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夏初,中英足球对抗赛上,国家队以0:3负于对手,主教练戚务生对新闻界解释:意在学习;六月底,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上,甲 A 冠军申花队三战三负,主教练徐根宝告诉记者:重在学习;而其它队的教练在遇有国际赛事后也每每如此,口谈学习。但让人不解的是,中国足协主席袁伟民却唱反调,批评中国足球教练存在“不学习”的现象。孰是孰非呢?请先看两例“学习”:  相似文献   

2.
马玉星 《新体育》2009,(9):34-34
17岁他入选国家队,是当时最年轻的国家足球选手。32岁当上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几上几下,直到1986年才真正结束了国家队教练的生涯。在这期间,他共培养了国脚120人,高丰文、戚务生、徐根宝等人都是他的得意弟子。1988年4月,他任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他就是“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  相似文献   

3.
难以割舍的11年老车“我开车喜欢开快的。”徐根宝坐在驾驶室里,平静地说。他脸上的表情,与100多迈的车速,似乎有点不太协调……徐根宝开的一直是桑塔纳,从最早的普桑到现在的2000型,至今已经开了11年。尽管他也一直想换,但到最后一刻却总是舍不得。徐根宝说:“这辆车通人性的,它对我很有感情,我也舍不得丢下它。”去年,徐根宝从申花队“下课”那天,就在他想驾车离开康桥基地的时候,这辆车却突然发动不了了。徐根宝呆在驾驶室里,想了很长时间。“或许,我还会有机会,这是老天爷给的暗示吧。”有关徐根宝的这辆车,还有一桩轶闻。徐根宝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随着申花队的崛起,海派足球舆论也热闹起来。有旧报扩版,有新报开张,足球促进了报业,这是好事。其中,各种观点百花齐放,各种论调良莠不齐,这也很自然。 不过昨天一位球友拿着一份海派体育专业报纸气乎乎地对我说:你看,他们终于开始拿戚务生“开刀”了,要想用徐根宝代替他。 我淡然一笑,并不以为这是真的,心说:你也太过于敏感了。那不过是报人为了增加销量而玩的“推销花活”,现在有哪家主编不为发行量而着急呢。  相似文献   

5.
3月19日,中国足球史上首次由“竞选”和民主投票推举的国家队主教练人选。中国奥林匹克队主教练徐根宝以13票优势独占鳌头,然而具有竞选实力的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李应发、大连足球队主教练戚务生却激流勇退。为此,笔者特走访了沈阳各界球迷,笔录如下: 是他率队夺取了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七连冠,是他代表中国在洲际比赛中首次夺得“亚俱杯”;但是,李应发退出竞选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6.
戚务生上任便对老纳的“既定方针”来了个大调整,有家报纸还登出了他说的话:“我至少比老纳强。”对这句话他事后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从战术上他确实对老纳不看好,他认为中国球员不能用“豹子式”的踢法,他把老纳弃而不用的高峰、姜峰、区楚良、曹限东、彭伟国、魏群、李晓都委以重任,把世界杯外围赛上踢左后卫很不适宜的黎兵调到中前场。一个阵容动了一半,并在上任后对桑普多利亚队的比赛中见到了成效,人们看到这个球队脚下功夫见长,进攻与配合都活起来了。戚务生第一份答卷让人满意。 几个月后,中国队在亚运会上又出人意料地打进决赛。  相似文献   

7.
最悲情人物 昔日叱咤赛场的徐根宝当选“最悲情人物”肯定是当之无愧的。这次下课后,徐根宝 那饱经沧桑的脸 上又多了几条深 深的历史烙印。 想当初,徐指导 从上海走到大 连,再从大连回 到上海,取得了 不少骄人的战 绩。徐指导当年 的豪言壮语还在 我们的耳边回 荡,他那以严厉 著称的训练和生 活的管理方式还历历在目,那时谁会想到他现在如此的落寞。虽然已经落得现在尴尬的境地,虽然他已经承认自己失败,但徐根宝还是没改他不服输的“毛病”,“十年后再度出山”成了他给自己留下的惟一后路。面对众多的指责和埋怨,性情刚烈的徐根宝倒是平静了下来。其实  相似文献   

