外面,他听我在说他时就悄悄地到窗户下面听,我有意放低声音说:“××同学,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不努力,没有跟上,现在到我们班重读。不过他很聪明,相信他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接着,我又跟班里同学提了要求:“我们不能歧视他,要热情地关心帮助他,谁也不准叫他  相似文献   

10.
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儿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儿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你爸爸和你妈妈才会结婚!”…  相似文献   

11.
最好的年龄     
“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请享受你现在的年龄。”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个男人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这个男人43岁。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9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一个3岁小女孩说生命中最…  相似文献   

12.
玩索而有得     
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经》,有一个法则要把握住,这个法则就在手边这本书上,孔子研究了《易经》以后说出来的。他这句话很妙:“他说“玩索而有得。”学《易经》最好用麻将的方式来学它,如果把八卦的麻将牌上,摸起来就趣味无穷了。孔子教我们念别的书,都是要持严肃的态度,唯有我们学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  相似文献   

13.
73岁的诺姆·科利有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弟弟只有18个月大,比诺姆他自己的曾孙子还小。(右图)。 这对兄弟令人难以相信的年龄差异——72岁,使得他们创造了兄弟年龄相差最大的世界纪录。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诺姆是其父92岁的莱斯利第一次婚姻带来的5个孩子之一。1991年10月莱斯利和他第二个妻子、38岁的帕特,生下了奥斯瓦尔德。当诺姆首次听说他有了个小弟弟时,他十分气愤地说:“我们成了  相似文献   

14.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 49有一段对话:Butcher: Do you want a chicken, Mrs Bird?Mrs Bird: No, thank you.Mrs Bird: My husband likes steak, but he doesn’t like chicken.对话中肉商所说的chicken,是可数名词,意思“鸡”,Bird太太说的chic-ken,指的是“鸡肉”,这时,它是不可数名词。在英语中,一般来说,某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16.
八班精神     
从初一开始,八班就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圈子,显得和其他的七个班与众不同。只不过那时的圈子还是非常稚嫩的,甚至有一部分还在学生处的朱主任的管理下。后来,在前班主任兼英语老师Mrs.汪的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下,这个圈子的特殊性也就越来越明显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昨晚,横竖睡不着,就想起八班这个圈子经过两年的风风雨雨后,现在已是一个成熟的“组织”,现在不写,更待何时?一、食文化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不错的,在八班尤为突出。有时,甚至可以说八班的食文化可以概论全国的美食都不为过。在此,在下把“食文化”放在了第一位,足以可见“食”…  相似文献   

17.
甲:对于市场经济的意义,从人的需求谈起,对我们来说比较适合.乙:这样是比较好谈一些,提到需求,让我们想起“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些话.“市场经济”说来说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从“需求”讲,真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甲:权当这是个结论吧.难在我们能否从某个方面把问题说清楚,让人家承认,至少也要引人思考.比如“需求”是不是人的本性,它是好还是坏.乙: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从一个老话题——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说,“饮食男女,鸟语花香”,这是人本来就有的欲望.这里的八个字涉及物质和文化的两大内涵.甲:现在这样讲并不犯忌.说到饮食很容易使人想起孔夫子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单看这句话,会以为他是“富翁老财”,天天“饫甘餍肥”.其实他也是苦出身,大半生颠沛流离,总是不甚得志,没过几天好日子;但他能讲出这样的话,你说他不是出于欲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向老师要走了,全班可以说是一片哭声。我趴在桌子上,不知怎么的,我看见我克隆出了一个向老师。我眨了眨眼,啊,向老师旁边有一个小婴儿在哭。我给小婴儿加了数滴速长灵,不一会儿,小婴儿不哭了,又长大了,看起来有七八岁。我看了看向老师,又看了看七八岁的孩子,真像。又过了三个小时,七八岁的孩子长到二十岁了,真不可思议。向老师要去外国,这是他在这儿的最后一天。克隆出来的向老师对我们说:“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向老师。”同学们欢呼起来,他又对我们说,“安静,今天,我们讲怎样写作文。”放学了,…  相似文献   

19.
以自己为镜     
有一个孩子,成天贪玩。他的父亲很忧虑地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努力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这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瞧瞧我的伙伴扪,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他16岁的某一天,他父亲做工回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20.
27.接、拋球目的:发展婴儿手的动作和视觉的协调性。方法:妈妈将一个小球给婴儿看看,说:“把小手臂伸开,妈妈给你球,你拿住!”当他伸开手臂时,立即把球慢慢抛给他,再让他学样把球抛给妈妈。可多次重复接抛球的动作。28.捧大球,拿小球目的:使婴儿初步感知实物的大小,发展感知能力。方法:妈妈拿着大球对孩子说:“宝宝来拿大球!”当他伸开双手时,轻轻地把大球扔给他。若孩子接不住,就让他走过去用双手抱起球。这时可反复说:“宝宝拿到大球了。”激起孩子的愉快情感。然后妈妈再拿一个小球说:“宝宝,过来拿小球。”鼓励他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