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2.
邮局,紧急追稿业务助理员宋士兵在全军6次将光纤应用到油料管理上,研制出了大罐光纤遥测系统,已申报了国家专利,报道员小张根据这件事写了篇稿件。稿子发走后,他向仓库主任牟善增作了汇报。当牟主任听说他把“申报国家专利”写成“获得国家专利”时,斩钉截铁地说:“不发稿件也不能写假新闻!”牟主任当即对小张进行了批评。随后,他亲自带车到驻地华丰邮电局前去查找稿件。忙活一上午,终于从上千封信中找出了那篇失实的报道。当他把稿子修改厂一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山沟里的“新闻发布会”“报道员请注意记录,下面由保管一队队…  相似文献   

3.
我们早就想写写他──写他学步新闻路上的几次碰撞。碰撞之一:安逸与艰辛李居清一入伍,便把当驾驶员当作唯一目标追求着。指导员见他写得一手好字,让他写了几篇稿,结果团至的“军营之声”很快便给播发了。他成了连队的“小秀才”。指导员怎么也舍不得让他去开车。在当驾驶员与当报道员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他遇到了军营生活首次入生抉择的碰撞。人说生活像一名老师,她能给人无言的启迪。当李居清一次次地尝到了发表新闻后的喜悦,看到了连队官兵的兴奋与羡慕,他又“铁”了心做一名报道员。不久,他调到了团政治处当报道员,…  相似文献   

4.
在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团,流传着党委班子的这样几则小故事。团长常“参谋”“小伙子,这篇稿于我来帮你‘参谋参谋’。”这是团长李长清经常对战士报道员说的一句“口头禅”。提起李团长,报道员们都很佩服。政工稿件经他一“参谋”,主题更突出;后勤稿子经他一“参谋”,角度更新颖;特别是令报道员怵头的训练稿件,报道员更需要他“参谋”一番。今年新的训练大纲颁布后,报道员小耿在训练场发现有的连队战士不懂军号,竟出现了听着紧急集合号就寝的笑话。针对这个情况,小耿马上写了一篇消息寄往报社…  相似文献   

5.
董强  张芥 《军事记者》2005,(11):62-62
某红军团政委李红军十分注重对新闻报道这支“特种兵”队伍的培养,不断地为报道员队伍充氧加料.极大地调动了报道员热爱本职、建功军营的积极性,使团队的报道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报道员都说,李政委不仅是领导、良师,更是报道员队伍的“氧气瓶”。  相似文献   

6.
勤可补拙     
我是2000年10月走上团报道员岗位的。期间,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先后被几家新闻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能在短短一年内创出佳绩,实践给我最大的人生启示就是:“勤可补拙。”腿要勤———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而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想做到这些,腿不勤怕是不行的。当报道员不到一月,我就跑遍了全团所有连队和小远散单位。坚持隔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滚”上三五天。去年,在新兵入营前,我迈开双腿下到连队,发现有几个单位迎新兵的室内拉彩条、扎红花、挂灯笼,布置得…  相似文献   

7.
济南军区某炮兵团新闻报道工作蒸蒸日上,今年上半年在中央级等各家报刊电台发稿300多篇,在集团军排名第一,受到上级新闻单位的表扬。报道员高兴地说:这与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专车”今年3月份,团政委张国廷在一连蹲点期间发现指导员金大华在尊干爱兵方面事迹感人,感觉到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线索,他当即打电话把这一线索通知报道组,让报道员抓紧时间进行采写。初稿写出来以后,他又帮助报道员加深力度、提高档次,成稿后,他又特“批”专车到5公里外的县城邮局送稿。一个星期后,这篇题为《金大华和他的尊干爱兵工字经…  相似文献   

8.
某坦克团9名常委人人结合本职工作搞报道。到目前为止都已在军内外报刊电台用稿3篇以上,为机关作出了表率。(王永新)某坦克团24名连队业余报道员把黑板报当作创作园地,定期为本连黑板报写稿,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为连队做出贡献。目前,这24名业余报道员人人见了稿。(王强、义海)54871部队积极鼓励报道人员多采写反映官兵精神文明风采的稿件,同时,还教育他们争当精神文明建设带头人。目前,该部已有3名报道人员被驻地评为“精神文明标兵”。(王满刚)济南军区某分部分片把报道人员组织起来,每周汇报一次报道线索、开一次交流会,每…  相似文献   

9.
“写稿宁可不上报,也不要搞假报道!”济南军区某团政委彭乃更时常给报道员敲这个“警钟”。彭政委敲“警钟”不是敲敲而已,而是通过敲“警钟”使报道员将压力化作动力,既严肃认真又勤奋热情地搞好报道工作。为了帮助报道员过好“名利关”,他每季度都要结会形势给报道骨干上一次思想修养课,要求报道员不能为图虚名瞎编乱造“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次,报道员小李听说团里出动800多人,利用大年三十、正月初二两天时间,为驻地安阳钢铁公司抢卸炼钢用煤300余吨的事后,写了篇《煤冻——炼钢厂除夕告急,出动——子弟兵无偿支援…  相似文献   