8.
从“中央”到“地方”,徐根宝是个能上能下的好教练,他从国家队教练之位下到“基层”,来到上海队执掌教鞭,徐根宝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干的呢?  相似文献   

9.
“明天的节目是关于徐根宝的,你来吧!”“大师”师旭平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感受完那次漫长的《足球之夜》后,养精蓄锐了几天,我决心再跑一次《体育漫谈》,以前这个栏自叫《体育沙龙》,易名才不久,还有点不习惯。“这次保证有新东西。”放下电话,我自言自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徐根宝比作“足球界的马俊仁”,和马俊仁一样,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新闻,就有豪言壮语。上次见徐指导还是三年以前,他率领申花队在先农坛体育场被国安以2:0轻取,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我曾问了他一个挺“冲”的问题:“瓦西里(申花当时刚聘的俄罗斯外援)怎么看怎么像‘水货’,是不是?”“徐根宝强硬地说“不”后却在不久便炒掉了这位俄罗斯小个子。一别三年,远走羊城率广州松日“死里逃生”的徐根宝早忘了当年的那个毛头小伙,但  相似文献   

10.
徐根宝的结局是什么!万达队的结局是什么!自从性格教练徐根宝执教昔日“不败之师”万达队以来,他和他执教的万达队一直是传媒和球迷关注的焦点。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徐根宝给万达队带来的变化,相信对徐根宝本人、对万达队、对中国足球都是一件好事。喜忧参半说变化如果单纯从带队成绩来讲,徐根宝显然不及他的前任迟尚斌。但进行这种简单的比较显然毫无意义,而且也极不明智。仔细对比一下现、在的万达队与过去的万达队,我们不难发现,徐根宝还是给万达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训练和管理上的变化。因在过去四年的甲A联赛中三夺冠军…  相似文献   

11.
10月31日,范志毅那一脚凌空抄球过人气势磅礴,我们大概有一年多没见过他这么踢球了,就那么一瞬间本来就可以让我们为我们的中国第一球星而感到骄傲,但戚务生马上就毁了我们当晚的一个好心情。很遗憾,不管戚务生同不同意,中卡之战中国队犯的所有错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他那儿找到责任,如果他非要问为什么,那我们只能告诉他,这是他三年多以来坐的那个位置和拿的那份资水决定的,道理就这么简单。1、孤疑不定,弄巧成拙中国队排出了一个久违的“4-42”阵型。戚务生赛前说“中国队争取总有变化,以迷惑对手。”一向保守的戚务生空位变…  相似文献   

12.
四任主帅的奥运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到2003年,中国国家队已经无缘三届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了,对把冲出亚洲作为终极目标的中国足球来说,这是一段相当沉重的历史。15年中国没有参与到“重在参与”的奥运会男足项目,其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站在竞技的角度,每一届重任在肩的主教练都会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成就一切,但一个人也的确会影响很多,尤其当他是一支队伍的统帅的时候。从徐根宝到戚务生,从霍顿到沈祥福,历史将许多细节演变成一种情愫,前三位都没能跨越那道门槛,而沈祥福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13.
徐根宝选择在一个最平静的时刻离去、当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深山磨剑、以求东山再起时“从1992年国奥夫利到1995年执教申花、再到1999年的大连万达、我是六年一轮回”徐根宝依然是一副不服输的性格.只是豪气中添了几分自嘲。在这6年间、徐根宝培养7一大批优秀球员,6年间他的足球风格也深深影响7一个则代的中国足坛。从申花到万达,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刮起一股旋风。每个人迟早都要倒下的、但徐根宝是不到最后不肯倒下的。“我6年一轮回。”也许我们用不了那么长的等待。1993-1999徐根宝我六年一轮回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初,是几年来徐根宝最得意的一段日子,申花队在甲A联赛中加冕和在“超霸”杯中的胜利,都像上海的阳光一样毫无掩饰地闪耀在他的脸上。 这时,你看到这位“上海皇帝”身穿着西装却脚蹬一双跑鞋向你走来时,你真怀疑自己认错了人。 甲A联赛第19轮客场出战广东宏远队,申花队攻势如潮,占尽优势,但那球鬼差神使般地只在宏远队的大门前转来转去,就是不愿朝门里去,而宏远队一次不经意的几乎毫无威胁的反击,却由黎兵将球踢入了球网。结果申花队0比1告负,赛后,一位与徐根宝私交很深的记者问我:“你知道徐根宝现在最想做什么吗?”我说我不知道。他说了两个字:“算命。”  相似文献   

