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题一议     
[题目1] 图1中的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图后完成:  相似文献   

2.
【判读内容】1.日照图中的关键线(1)赤道。赤道上的各地全年昼夜平分,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2)极圈。极圈是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大范围时的界线,通过极圈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关系,可以确定日照图所示的日期。(3)晨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交界线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晨昏线的特性:1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2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且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相似文献   

3.
命题 如图 1,I是△ABC的内心 .作AA1⊥AI交BC的延长线于A1,作BB1⊥BI交CA的延长线于B1,作CC1⊥CI交BA的延长线于C1.则A1、B1、C1三点共线 .图 1证明 :如图 1,作△ABC的内切圆切BC于A2 、切AC于B2 、切AB于C2 .延长A2 B2 交BA于C3,延长C2 B2 交BC于A3,延长A2 C2交CA于B3.易得AA  相似文献   

4.
一、准确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1)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与地平面的交角,也就是太阳的仰角。如图1,在整个昼半球太阳高度都大于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在任意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的分布都是以直射点为圆心成同心圆状分布的。如图2所示,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A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少,到晨昏线减少为00。直射点A所在的经线BC正值中午,达到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它的变化是从A向B、C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高婕 《地理教育》2013,(Z2):105-106
在阅读2013年第3期《地理教育》杂志时,笔者留意到《一题一议》"题目一"中作者试题解析的一个细节,这引起了笔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题目一]图1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为70°。读图回答下题。图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作者的解析中有这样一段:"如果B点所在经线度数为180°,则  相似文献   

6.
一题一议     
试题一:读图1冬季、夏季太阳的方位示意图,回答1~2题:1.房屋一定坐落在(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2.北半球夏至日时,该地的日出方位为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太阳视运动是高考的重难点知识之一。本题主要考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图1中AB为晨昏线,D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C地该日夜长为9小时20分钟。读图回答1 ̄3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A.2:00B.0:00C.14:00D.22:002.在图示时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珀斯的气候特点温暖多雨C.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3.有关C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为160°WB.此时太阳高度正在减小C.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D.位于大西洋上图2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4~8题:4.图2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a>b>c B.ac D.a>b=c5.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  相似文献   

8.
1 基础知识梅涅劳斯定理 设A′、B′、C′分别是△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 .若A′、B′、C′三点共线 ,则 BA′A′C·CB′B′A·AC′C′B=1 .①证明 :如图 1 ,过A作AD∥C′A′交BC延长线于D ,则  CB′B′A=CA′A′D,AC′C′B =DA′A′B ,故  BA′A′C·CB′B′A·AC′C′B =BA′A′C·CA′A′D·DA′A′B=1 .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 设A′、B′、C′分别是△ABC的三边BC ,CA ,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 ,若BA′A′C·CB′B′A·AC′C′B =1 ,②则A′、B′、C′三点共线 .证明 :设直线A…  相似文献   

9.
一题一议     
《地理教育》2014,(1):78-79
图1中MN、AB分别为北半球某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AB与MN交于O点。A点与M点地方时相同且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O点与M点经度相差15°。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10.
例1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A B A C的三点,动点P满足O P=OA+λA B+A C,λ眼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内心B.外心C.重心D.垂心A B A C解析∵A B==1,A C A B A C∴向量A B和分别是与向量A B和AC方向A C相同的单位向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此时是菱根据A B A C形)法则,得向量A B+A C必在角A的平分线上.A B如图1所示,设AC A B+=AC A B A C)=AM.AN,λ(A B+AC∵λ眼0,+∞),∴AN与AM共A B线且同向.∵OP=OA+λ(A B+A C A O A C)=OA+M=M,∴点P与点M重合.由此可知,点P恒在角A的平分…  相似文献   

11.
多少人获奖     
我们先看下面的一道题: 如图1,大圆O1的半径O1A是小圆O2的直径,⊙O1的半径O1C交⊙O2于战国B.AB和AC的长相等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些几何图形虽然不是明显的全等三角形,但是可根据图形条件或结论的特点,通过平移或旋转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结论.一、将一部分图形平移,构造全等三角形证题例1如图1,已知在△ABC中,A 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 D上一点,BE=AC,BE的延长线交A C于F,求证:A F=EF.分析本题可通过作△AD C关于点D的对称△GD B,从而把证AF=EF,即∠FAE=∠A EF转化为证明∠G=∠BEG.证明作BG∥AC交A D的延长线于G,则△AD C≌△GD B.因为AC=BG,…  相似文献   

