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跳出会议写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36-37
时下,“会议出新闻”已成不少人的共识,对于记者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从会上发现新闻的眼睛和处理会议新闻的诀窍。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议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写出好作品来。的确如此!从笔者采写会议新闻的体会来看,参加会议,只要做个有心人,不但能发现独家新闻,而且能写出获奖新闻。那末,如何发现独家新闻呢? 一、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 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是指按新闻价值来取舍报道的内容,从会议材料中找出普通群众最…  相似文献   

2.
关联法报道会议,可避免就事论事 从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议报道的方式来看,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就会议报道会议的层面,从内容上局限于某时间在某地方召开了某个会议,某领导就某项工作强调了什么,对某项工作提出几点具体要求等等,会议结束了,报道刊登了,至于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议,其社会背景是什么,召开会议的意义何在,会议提出的措施、要求、落实过程  相似文献   

3.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儿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谈起会议报道。新闻界没有人不感到头疼,往往把责任推给上级党政领导。我认为,这是不公正的,不客观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改革会议报道的关键在新闻单位自身。据中宣部新闻局课题组对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工人日报1995年11月1日至10日的新闻信息量调查分析,中央电视台的会议新闻最多,占新闻总数的7.9%,人民日报的会议新闻最少,只占1.99%。同是中央新闻单位,会议新闻数量如此悬殊,不能不说与总编辑无关,只要各新闻单位的老总们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从会议报道的效果上找出路,会议报…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传统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来说,由于自身承载着极其多的会议报道任务,通过改进会议报道,让读者喜欢会议新闻,让会议上不是新闻的东西从报纸版面上消失,把真正的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会议报道是新闻实务的重要内容。对媒体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有报道的价值。对于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会议,如何从专业角度挖掘新闻素材、做好会议报道?本文将从实操层面进行一些可能性探究。一、记者应当如何看待会议(一)会议作为社会镜像从某种意义上,会议是中国广大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下的印记和标识。它提供了生活本身的片段内容,放大了局部的信息张力,其总和构建起“拟态”社会镜像,给予了记者在低时间成本下高效获取信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会议新闻是以各种会议动态及其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反映报道”(黄匡宇语)。无论从我国媒体的性质,还是从社会公众的需要来看,会议新闻都是网络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政府新闻网站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准确及时地将各类重大会议精神,决议传递出去,是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重大会议中所讨论的内容也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仅关乎国家发展,而且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报道日渐成为各网络媒体“火拼”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几经改革,但传播效果仍不尽人意。抛开新闻体制等宏观方面的阻碍不谈,对话精神的缺失可以看作是会议报道最大的瓶颈。笔者从会议报道的现状出发,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研究会议报道的缺陷,认为应该采取立足对话的精神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钟明明 《新闻界》2004,(2):70-71
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各级领导改进作风,贴近民众,严格自律,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给新闻媒体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用什么方式、从何种角度来报道会议?怎样把会议中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信息.准确、及时、充分、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其实有关会议报道的改革问题,已经喊丁许多年,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到了如此重要的议程。各大媒体闻风而动,尤其是一向板着面孔的各级党报头版变化显著,报道内容和方式有了大幅度的改进,但是,从会议的整体报道上,后续报道上,深入报道上,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值得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记者和通讯员必须得变,要从写会议、工作稿到从会议工作中挖出新闻来写,不仅能在自家媒体上刊播,还要能在市级以上媒体,在党报、都市报上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议新闻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没有会议新闻。道理很简单,报纸是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传媒工具,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正确与否,有许多常常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并决定其是否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会议便是检阅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作为传媒工具的报纸,就不可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映。这个反映形式就是会议新闻,因此,采写会议新闻便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之一。会议新闻的分量,一般是由会议的性质决定的。从会议的重要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重要性会议和一般…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过多,是企业报的通病之一。如何“诊治”?学和企业报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基本观点就是“减少会议新闻”。笔认为,减少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试以营销学观点就此问题进行探索。营销学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会议新闻之所以存在,可以肯定地说是会议新闻有市场。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头版的重头戏。会议新闻历来也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正是由于会议报道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要闻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跨入新世纪,读者对新闻宣传产生了新的需求,看报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教育,而是读者自身的需要和价值的追求,地市党报应正视和适应这种变化,切实改进会议报道(包括领导活动和工作报道),要多从读者关注的角度切入会议报道,突出会议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15.
现在,从解决国际争端到国内问题,从国家大政方针到村社集会谋划,似乎都在进行规模不同、形式不一的会议。开会已成为时代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社会的舆论工具,报纸、广播、电视应该有所反映。会议报道的作用天可非议,它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能成为新闻。新闻离不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要求。会议报道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议新闻过“滥”,主要是一部分同志对舆论概念没有搞清楚。他们认为,开了会议就得宣传贯彻,而宣传贯彻的任务主要是舆论机关担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会议新闻是以会议活动为特定对象的一种公务性报道,也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从中央到地方经常召开各种会议,有时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国事做出重大决策,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有时是总结历史经验,制定新时期的建设目标;有时则是奖励劳模、表彰先进的。这些会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议报道的改革,是新闻改革中的重要一项,随着党和政府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应该说各级媒体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由于会议报道的改革还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所以业内人士还把会议报道作为新闻改革一个弱项,缺乏强有力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本文作者只把如何从会议的领导者的插话中发现新闻.作为此文的切入点,跟大家交换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每年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的“两会”,再到各部委的工作会议,各行业视工作形势发展而召开的系列会议,由此可见采写会议新闻是记者、通讯员一项基本功。但常有读者议论:“我就烦看会议新闻,又空又长,今天李书记讲话明天张厂长强调,一个套路。”也常有作者感叹:“搞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费力不讨好。”为什么会这样呢?纵观以往会议新闻报道,其主要弊病就是滥、长、空及写作的程 式化,报上常见的“格式化”会议新闻让读者生厌、心烦,有的报纸 因此类会议新闻太多,从而失去不少读者…  相似文献   

19.
韩艳 《图书馆学刊》1996,18(3):51-52
会议缩微平片及其目录的组织管理韩艳(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当前,不少图书馆购进了缩微乎片,而且,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数量会与日俱增。本人多年从事特种文献管理工作,试就会议缩微平片及其目录的组织管理工作谈点粗浅看法。一、会议缩微平片的特征及其组织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从内容、体裁等方面来改革会议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倡导抓住群众的关注点来做好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