10.
3月25日至4月5日,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先厚在某部蹲点,他召集军区的部分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带领他们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地进行“地毯式”采访,教他们采访的方法、素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文章的谋篇布局。据杨主任介绍,他还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全军区所有报道员进行传帮带,对每一个连队进行一次全面的采访,提高他们的写稿能力和综合素质。杨主任深入基层对报道员进行传帮带@王向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度征订报刊工作一开始,兰空驻疆某飞行学院二团政治处战士报道员李强就到驻地邮局订阅了一份《军事记者》杂志,这已经是他入伍后连续5年自费订阅了。他说:“《军事记者》特别有益于自己写新闻报道。”李强入伍5年来,在《军事记者》杂志这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新闻采写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军事记者》《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半月谈》《空军报》和《新疆日报》等媒体发稿150余篇(幅),他因此多次荣立三等功。李强说,是《军事记者》杂志帮助了他。  相似文献   

12.
一箱方便面一天深夜,报道组办公室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正在写稿的报道员小王感到纳闷:这么晚了,还会有谁来?打开门一看,见是陈政委捧着~箱方便面着站在门口。陈政委打趣道:“小秀才,又‘开夜车’呢?”原来,陈政委晚上到连队查铺、查哨路过报道组办公室的窗前,看见小王趴在灯下写稿,陈政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天晚上陈政委查铺归来,拿上白天买好的一箱方便面,送给小王:“别饿着肚子加班,把身体搞垮了”。冒雨送稿一天上午,组织股干事李俊华带领几名战士外出执行任务途中,碰上驻地两辆煤车相撞,他们立即抢救。报道员小李…  相似文献   

13.
五一0四五部队政治处主任张为民,是报道员出身,深知写稿的酸、甜、苦、辣。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对报道人员的关心和培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座位是留给报道员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该部队与驻地一家国家二级企业搞联欢活动。出发前,张主任的一位同乡急匆匆地找到他,说:“老张,搭你的车到县城去一趟——”话没说完,就要拉门登车;这时,车上丢下一句话来“不行,这个座位是留给报道员的”。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从这以后,每逢外出参加重大活动,在张主任的身边总会空出一个座来,不用说,那是给报道员留下的。“把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朱颂扬 《军事记者》2008,(11):68-68
初识你,是在我任连队报道员的那一年。由于我平时比较喜欢写写画画,又有几篇小稿子在部队的“猎豹之声”广播上被广播,于是我被指定为连队的新闻报道员。然而,由于缺乏新闻理论知识,自己辛苦熬夜写出来的50多篇稿子,全都石沉大海,连一篇火柴盒也没在报纸上出现。我的写作激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甚至不想当报道员了。  相似文献   

15.
某仓库政委李树耀对新闻报道工作十分重视,在他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仓库就走出了报道工作的低谷,在中央级报刊、电台上搞80多篇。李政委到仓库上任后,发现报道员整天条在机关闭门道车,写出来的稿子新闻性不强,命中率不高。他便和报道员一起查根源,研究怎样深入基层挖掘有价值新闻的问题。为了带头下基层,扬捉有价值的新闻,李政委打起背包住进了仓库的勤务连。在勤务连,他通过了解发现,连里有名叫孙涛的战士,家是陕西西安市的,父亲是西安市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母亲是一家财会公司的经理,孙涛自己入伍前是西安市个体出租…  相似文献   

16.
提起某“双大功团”政治处主任韩建平,大伙儿都喊他“三多”主任。究竟是哪“三多”?看了下面几件事,您就明白了。来信多每天韩主任的桌子上都摆着满满一大堆信,可大多数信封上既没有邮票也没有三角戳。是告状的?还是检举的?您可都猜错了。这些都是他的学生交给韩主任的“函授”作业。为了提高连队业余报道人员的写作水平,韩主任亲自办起了“新闻写作咨询点”,通过和报道员们的交流,解难释疑。对每个基层报道员的来信,即使工作再忙他都做到每封必复。为了改好一篇稿子、讲清一个道理,韩主任常常一忙就是深夜。一次,由于参加上级…  相似文献   

17.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18.
记得刚开始当报道员那阵子,我老是感叹:一日生活平平淡淡,周围的事司空见惯,上哪找题材呀?3个多月过去了,我仍是两手空空,没有一篇稿子变成铅字。走投无路之际,我去请教团新闻干事。他给我讲了一刊占代寓言:楚人和氏有一块木雕琢的玉石,献给楚后王和楚武王。可他们不识宝,先后把和氏的双脚砍去了。后来楚文王继位,派工匠把那块玉石凿开,发现果然是一块真玉。我听后细细品味,不觉茅塞顿开:不是基层没有“宝”,而是不识“宝”。不久,我到连队采访遇到这样一件小事:上级机关对某连进行考核,连长弄虚做假,被战士“”了一顿…  相似文献   

19.
蜡烛列入专项开支春节前夕的一天晚上,疯狂的西北风将营区驻地一带的电线杆刮折了数根,造成驻地和营区一连几天停电。这天,报道员小王为赶写一篇连队落实《纲要》的稿子,骑着自行车到驻地附近的商店买了几包蜡烛,连夜加班将稿子赶了出来。寄出去不久,就被《解放军报》等报刊采用了。因仓库驻在深山沟,加之驻地一带线路经常出现故障,停电是常有的事。时间久了,小王仅买蜡烛的发票就积攒了一小摞。一天,小王捏着蜡烛发票,忐忑不安地走进主任贾在训的办公室,想找贾主任签字报销,心里直嚼咕:报道组报销蜡烛款还没有先例,能报销吗…  相似文献   

20.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