15.
一只足球不过一斤。但不过一斤的足球在中国队脚下却沉重无比,正像每逢大赛就会很流行的一个比喻那样:“足球撞击地球”。 世界杯外围赛还没开始,就有两种说法很有市场,一是一旦中国队输球,球市就会像股市一样脆弱,如何如何;二是一旦中国队输球,几年职业足球的成果就会断送,如何如何。总之,球是输不起的。 难怪王俊生、戚务生的神情那样严峻沉重,即便有人借评论抓了戚务生的腋窝几把,使他勉强笑过几次,但也不过是笑了皮而没笑肉。也难怪像李金羽这样初来乍到的少年也感到了极大压力,甚至说“主场比客场更难打”。  相似文献   

16.
我们也叫顺嘴了,管韩文海叫“大海”。万达队里都这么叫他:“大海”——听上去有种让人放心的感觉。“大海”是守门员。 过两年,我们也许可以称他为“著名的守门员”。大海前些日子上了戚务生国家集训队的名单。戚务生一定又找回感觉了,他也觉得“大海”这名字听起来令人放心。 其实大海的表现就是这样,张恩华跟他最哥们儿,最了解他的实力及一切,所以张恩华就经常大胆地助攻,他进了好几个球,第一个应该感谢的就是大海。 大海大手一挥,“黑子,顶上去。”意思是,后面有我呢。 那天跟大海一起吃午饭,大海只吃虾爬子,不知道吃了多少,反正吐的虾皮子有半尺多高,来晚的人没捞着吃,有人替他解释:“这玩意吃多了能变成‘八爪鱼’。”  相似文献   

17.
近闻国奥队队长、申花小将申思向中国足协提出了转会申请。笔者对申思此举深表赞同。 众所周知,申思是一名技术型球员,其传球、控球和任意球技术在国内绝对属于一流。因此,他在戚务生倡导技术型踢法的国奥队中成为策划和组织进攻的重要人物之一。可是,申思在上海申花队却长期坐冷板凳,鲜有上场机会。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申花队兵多将广,徐根宝在排兵布  相似文献   

18.
枪打出头鸟     
中国历来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成语和古训,这些词语在足球场上同样十分适用。这不,徐根宝和陈亦明就因为不谙此理,惹出了大麻烦。徐根宝已经“下课”了,现在再评论他多少有点残忍。不过分析“徐根宝现象”对中国足球不无裨益。前段时间徐根宝因“母鸡理论”惹出大麻烦。今年徐根宝可谓流年不利,步入了他执教生涯中第二个空前低迷的时期(第一次为1992年率领国奥队兵败吉隆坡之时),对万达实德队的滑坡和衰退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无能为力”。在此期间他提出“母鸡理论”不可避免地有为自己开脱责任之嫌,而且由于…  相似文献   

19.
论点关于甲A10轮比赛10个问题的若干种答案第一个问题:没有徐根宝的大连万达队是否仍会一枝独秀?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不客气的说甲A任何一支球队的主教练兰万达主帅都会取得如此战绩。当年迟尚斌走的丢下一句话“以万达队的实力,再拿2、3年冠军,没有问题。”此话不假。队员的素质水平在那摆着,这是不争的事买。我们看重徐根宝的是他能不能给万达队带来一些长远的效益。徐根宝给万达队带来的最大影响不是他的“抢副围”打法,也不是他的“352”阵型。他的可贵之外是给万达队球员带来了自重。他上任伊始便提出大连万达队的拚劲不够,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足球史上有个著名的段子—— 戚务生在率队冲击世界杯未果之时,有媒体问他今后的去处,戚务生回答:“我是一个国家干部,何去何从要听国家的……”,于是遭到了一致的口诛笔伐和冷嘲热讽,大意是批判他:改革开放好些年了,怎么还能从一个职业教练嘴里听到“国家干部”这种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