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丁华娟 《教师》2013,(16):54-55
近年来,由于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和学生传统节日观念的淡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流失甚多。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客观对待、积极引导、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既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又能客观地重新审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广泛传播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明确、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学方法选用不灵活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自身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的提升,拓宽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视野,增强传承意识,以提升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质量,达成促进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提升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本和读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文化传承、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选择合适的路径,将节日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创设情境,丰富体验节日通过特定的形式将自古以来的一些器物和习俗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涉及传统节日文化,智慧的教师会有效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从这些教学内容中"掘金",让自己和学生都收获满满。同时,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一、开发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多年来,语文教学界一直在倡导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观"。张先生提出:语文教育需要遵循"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善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透视传统节日文化逐渐被遗忘的现状,追根溯源,寻找传统节日文化感知缺失的原因。结合语文课程具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性特点和语文教师需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尝试把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教学,着重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相似文献   

6.
张玉霞 《家长》2022,(1):141-143
<正>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文化印记,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土壤,是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和媒介。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当前阶段,教学改革脚步的不断深入,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式革新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教育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会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期能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对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注重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一、整合教材资源,感知节日文化在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涉及传统节日文化的篇目很多,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沈从文的《端午日》等。教师可以将其梳理整合,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活动形式可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量,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要求全体中国公民要坚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语言学科,这就使得其教材内容中高度渗透着传统节日文化。为此,中学语文教师有义务在教学中强化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引导,在强化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的同时,提升他们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节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越来越强烈,许多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淡薄,且盲目跟风,导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的缺失。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赵贵延 《甘肃教育》2022,(20):94-97
弘扬四大传统节日文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基于四大传统节日特殊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本研究开展了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要载体的中学语文实践活动探索,通过立足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拓展课程空间、注重多元评价,创设真实的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进行语文学习,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与精神品格的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11.
国学经典是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诵下来的文化经典,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来说需要充分融入国学经典并开展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内涵和底蕴,增加对国学的认知并提升语文素养。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国学经典,根据筛选传递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内容,文章中对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实践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同样肩负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贯穿传统节日文化,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节日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农村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节日习俗,体会传统节日所寄寓的民族情感和人文精神,利用节日文化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大有文章可做.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依托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开展师生共写随笔实践,在广阔的时空里重温民俗传统、涵泳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与先贤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未来对话,...  相似文献   

14.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同样肩负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贯穿传统节日文化,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一种工具性学科,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语文教科书中,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增长节日文化知识,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节日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歌与传统节日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语文课本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了精挑细选,供学生诵读、学习并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一重任。所以古诗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文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怡 《教育》2024,(6):4-6
<正>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入了综合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发受到重视。而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得到了更多研究和认可,在教学中应受到足够重视。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布局从一年级开始逐步铺垫,三年级下册第一次出现单元模式,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值得在课堂上分析、品味。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久远,内涵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更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极佳方式。以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为例,可以说有着多面的教学性。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还应重点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信心与个人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并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教学要求,提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语文通过师生阅读与表达成为文化传承的基石.语文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更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体悟语文学习的终极意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先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借由文化渗透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与创生,进而实现教师文化身份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引进西方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我国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开始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节日要比我们的传统节日更"高大上",传统节日文化的逐渐淡薄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鼓励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平时的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