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唐以后的二百多年,经历了从藩镇分立到五代十国,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严重地分散了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力量.统治阶级由于力量的分散,不仅当黄巢大起义急风骤雨般地冲击着地主阶级及其政权的时候,立刻陷入混战之中,而且从五代以来对北方契丹贵族统治者的步步进逼,也显得无能为力.北宋政权的建立,官僚地主阶层代替了过去门阀士族地主垄断了政权.这个阶层占据了社会的上层统治地位,迫切要求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为广泛地接受和容纳全国各地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集中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极大地加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专政.五代时,后周王朝已经开始压抑武装割据势力,北宋统一王朝建立之后,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宋初在消灭分裂割据势力,加强统一的战争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于中央的措施,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立宋王朝,采纳了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将政权、财权和军权一齐收归中央.1.军权的集中(即“收其精兵”).国家机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军队.唐末五代以来,  相似文献   

2.
(一) 十五世纪下半期,欧洲各国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为它们政治的统一准备了经济条件。诸侯割据、封建混战不已的西欧各国,包括那些尚未走完封建化道路的边远国家,大多数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恩格斯认为,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他说:“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1)政治上的统一促使西欧一些国家萌芽了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更加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  相似文献   

4.
三国民族政策优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国以前历代民族政策的回顾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不管是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是分裂的割据政权,都少不了要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打交道,因此,也就必然有个民族政策的问题。对于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民族政策,概括起来说不外两种:一种是以“和”、“抚”为主;一种是以“杀”、“掠”为主。以“和”、“抚”为主,就是怀柔政策;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中国各族在东京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二世纪初,我国境内形成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主要有北宋、契丹(辽)、西夏、大理等。另外,还有回鹘、吐蕃等族在西北、西南地方建立的一些小王国或地方割据政权;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保持着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组织形式,而分别隶属于宋、辽等大的封建王朝。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上看,当时虽没有形成汉、唐那样统一的封建国家,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就封建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抑商、贱商。但到了北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统治者对待商人和商业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在北宋有了很大提升。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之一,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宋政权,其相对统一体现在宋政权在完成了局部统一后,仍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其北部与辽契丹政权直接对峙.历经公元986年雍熙北伐,宋军主力在岐沟关的惨败,宋统治者自此对辽政权由攻势转入防御为主的时期,在战略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大名府的建置其主要意图即防御辽的军事进攻与威胁,同时也完善了北宋地方政治制度的格局.本文通过对大名府建置的探索,可有助于了解宋代北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第三章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1.从政治上看。(1)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兵南下,企图统一全国,但兵败赤壁,三国鼎立局面初现雏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自司马氏南迁,我国北方便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的匈奴、氐、羯、鲜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厮杀,都力争在中原建立政权,取得统治地位。这一时期,在河北境内建立政权的,十六国时期有羯族建立的后赵,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后燕,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北朝时期有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鲜卑化汉人高欢及其子建立的东魏和北齐。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争,除了后赵和前秦两次暂短地统一北方之外,河北一直是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地方,因此,使河北  相似文献   

10.
北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经济比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北宋经济在它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北宋经济的繁荣并非建立在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政府的严重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主要服务于地主、官僚和贵族的统治和奢侈享乐的需要。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重视,就会导出许多偏误。  相似文献   

11.
郭东辉 《新高考》2006,(11):28-29
【考点指津】1.归纳宋代政治主要内容:(1)北宋的建立和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统治者采取多方面措施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中期,为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进行了变法,终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人民都有要求统一的愿望,当时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在长期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采取了一整套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措施,如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本刊今年一、二两期所刊秦朝部分的图片,都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实物照片。战国时期文字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各地区的方音、宇形和写法均不相同,如战国铜器铭文、玺印、货币文字以及帛书、竹简等,都说明了当时“文字异形”的事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命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1.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战国时期战争最主要的特点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B.掠夺土地和人口C.属于争霸战争D.由封建兼并战争演变为统一战争2.隋文帝的下列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建隋朝代北周B.结束分裂重新统一C.创建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D.大力弘扬佛教3.从根本上讲元朝能统一中国并能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行省制度的推行B.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意识形态C.实施民族分化D.军事实力强大4.北宋的统一与汉唐不能相比,其原因是A.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几个民族政权存在B.民族融合的程度不能与汉唐相提并论C.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自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的一百多年间,北部中国出现了各族统治者混战割据的局面。其间,各族上层分子在北方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割据政权,主要的有十五个,加上蜀地的成汉,史称“十六国”。因十六国政权多由匈奴、鲜卑、羯、氏、羌五个少数民族上层贵族所建,故习惯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政权,既非同时并存,也不是前后相承,而是交错兴亡,这段历史也就因此而显得混乱纷杂。十六国时期,由于各割据政权之间为争夺地盘和财物而进行了长期、频繁的战争,加上落后、野蛮的少数民族贵族统治集团的残暴,使各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中…  相似文献   

15.
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七朝建都,特别是宋代,建都开封时间较长,影响较大,当时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代政权,先后扫平南方割据势力,使全国又出现了相对的统一。宋代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的发展更是空前的,城市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对文化生活提出更多的要求,文艺的服务对象和表现范围有了进一步扩大。以绘画为职业的一批画师(其中多数人带有手工业者的特点),以其作品供应市场。当时不止宫廷、衙署、厅堂用绘画装饰,酒楼、茶肆也挂画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毛主席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地主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北宋的建立,继承五代十国分裂混战之后,皇朝的建方者赵匡胤(宋太祖),为了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结束统治阶级内部长期纷乱矛盾的局面;同时为了确保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更有效地镇压农民起义,在武力统一全国进程中,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步骤.又因五代以来,受到封建割据战争不断进行的影响,农业生产呈萎缩状态,建立在北方的中原政府,出现"帑藏空虛,财用枯竭"的现象.为了稳定北宋政权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又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良的措施.这样北宋政权和他的社会经济,经过太祖十七年(公元960-976)的统治,就开始获得稳定和恢复.本文试从这段时期的水利建设,探讨其内容及其所起作用,借以窥见宋初经济改良政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9.
公元960年,赵匡胤即位为宋太祖.他总结唐中叶以来的统治经验与教训,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两个方面制定国策:一是严格控制兵权,防止军人跋扈,威胁皇室;二是依靠旧官僚和广泛招揽地主文人参加政权,以维护它的统治.经太祖、太宗两代的军政改革,集中了兵权、政权和财权,有效地(上收了兵权)铲除了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扩大北宋地主政权的阶级基础.这些改革和措施从巩固统一角度来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所谓特点,并不是违反常规的例外,也不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畸形状态,而是一种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