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汉语拼音拼写有一定的规则,它包括加写、省写、改写、连写、大写、标调、隔音符号的运用等等。常见的拼写错误,主要是违反了下列规则: 1,i、u、ü的拼写:①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y,如yī(医)、yāo(腰);②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w,如Wā(蛙)、Wēī(威);③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y,ü上两点省略,如yū(迂)、yuē(约);④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ū(居)、qū(区)、xū(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ü行的韵母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ǚ(女)、lǚ(吕)。 2.iou、uei、uen的拼写: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ǔ(扭)、quī(规)、lún(轮)。  相似文献   

2.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要标在主要元音(即韵腹)上。但中等师范学校教材《语文基础知识》语音部分,在讲到声调时说:“汉语六个主要元音中,发音最响亮的是a,依次下去是o,e,i,u,ü。一个音节有a,调号就标在a上;没有a就标在o或e上,碰到iu、ui组成的音节,就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调号如标在i上,i上的一点就可以省去。”教材还提到一首帮助掌握标调方  相似文献   

3.
《汉语拼音方案》是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惟一法定方案。方案明确规定了它的字母表、声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以及拼音规则、正词法等。这些内容都是法定的。“ü”上两点的处理是拼写规则的规定,属于书写上的简省,在下面两种情况使用:1.撮口呼韵母(ü打头的韵母)与j、q、x相拼的时候,ü上的两点省略,写作ju、qu、xu、jue、quan、xun等,因为j、q、x不能与u行的韵母相拼成音节,故ü省略两点后,不会与u相混淆;2.撮口呼韵母自成音节时,在韵母前加y,同时省略ü上的两点,写作yu、yue…  相似文献   

4.
一般教科书将声母定义为“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这种定义不够确切。如果定义为“声母是一个音节韵母前面的那一部分,包括辅音声母和零声母”,似更为恰当。零声母作为声母,在音节结构中与辅音声母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汉语音节中声韵调概念的阐释直接影响到汉语音节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处于同一语音系统的声韵调概念的界说标准不完全一样,因而有失准确。为统一标 准,可从位置、作用、构成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界说如下:声母是音节开关头起辅助作用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之后起主要作用的音素或音素组合体;声调是音节中标注在主要元音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2008,(9):52-52
问:“韵母不包括声调”,请问这个说法对吗?音节包含声调吗?答:这个说法不对。韵母都有声调。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音节的三要素,但三者并不是并列的——声母和韵母是有形的零件,声调是韵母的一种属性,它附着在韵母上,所以说韵母都有声调。只是有的韵母声调确定、有的韵母声调不确定——单独存在的不标声调符号的韵母,声调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规定[i]﹢[u]=[y](鱼).用j,q,x,y作复音声母(含[i]声母),并采用j,q,x分别替代汉语拼音"声介母"结构ji-,qi-,xi-;用o,iu,on,om,-m分别依序作汉语拼音韵母ou,ü,uan,ong,-ng的代码;用ea作汉语音位[iE]("姐"的韵母)的代码;用oi作汉语拼音韵母uai和üe的代码;用oo表示与u相同的读音.韵母后加e表示读第一声,加h读第二声,加v读第三声.下列情况均读去声:(1)音节中有字母双写;(2)鼻韵母后加o;(3)韵母o,io,uo,ao后加a;(4)韵母为au,iau或者y,ay,ey,ay,oy,uy.采用元音字母表调,不仅视觉效果极好,而且能使声母简码得以极限发挥.  相似文献   

8.
一、绪论、语言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 3.现代汉语的方言按七个区划分,包括哪些方言区? 4.什么叫音节和音素?构成普通话音节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哪些普通话音素不是由一个拉丁字母充当的?“ei”和“zhi”、“zi”中的“i”,“uei”和“ie”中的“e”,“pu”和“ju”中的“u”,是不是同一个音素,为什么? 5.辅音、元音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普通话中有多少个辅音和元音?声母、韵母是根据什么标准划  相似文献   

