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让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写自己的暑假生活,结果作文本交上来时,学生只写了一句话:暑假我去了乡下外婆家。虽然大多数同学不会像这位同学一样,一篇作文只会写一句话,但文章写不长,或者面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总觉得无话可写,却是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写得长,让自己的文章血肉丰满呢?这里就有一个让文章“发胖”的技巧。让文章发胖的技巧其实有很多,我给大家介绍两种———追根问底法和想像扩充法。比如说这个六年级同学的暑假生活。他去了乡下外婆家。用追根问底法,我们就可以提出很多问题:1、为什么选择到乡…  相似文献   

2.
人们不停地在我们耳边兜售知识,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原封不动地去重复别人对我们讲过的东西。我希望您为孩子选择的教师能够改变这种做法,从一开始便能根据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将他领入一个自我表现的世界,让他见识各种事物,教他独自进行选择和分类,有时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有时让他自己去开辟新路。我不希望教师唱独脚戏,一个人讲个不停;我建议他反过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苏格拉底及后来的阿凯西劳斯都是先让学生讲,然后他们才给学生授课。“教书人的权威往往不利于求学者的学习”。最好是做到让学生在教师前面小跑,以便判断其前进步伐,研究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进度以适应学生的承受能  相似文献   

3.
抱怨     
《飞鸟集》很有趣,每一篇几乎只有一句话,每一句话却都意味深长,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40篇的那句话:“不要因为你没有胃口而怪罪食物。”我真的很佩服泰戈尔,他只用了那么一句话,就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的确,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不快,而去怪罪别人。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同学们好心地安慰我,我却把那当成一种讥笑。我讨厌他们,那一整天我都绷着脸,甚至没有和他们说一句话。我认为,是他们使我无心学习,因此没有取得好成绩。后来我才明白,成绩不好只是我自己没有努力罢了。面对自己的错,我却去怪别人,这只是一种没有用处的抱怨。一…  相似文献   

4.
12月26日晴今天下午送走前来看望爷爷奶奶的亲戚之后,我就去了管炳圣爷爷家,我在之前的日记里经常提到他,他是我们最敬佩的人,管炳圣爷爷毕生致力于推广日记事业,"为了多一个人书写日记"可谓煞费苦心,据说他自己从写日记中受益,又将自己的有益经验传授给我们,正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的老师教会了我写日记,我又传给了我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5.
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告诉方向,而要引导他们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要拖着他走,而要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指导学生学习,在指导过程中应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echo 《大学生》2015,(8):72-73
澳大利亚小伙子Derek来到中国已经两年了,是中山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大学本科时就开始了与化学相关的研究。刚开始读研,Derek对于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实验并不熟悉,但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他不仅适应了生物学的研究节奏,还因为自己的科研背景找到了独特的研究方向。说起自己目前的研究状态,他用一句话生动地形容:“My brain cells are dancing.”(我的大脑细胞在跳舞。)  相似文献   

7.
童星     
詹燕飞的爸爸曾经是省里一家芭蕾舞团的副团长,只是后来他因病退出了。詹燕飞五岁的一天,爸爸陪她在医院看病时,碰到了自己曾经的同事,那个叔叔笑眯眯地对她爸爸说:“你女儿长得真可爱,我说你就领她去试试吧,绝对比那些人家送来的孩子强。”无意中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2):98-100
正抱怨让宝宝不快乐,也让大人有这样的焦虑,怎么小小的孩儿会有这么多的不满?面对他的抱怨,你该如何做?常常,我们会听到宝宝说:"怎么会这样?""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要是去公园玩就好了"……带着一份觉察识别他的抱怨,抱着一份好奇去看看他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也许让我们找到途径让他的感受发生改变,不再抱怨。  相似文献   