13.
1.经纬度、晨昏线特点和昼夜长短读右图,圆 O 是夏半年的昼半球,N为北极点,A、B、E、F 为圆的4等分点,A点经纬度为120°W、75°N。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EB 为___线,AFB 为____线。(2)E、O、F 3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吗?___,理由是___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月15日上午8:00至12:30 一、设点I,H分别为锐角△ABC的内心和垂心,点B1,C1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已知射线B1I交边AB于点B2(B2≠B),射线C1I交AC的延长线于点C2,B2C2与BC相交于K,A1为△BHC的外心.试证:A,I,A1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KB2和△CKC2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15.
定义1设A、B、C是直线l上三点,称AC/BC为点列A、B、C的单比,表示为(ABC)=AC/BC.这里AC、BC都为有向线段.如图1.定义2设射影直线上的点列A、B、C、D均为普通点,称(ABC)/(ABD)为点列A、B、C、D的复比(ABCD)  相似文献   

16.
1 基础知识塞瓦定理 设A′、B′、C′分别是△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 .若AA′、BB′、CC′三线平行或共点 ,则 BA′A′C·CB′B′A·AC′C′B=1 .①证明 :若AA′、BB′、CC′交于一点P ,如图 1 (b) ,过A作BC的平行线 ,分别交BB′、CC′的延长线于D、E ,得 CB′B′A=BCAD,AC′C′B=EABC .又由 BA′AD =A′PPA =A′CEA ,有 BA′A′C=ADEA .从而 BA′A′C·CB′B′A·AC′C′B=ADEA·BCAD·EABC =1 .若AA′、BB′、CC′三线平行 ,可类似证明 (略 ) .注 :对于图 1 (b)也有如下面…  相似文献   

17.
二面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空间图形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关二面角计算的问题 ,综合性极强 ,既考作图 ,又考证明 ,同时还考查计算能力。无论是从考查能力的角度看 ,还是从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看 ,这类问题都有典型意义。例 1.如图 1,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中 ,E∈ BB1,截面 A1EC垂直于侧面 AC1。  求证 :(1) BE=EB1;(2 )若 AA1=A1B1,求平面 A1EC与平面A1B1C1所成二面角 (锐角 )的度数。只处理二面角的问题 :分析 :∵截面 A1EC⊥侧面 AC1,交线为 A1C;底面 A1B1C1⊥侧面 AC1,交线为 A1C1,∴∠ CA1C1为所求二面角的…  相似文献   

18.
一题一议     
[题目一] 图1中的圆为纬线,M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一个交点,N点与M点的经度差为30度.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日N点的太阳高度为30度,则该纬线的纬度最可能是: A.0° B.30° C.60° D.90° 2.若某日M点的时间为5点,且该纬线的最大太阳高度为84度,则N点的太阳高度为: A.60° B.42° C.24° D.10° 解析:第1题,由于M点是昏线与该纬线的一个交点,因此M点的太阳高度为0°,若N点的太阳高度为30°,则M、N两点间的经度差与太阳高度差均为30°,能满足这种情况的纬线只有赤道,且日期是春分或秋分日,此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高考、会考试题中一题多解的题目占有相当的比例 ,此类题目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数学思维能力。下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 1 [1]  已知 A(-1 ,-1 ) ,B(1 ,3) ,C(2 ,5) ,求证A、B、C三点共线。证法 1 利用向量知识图为 AB =(1 -(-1 ) ,3-(-1 ) ) =(2 ,4 ) ,AC =(2 -(-1 ) ,5-(-1 ) ) =(3,6) .又 2× 6-3× 4 =0 .又 AB∥ AC,所以直线 AB、直线 AC有公共点 A,则 A,B,C三点共线 .证法 2  (利用向量知识 )因为 AB =(2 ,4 ) ,AC =(3,6) .设 AB与 AC的夹角为θ,则 cosθ=AB .AC/|A…  相似文献   

20.
例 如图1,△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从点P作PE⊥AB于点E,连接PQ交AB于点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