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古典戏曲、小说写到丫环,其名皆用红香翠玉一类俗字,落入俗套,令人望而生厌。《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奴婢就有一百多人。他们的名字,取得极富情趣,尽臻其妙。其取名技巧可列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给贾宝玉取名“宝玉”,既和中国人的传统取名习俗不符,也与同宗同辈兄弟的以名方式有异,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与作的创作本心和情感取向有关。“宝玉”二字,有其独特的社会内涵和化底蕴。《红楼梦》奥义宏旨,味之无极。即人物取名,也往往有深意存焉,不可轻忽。  相似文献   

3.
张庆 《初中生》2007,(11):26-27
美国人的名字很简单,虽号称3500多个,但实际常用的女性名不过500个左右,男性名约800个。美国父母为孩子取名,一般照着《圣经》选一个满意的就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睛雯与小红是《红楼梦》中既聪慧又俊俏的两个丫环。作者并没有贬一个褒一个之意,而是从许多不同方面刻画了身居贾府具有特殊地位的两个丫环的典型形象。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两个人物,对于深入研究《红楼梦》的艺术形象创造应该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张庆 《初中生》2007,(32):26-27
美国人的名字很简单,虽号称3500多个,但实际常用的女性名不过500个左右,男性名约800个.美国父母为孩子取名,一般照着《圣经》选一个满意的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人物的名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名姓的探微,我们了解到其起名取姓,既遵循了我国传统的取名原则,更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取名艺术。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红楼人物的名姓美。红楼人物的名姓,切实准确,寓意深刻,丰富多彩。就像盛开在绿叶丛中鲜艳美丽的花朵,挂在枝头晶莹透红的果子。异彩纷呈,绚丽夺目。红楼人物的名姓,已成为《红楼梦》中揭示人物身份命运、刻画人物性格、构建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雅与俗     
从前,我的老师授课之余,跟我聊及如何才能起一个雅致的名字。取名是人世间的大事。想要名字雅,最好多用虚词,比如"之乎者也",立竿见影。想再寻章摘句,就翻古典书籍,搜罗出合意的雅词,跟虚词结合起来,组成名字,没有不美的。"四书"因为严肃庄严的词多,多半用来给男孩子取名。给女孩子寻找美丽的字眼,就首选《诗经》了,芸、菲、薇、莱、荇、葵……,俯拾皆是。不过呢,把那些雅词的意思认真地古  相似文献   

9.
高昂  高万年 《天中学刊》2007,22(1):68-72
《红楼梦》男主人公贾宝玉的两个既俊俏又聪慧的大丫环——袭人和晴雯,作者并无贬一个褒一个、薄一个厚一个,而是把她俩作为同是受驱使、受奴役的正面人物来描绘的,真实地活画了身处贾府特殊环境和具有特殊地位的两个丫环的典型形象。正确认识、分析这两个人物,对于深入研究《红楼梦》的艺术形象创造应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乃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而成的今本第四稿的名字,研究这具有史无前例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也评晴雯     
也评晴雯孙宗新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中的晴雯是众“丫环中一个最光辉的形象”,“是下层使女群中一朵特别鲜艳、美丽的鲜花”,是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大家.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美不胜收。如果这部小说中仅有那些美丽与才情兼备的主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那群活泼生动而又充满灵气的丫环们。曹雪芹不仅把那主角十二钗写的生动而又各个不同,为中国人物画廊增添了关人图像,而且也没有忽视其中出场不多的丫环们,对她们的塑造也是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3.
读《红楼梦》,千遍也不厌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不会忘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为她们悲惨命运叹息涕零的同时,又有谁会注意到那些更苦命的红楼丫环们呢?《红楼梦》中丫环都聪敏伶俐,善解人意,姿色虽比不上“天仙似的林妹妹”,但都是蕙质兰心。只因她们出身低贱,注定一生悲惨苦命。鸳鸯聪明伶俐,小红机灵鬼怪,袭人善解人意。就因为她们身为丫环,只配侍候姑娘小姐,在这大观园里度过一生。真真应验“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训。她们踏进这红楼的时候,就已断送了一生的自由。她们是奴仆,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商场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给产品取怪名,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流行,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一种时尚,电视上、广告中、小摊前到处夸张着宣传,没完没了。弄得人说不清是什么感觉,道不明是什么滋味。这些取怪名的手法,五花八门,归纳一下可分四种类型。一、谐名取名法。就是借用明星名人名字的谐音,给产品取名。其目的是傍着大款好沾光,打开销路。如止泻药“泻停封”,谐谢霆锋的名字。涂改液“流得滑”,谐刘德华的名字。羽绒服“王小鸭”,谐王小丫的名字。还有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药名“依能静”、喂猪的饲料“猪食茂”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商场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给产品取怪名。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流行,有的人甚至把它当做一种时尚,电视上、广告中、小摊前到处夸张着宣传,没完没了。弄得人说不清是什么感觉,道不明是什么滋味。这些取怪名的手法,五花八门,归纳一下可分四种类型。一、谐名取名法。就是借用明星、名人名字的谐音,给产品取名。其目的,傍着大款好沾光,打开销路。如止泻药“泻停封”,谐谢霆锋的名字。涂改液“流得滑”,谐刘德华的名字。羽绒服“王小鸭”,谐王小丫的名字。还有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药名“依能静”,喂猪的饲料“猪食茂”等等…  相似文献   

