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僵化模式约束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矛盾,但随着旧矛盾的逐步解决,社会的矛盾系统也就开始新的变动,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差别反差距扩大的矛盾。社会由人组成,人由现实利益而划分为不同群体因此,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划分,集中地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当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业已消灭之后,我们已习惯于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区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集团,这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与权力不受制约的专制政治相对立,民主政治将权力制约权力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延续,毫无疑问,分权制衡是题中应有之义。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內容是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还不能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和可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代议制民主。这种权力所有和权力行使的分离,使权力在少数人手中集中起来。如果不对这种集中起来的权力进行制约,很难保证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衍生出某种特殊的利益来,从而违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尽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人们在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地域关系等方面的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别将会长期存在。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多元的群体利益。每一种群体利益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都有权要求在民主政治运行中的政治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权力之间不互相制约,难免顾此失彼,很容易突出某一部分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矛盾的对抗和激  相似文献   

3.
论双重利益激励古杰一社会活动是人们的群体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人作为一定的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都在追求一定的利益(物质的或精神的)。在各种利益的分配、竞争、矛盾和冲突中,为了给群体或个体争创较多的利益,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也将...  相似文献   

4.
让教育更加和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多年来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理想,也是顺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新的社会利益格局的形成,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态势,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对复杂格局,理顺社会关系,构建和谐氛围就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吴新建 《考试周刊》2008,(8):224-2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进行了激烈的分化和重组,形成了新的利益群体.而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利益诉求的目标不同,他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出现了差异,而这些差异就可能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对农村阶层的分化的研究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业,而对农村阶层分化后各阶层的分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不同利益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否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生产力发展,深化制度变革,通过建立利益教育机制、引导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机制,力争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得到实惠或利益,并且使这种利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强或增加,以最终实现邓小平所倡导的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结构的有序和稳定,任何统治阶缎都追求社会结构的有序和稳定。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封建王朝孜孜以求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团结、互助、共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类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公平、公正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现阶段其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与石乡二元结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多样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立统一运动,成为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郭绍磊 《现代教育》2011,(Z2):43-43
价值观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是决定一个人追求目标、选择利益、情感和行为最核心的意识观念。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在社会群体中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和人格魅力。所以,价值观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并能通过影响个体、组织或群体的行为,影响个体和组织或群体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利益群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前提下,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稳定与和谐的关系中,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是积极的稳定、持久的稳定。在发展与和谐的关系中,发展是关键。解决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是第一重要的,其中,发展经济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调节、导向、控制、凝聚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目标,保证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注公民的心理健康,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2.
魏鹏 《华章》2013,(18)
人们在利益的追逐和实现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是在利益的获得和失去之间引致利益差别逐渐显现,使不同利益群体得以产生。利益群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试图对公共政策制定施加影响,以实现自身利益。这就是利益群体现象。探究利益群体的本质及其利益诉求对更好的研究利益群体对公共政策指定的影响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群体中,其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道德以及共同的经济利益维系成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群体,这是主流。但是,由于人们的社会经历、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各不相同,对利益的追求,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兴趣、性格、生活习惯等内在的个性都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存在着大量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延缓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文中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定义着手,从核心理念、根本、评价尺度、价值取向及培养目标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带来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社会利益整合机制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从根本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失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政府只有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利益补偿、利益约束和利益矛盾疏导体系,才能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的动态的利益均衡,化解社会矛盾,使我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核心  刘琳 《林区教学》2010,(4):33-34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密切相关的正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公平与效率思想。因此,认真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公平与效率思想,可以更好地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社会公平,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社会还存在诸多影响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不和谐的群体利益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建立起利益协调机制以调整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使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征的科学体系。以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准则。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建立在此价值观基础上的公共性内涵,通过政府公共性危机阐述了公共性缺失的危害,除了公共人的培育就是要引导个体在个体性合理呈现的基础上,关注公共利益,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让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方位,它以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为最高目标;它既是价值目标和理想,也是价值运动和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迫切需要整合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引领社会每一类利益群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真正实现民族梦、国家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