9.
西西信箱     
○正安县三中 燕子在初一时 ,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 ,可上初二后 ,由于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我无法适应 ,成绩明显下降 ,我真怀念以前的语文老师。燕子 ,在学校换老师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可是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 ,当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被换走时 ,心里是多么的失望与难过。可是燕子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状 ,那我们就应该改变自己。你可以保留原来语文老师教你的好的学习方法。自己主动地去预习 ,课后复习 ,不懂的多问问。要把新的语文老师当朋友看 ,而不能总是去挑毛病 ,越挑毛病你就越不喜欢他 (她 ) ,而当你把他(她 )当成普通人时 ,他 (她 )的…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走着瞧!我这可算是恨上你了,恨上你们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是哈里去天堂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天蓝色的彼岸》讲述的是主人公哈里在车祸后去向了另一个世界。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死了多长时间,他也曾试图回到他还活着的世界中去,并且对他的家人说一声抱歉。可是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更加不可能说出那句埋藏在他心中好久的话。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后会是什么个模样,也许死后会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可是当我们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以后,留给家人的却是无尽的悲痛。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地活下去,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干该干的事情,去珍惜身边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像书中  相似文献   

12.
一句话微不足道,却拥有无穷大的力量。小新从北京回来,我们师生见了面。见面后,他感激地说:“老师,谢谢您!您说的那句话让我终身难忘。那句话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而且在我走向社会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事情、什么诱惑,我都会努力坚持下去,都会把持住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正直守德的人。”  相似文献   

13.
认识朱永春     
■学生眼里的朱永春王琳:朱老师,我们永远爱您其实我对朱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好,只因他好吹!但随着了解的加深,我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不仅语言上是,更是行动上的巨人。朱老师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好吹牛解释令我出乎意料,他说:"说了,就会逼着自己努力去实现它。"简单的一句话,却看到了他身上闪烁着一诺千金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孝的初体验     
<正>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如何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修正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班主任努力的方向,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具体案例。事情发生在一个学期末,期末考后,科学老师无意说起的一句话让我上了心:"你们班叶某某的妈妈让我安慰安慰他,说他考得不好心情坏!"奇怪,家长为什么不跟我这个班主任联系?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原因吗?回头我立刻给家长去了个电话,知道缘由后,我的心情瞬间变得很沉重。  相似文献   

15.
如何教学,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成效,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论题。我曾经同样深受其扰,然而当我有机会去阅读古人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见解时,便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了,并且据此确定了自己教学的准则。和《小戴礼记》(即《礼记》)并行而传的《大戴礼记》中有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说的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我们可以这样解读:教学中,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往往不是应用心理学去教会青少年激发自己动机的方法,而是用之于使他们顺从成年人的愿望。青少年学会如何重新布置环境条件,如何奖赏自己,他们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个性、自我概念和情感。教会青少年自我管理的方法,他们就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 它并不是记者、作家的专利。我觉 得,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哪个 学科的教师,是否具备写作能力, 是衡量一名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 指标。试想,如果教师连一句话也 写不通,他如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 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 尝试过写作,他如何去指导学生写 作?  相似文献   

18.
换路与换鞋     
人们常说,"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你自己",许多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其实,一味地改变自己去适应世界,未必是件好事。如果有能力,试着去改变世界吧!  相似文献   

19.
杨婧 《职业技术》2010,(6):70-70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做一位好班主任,最要紧的不是急着去改变学生,而是先要改变自我。不要忙着去教育学生,而是先让自己多受教育"。新学期开学了,我如愿以偿的变成了超级孩子王,看着这些大孩子们我同时看到每一张青春的脸上都散发着朝气和活力,在我眼里他们就是盛开的花朵,而我就要做一片绿叶,衬出他们的美丽!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去外市某校观摩了一次课改沙龙,沙龙主题是“新课改中,我们该如何预设教案”。那场面真是热闹而又秩序井然,甲刚说完,乙就接着说:“刚才甲说得很对,现在我就另一个问题谈一点看法……”接着是丙:“我和乙有同感。其实……”紧接着是丁,他照例是先用一句话肯定丙刚才的发言,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稿纸读了起来……初定进行一个小时,可实际上两个小时过去了,参加沙龙的老师们还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