16.
    
茶与小说——《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这部旷世奇书几乎是以茶演绎展述情节内容的。《红楼梦》中的茶与文人雅士、琴棋书画融为一体,极富诗意。作者曹雪芹可称为清代著名的“茶学博士”,他对茶的属性、茶具、茶水、品茗要略等茶艺事项认识得非常透彻,全书共描写茶事活动有280处之多。  相似文献   

17.
哈尼族给婴儿命名的仪式文并图古燕昕哈尼族很重视给婴儿取名。在婴儿刚刚落生时,要由家里最年长的人抱起婴儿,用食指在婴儿的脑门中心轻轻一点,并给他(她)取一个乳名。三天后,就要给婴儿举行隆重的父子连名的命名仪式。哈尼人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轰动文坛,近年又在《百家讲坛》以“揭秘《红楼梦》”而名噪一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刘心武的名字是很响亮的。  相似文献   

19.
纪永贵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55-61,91
《红楼梦》书名中“红楼”一词究属何指,历来是红学研究中的盲点,一般以为仅是泛指“巨家大室”,并无深层意蕴,但考之于该书其它诸名,皆有具象可指,因对“红楼”一词寻根究源,所得结论如下: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氏托梦(给凤组与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所托之梦即“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20.
李玲属于羞赧文静的女孩子,平时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跟同学讨论课堂问题,但我常常看见她对着黑板露出纯真的微笑。如果不是太胆小了,她会赢得所有老师的喜欢,我想。有一段时间,她的片断日记里,记的都是她对《红楼梦》不同人物角色的褒贬分析,《红楼梦》里的内容她信手拈来,很是熟悉,或三言两语,或一大段,文笔老辣,眼光独特。我很喜欢有思想的文字,我每次都是饶有兴致地“听”完她的“红楼人物论”。在日记本里,你很难想像,课堂上她竟是这样一个不轻易启齿的女孩。我决定试着让她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今天,是《宝玉挨打》的第二课时。我突然想起,让李玲讲讲,说不定比我讲得还好。半节课过后,我问同学们有没有谁能说说《红楼梦》。同学们左右观望,没人敢站起来说。于是我说:“我知道我们班有一个人对《红家,同学们,愿不愿意听她说说《红楼梦》呀?”同学们起初不太相信,但很快就表示愿意。当我说出“李玲”的名字时,同学们都诧异了。他们一定很难想像,一个平时没有什么声息的人,居然很熟悉《红楼梦》。但他们还是鼓起了掌。李玲表现出不想站起来说的神色,于是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李玲这才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鼓励李玲谈谈对宝玉的看法,并告诉她“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