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2.
1、创办经济新闻版。创办经济版,这既是贯彻省委关于加强经济报道的指示,也是南方日报的优势所在。开辟经济新闻重点是放在“关注经济生活热点,透视经济新闻事件”,加强宏观经济报道,加强针对性,真正成为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工作的思想库,厂长经理寻求决策的参谋库,百姓过好日子的生活库。 2、增加综合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的版面,增加全省新闻的信息量。 3、广州新闻版扩版,该版要抓住市委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关注点来做文章。 4、国际新闻版是近年来改革比较成功的专版,考虑到该版办得比较好且读者面广,因此要扩大版面。 5…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  相似文献   

4.
李建 《新闻实践》2012,(5):63-64
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楼市调控……近年来全球经济热点纷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大家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各地党报不约而同地将经济新闻版作为"重头戏"打造。但在实践中,要把经济版做得耐看并非易事——版面相对理性、专业,处理不当,就容易流于数字加概念的俗套。经济版怎样做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近两年来,浙江日报为经济新闻版注入感性元素,为回答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从1998年元旦起,解放日报天天彩印并扩至20版,成为目前上海每天出版发行版面最多的大型综合性日报。 扩版后的解放日报,分成A、B、C、D、E五张,每张4个版。A张为重大新闻和国际新闻版,B张为经济新闻和投资金融、经济生活版,C张为综合新闻版、包括教科文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D张头版为长江三角州新闻,后3版为副刊,E张为专刊。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变革,我们湖北日报经济专版(二版)近年来在编辑观念、组版模式、版面特色上进行了摸索实践。我们主要体会有: 一、以大经济观念办好专版 1992年前,湖北日报对二版编辑方针和组版思想曾先后作过几次变动。最初提出3个为主的办报思想。即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地力新闻为主、以综合新闻为主。实施中,3个为主实际上只是一个为主:即地方综合新闻为主,读者称之为杂版。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二版便改为经济专版。编辑方针变来变去,反映了我们的报道思想还不大明确,思维方式仍陈旧。由于把二版看成是照顾方方面面、能提供报纸“泄洪”的剩余阵地的观念,从而造成转文多,上层稿多,大块稿多,花色品种少,专版不专,小专栏不小,专栏无名优等现象,二版长期陷于发稿的随意性与被动组版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10,(3):5-6
据新华网:美国全国发行量位列第四的西部大报《洛杉矶时报》从2月1日起进一步减版.报纸的幅面也将缩水,以降低成本,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以及互联网时代读者群分流的挑战。这份报纸最大的变化就是幅面缩水了近10平方厘米。以往单独刊行的经济版将不复存在.经济新闻将与世界新闻、全国新闻、加州新闻、本地新闻整合为一个版。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的今天,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各级党报,理所当然地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搞好宣传报道。最近这些年,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 强调增强经济新闻版的思想性,就是强调在编排经济新闻版时,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去观察分析经济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开拓经济新闻版的思想内涵,使人们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报道内容的实际意义,而且能够在思想上受到启示和鼓舞,从而正确引导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新闻版面思想性,是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元月1日永康日报正式扩版,由4开8版改为4开12版,并形成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三大新闻版块。改扩版后,版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新闻信息量大幅增加,在不降低原有“硬新闻”(指时政类)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大量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新闻见诸报端,新闻的可读性和报纸的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内容丰富了,更有看头了”。二是版面更趋大气、简洁,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可以说大多数地市报还只有四个版,一般都是一版要闻,二版综合新闻,三版专刊副刊,四版时事。这个时事版是个包罗万象的,既包括国内新闻,也包括国际新闻,既包括体育新闻,也包括科技新闻。也就是说凡新华社的电讯稿都包容在这个版内。 近年来,不少地市报纷纷扩版,有的扩为八版,有的十二个版。以前那个包罗万象的时事版来了个分身术。一种分法是国内新闻版、国际新闻版都自立门户,有的还设立了国际副刊版。另一种分法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的内容进行稿件分流,如经济、科教、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电讯稿都和地方稿…  相似文献   

11.
《南方日报》从10月11日开始,对版面作出调整。 为了把《南方日报》的办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南方日报》决定,在原有版面规模基础上改版,增加新闻版,压缩和改造专版、副刊,以增强报纸的新闻性,使《南方日报》成为一份名副其实的“新闻纸”。 具体调整如下:要闻版从原来的一个版增加到两个版,即第一、二版均为要闻版;国际新闻版从原来一个增加到两个;广告新闻版从原来一个增加到两个;新辟经济新闻版,每周出六期;把原来按专题划分的副刊,改造成每天出版的文娱新闻版;体育新闻版扩大版面。原有的综合新闻版、广东新闻版…  相似文献   

