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科学除了其丰富的知识要素外。还有更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学化学知识范围内,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文素材,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汲取人文知识,达到求真与求善、求美的融合。化学课中多些人文气息有助于达到以上目的,以求提高中学化学的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2.
李梅兰 《青海教育》2006,(11):49-50
元素化合物知识占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为:多、杂、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无规律,难于记忆,容易混淆,枯燥无味,抓不住重点。因此,要搞好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要素 有效教学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元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或称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程并不是指狭义的课本,而是围绕学生展开有效学习的所有支撑性资源,即教师所用、学生可学的教学“资源”和“内容”。三者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教学任务,而且担负着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发展智力、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的人文教育任务,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  相似文献   

5.
审视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们发现还存在着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道德说教死板、单一;课堂上纯粹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体验的空间……导致学生感触不深,知而不行,效果欠佳;教学时空狭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课外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6.
何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3-153,155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师体育教学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表现是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目标片面追求达标等。因此,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就要做到: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全方位的教学目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教材观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回顾课改前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缺乏“立体性”和“人文性”.当然教学也不太注重“以人为本”:教师带着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教学的内容偏难、偏繁、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虽然是学习主体,但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没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评价形式也单一,只有一张考试卷子。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教育功能具有多重性、复合性,归纳起来,主要由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类要素组成。这两类要素有着不同的内涵,工具性要素的主要内涵是:听说读写、知识方法、思维:人文要素的主要内涵是:情思、审美、伦理、历史文化。《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这两者的关系: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这里的有机统一,并不是对半平分,也不是先此后彼,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展开,语文教育的功能就是在这种展开中动态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不但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体现学科的人文内涵和课堂形态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历史学科教学应该体现一种人文性教学状态,人文性教学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教学氛围的人性化,二是教学内容的人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