9.
一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教科书都认为普通话中存在一个单韵母“ê,《普遍话声韵调正音练习》(盒带,语文音像出版社)也持这种观点.以教科书中使用者较多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1991年)为代表,其有关观点如下:“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韵母共有十个,其中a、o、e、ê、i、u、ǖ都是舌面元音.”本文对此提出疑问,认为普通话中并无单韵母“ê”,“ê” 不是韵母.二声母、韵母、声调,是汉人对汉语音节的独特分析而得出的概念.这种在佛学东渐的影响下始于汉末的分析方法,把汉语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称为声母,后续部分称为韵母.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声母、韵母本身存在于音节之中,对它们的分析和归纳离不开对音节的分析和归纳.赵元任先生十分精当地把声母、韵母分别译为英语initial(原意:开始的)和final(原意:最后的),恐怕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第二,要分析和归纳出汉语(普通话或某种方言)中有哪些韵母,也应首先着眼于它们能否同声母拼合,也就是说,能否处于音节中声母的后续部分位置上.从这个角度出发,普通话中除 ê以外的9个单韵母,13个复韵母,16个鼻韵母,可以分为如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可以通过计算多个汉字在不同地区的发音差异得到。汉字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声母一般是辅音或零声母,可以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4个维度描述其特征;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组成,其中的元音特征从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和唇圆度3个角度刻画;声调用五度标记法表示,这样就建立了用21个特征刻画一个汉字音节的量化模型。对42个代表点之间语音差异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汉语音节中声韵调概念的阐释直接影响到汉语音节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处于同一语音系统的声韵调概念的界说标准不完全一样,因而有失准确.为统一标准,可从位置、作用、构成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界说如下声母是音节开关头起辅助作用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之后起主要作用的音素或音素组合体;声调是音节中标注在主要元音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语言学注重从结构来看待语音,把声调当作与声母,韵母并列的成分,即声母、韵母、声调共同组成音节。而现代音系学则注重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音,声调也就被看成为与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在同一层面的成分,即与音重、音长一同被称作非音质音位。而随着语音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声调除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外,还具有修辞作用和构形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汉语音节中声韵调概念的阐释直接影响到汉语音节的描述与分析。笔认为,现代汉语中处于同一语音系统的声韵调概念的界说标准不完全一样,因而有失准确,为统一标准,可从位置,作用,构成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界说如下:声母是音节开关头起辅助作用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之后起主要作用的音素或音素组合体;声调是音节中标注在主要元音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相似文献   

14.
广西境内的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六大汉语方言中受壮语影响最多的是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本文主要分析壮语对这四种汉语方言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影响。声母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古心母字读?,以及广西白话、北部壮语区官话的声母呈现出壮语中具备的某些特点,韵母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元音a在复元音韵母、鼻元音韵母、塞音尾韵母中的长短对立,声调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白话调类的繁多以及入声调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语音调查,发现北海话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和自成音节的声母),韵母43个(自成音节的[m][η]未计算在内),调类7种。主要特点是声调保留了古人声调;声母存在较特殊的舌面前鼻音[n]和舌尖前边擦音[],与中古音声母比较,大致呈现浊音清化演变趋势;具有粤方言的特色韵母——塞尾韵,分别以辅音[t][p][k]结尾,但缺少撮VI呼韵母。  相似文献   

16.
于ü在音节中的写法,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中作如下规定:“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相似文献   

17.
关于ü在音节中的写法,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中作如下规定: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现状研究1.有的内容超标。课标中汉语拼音在低段的准确定位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字母表》,用音序法查字典;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普通话。一年级上学期试题中让学生按顺序默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给带点的汉字注上声母、韵母,给词语标出声调,给生字注音,看图写音节等要求就明显超出了课标的要求,提高了汉语拼音的门槛,这种试题加大了汉语拼音教和学的难度。课程标准降低了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不再提“了解词与句、句与句、…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常把“y、w”与声母合为一类进行教学。这是因为“v、w”和声母一样具有拼合音节的功能。于是,有的老师误认为“y、w”就是声母。实际上,“y、w”并不是声母。因为,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以 y、w为首的音节,虽然 y、w 也处于开头的地位,但它们是元音而不是辅音,所以它们不是声母。那它们究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一、拼音 (一)复习目标 1.熟记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按字母表顺序背诵并默写字母。 2.正确认读音节,用普通话正音。 3.掌握u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标调方法;正确使用隔音符号;看拼音写汉字,能联系词语或句子写出正确的汉字。 (二)重点难点指南 1.u上两点省略规则:u见到j、q、x和大写y,要去掉头上两点;u见到n和l,头上两点应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