12.
雷鸣  丁兴业 《青年记者》2006,(24):54-54
当前有许多地市报都辟有经济新闻版,但长期以来,经济新闻版留给读者的却是一幅“专业、呆板、枯燥、生硬”的面孔,往往“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经济版很难“活”起来。地市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打造自己的经济新闻品牌,已成为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地市报想  相似文献   

13.
翻开国内都市类报纸,经济版均以证券类、产经类的新闻居多,而消费类新闻大多揉杂于普通新闻版,显得很"低调"。从笔者就职的温州都市报看,近几年来,报纸每周会安排证券新闻5个版,消费新闻每周仅安排2个版,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还被缩减,每年近百个版消费新闻,最终见报的只有80个左右。那么,都市类报纸为何要"低调"对待消费新闻呢?实际上,从目前不少都市类报纸操作消费类新闻  相似文献   

14.
进入1999年以来,北京各报纷纷改版,屡出新招,使原本就很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今年1月1日,也匕京晚报》扩版,由原来的16个版增加到24至36个版,当日新闻比例大大增加,引起读者强烈反响。5月6日,也匕京日报》改版,竞争推向高潮。改版后的日报由8版改为12版,其中新闻版占8块,更加突出新闻性,在加强主流时政新闻、保证导向基调的同时,新增社会新闻,扩大文体新闻版,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经济新闻报道力度,新辟了“九州快递”版,同时推出文艺周刊、产经周刊、理论周刊、服务导刊、京华周末。教育周刊、生活周刊等7个功能性周刊。6月30…  相似文献   

15.
罗文斌 《当代传播》2003,(3):84-84,93
今年3月21日,《乌鲁木齐晚报》又一次改版。这是在以往几次改扩版的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版。新改版的报纸仍是32版,但内容有了根本的变化:前16版以动态新闻为主,强调信息量,力求时效性,讲求覆盖面。在新闻编排上,放弃了传统的以时政、社会、教育等新闻类别划分版面的做法,以区域性结合重要性来组合版面,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信息,并且通过版面编排让读者体会到晚报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后16版主推新闻杂志——从周一到周六,依次为地球七日、影视娱乐、财富经济、都市生活、时尚消费、晚报周末。新闻杂志每日以7个版的容量,通过对新闻事件多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飞速前进,新闻报道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新年伊始,在新一轮改版后,我们看到了一份版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时尚气息的《扬子晚报》。改版后的扬子延续了以往重视新闻的传统,并对新闻进一步细分,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接受所需信息。其中经济新闻版(B1版)——“经济视野”  相似文献   

17.
郭庆 《新闻实践》2003,(10):14-15
浙江日报改版已两个多月了。这期间,我们经济新闻版着重在如何加强新闻性和开放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便把我们的版面办得更好,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按照当初的改版工作方案,经济新闻版要以开放的视野、新闻的视角,及时报道国内外和本省发生的经济新闻,评述经济热点,服务经济生活。所谓开放的视野、新闻的视角,我们认为,就是要把经济现象、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经济活动、经济人物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比较、对照,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去比较、对照。在与世界的比较、与全国的比较中寻找、发现、挖掘、策划新闻;在与历史的对比、与未来的对接中作出分析、判断、提炼,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容及时地体现到版面上来。  相似文献   

18.
省报二版大多刊登一些头版装不下的地方新闻,与国际、国内新闻用新华社电讯不同,基本上是本报记者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张报纸的水平,历来为省报所重视。《广西日报》二版“广西新闻”自2001年改版以来,理出了一些思路,打出了一些品牌,积累了一些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办好地方新闻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进入1999年以来,北京各报纷纷改版,屡出新招,使原本就很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今年1月1日,《北京晚报》扩版,由原来的16个版增加到24至36个版,当日新闻比例大大增加,引起读者强烈反响.5月6日,《北京日报》改版,竞争推向高潮.改版后的日报由8版改为12版,其中新闻版占8块,更加突出新闻性,在加强主流时政新闻、保证导向基调的同时,新增社会新闻,扩大文体新闻版,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经济新闻报道力度,新辟了“九州快递”版,同时推出文艺周刊、产经周刊、理论周刊、服务导刊、京华周末、教育周刊、生活周刊等7个功能性周刊.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经济版的阅读率,发挥其宣传作用,就必须强化其服务性。经多年《应城日报》经济版新闻编辑实践,笔者认为强化其服务性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精心选头条,为读者报道经济动态。头条新闻是一个版面的“车头”,在编辑经济版新闻时,首先要围绕当前党委和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来选稿,把那些政策性、指导性、新闻性强的稿件选为头条。为保证头条新闻的稿源,我们向通讯员约稿,鼓励记者到基层采写,同时组织头条经济新闻大赛活动,鼓励记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