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比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解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课程名称统一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由过去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五大领域"整合成了4个学习方面,即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合二为一,变成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实施指导更加具体和实用。但在课程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定位和操作性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优化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初期强调的体育教学注重的"四维"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健康素养越来越成了一线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研究的重要话题。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能够深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熟练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促使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告知于学生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体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即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多元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法验证对学生实施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笔者所在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健康行为、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体育教学现场课以及体育论文、录像课评选等形式,对要针对学生的情况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教师要对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清晰,才能在今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比较明确处理好教材重点、难点与健康知识、动作技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手段与达成目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  相似文献   

5.
"健康中国"战略赋予了体育新的时代使命,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健康中国"实施的人才智库,其健康素养水平会直接制约培育健康公民的质量。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居民以及全国大学生群体水平,而健康技能却优于全国居民和普通大学生2个群体;女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生,城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乡村;父母文化程度与子女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主要建议: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于一体的协同培养路径;促进健康素养思想意识的转变,建立受益终身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18,(2):13-15
采用实验教学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规则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规则教育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结论: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行为习惯,建立遵守各种规则的意识;2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适当的提升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学生专注课堂教学;4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理论体系;要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教育资源,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目设置要注重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体育高考项目的设置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采取"必测+选测"项目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试项目,每个考生必考一项,选考两项,共计三项。必考科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由此,笔者认为学生进行学习体育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格教育是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健康人格特征的分析及对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教育必要性的阐述,时一步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人格教育采取的措施,即挖掘教材中的健康人格素材,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情感,引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和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抓住时机进行人格教育等方面,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广东高校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对提高毕业生健康水平是有效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让某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当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达到正常体重的比例过少,这与体育健康教育内容中缺少控制体重的相关知识有关;今后要重点提高毕业生自我健康诊断,自我开具运动处方,自我实施健康干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中跨学科学习是让学生综合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理解现实生活和跨学科地解决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需要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基本要求是贴合学生的生活需求、强调各种情境创设、注重“五育”的相互融合、学生身体力行深度参与,其基本过程是“搭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学习的保障路径包括:体育课程实施者转变对学生知识学习的传统认知;整合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的知识资源;多方面着力提升体育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思维与能力;立足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找准“五育”融合的基点;防范体育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学习出现各种虚假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等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状况,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作出种种现代化变革后,仍出现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明显下降的令人堪忧的趋势,提出各级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的一系列具体策略:①制定对学生身心发展一体化的干预策略;②制定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相关干预策略;③制定发展学生体育认知的干预策略;④制定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相关干预策略;⑤制定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出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建立学生新的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体育课程学习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1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特点1.1长期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必须把长期性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建设"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现状入手,对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政策与法规中摸索高校层面如何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提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体育意识培养;重视高校体育资源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大力推进加强高校体育课深化改革;构建高校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的目标,并且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四个方面的理念,这些都对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教学方法是课堂的重点,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教学大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通过分析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蕴含的体育健康知识内容,认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教学中要合理渗透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教学,室内教学要创新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学习评价来强化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新书 《中华武术》2013,(12):54-5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然而所有的体育运动过程,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21,(3):17-20
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视角,提出"1+2+2"体育教学模式:"1"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2"是以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运动技能之翼)和校园健康跑(身体素质之翼)为两翼,"2"是以"学分银行"理念引领的体育学习评价(弹性驱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硬性要求)为双轮驱动。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1+2+2"体育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认为:"1+2+2"体育教学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更有效,主要体现在BMI、肺活量、速度和耐力的改善和提高;该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学生因运动基础差异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建议按照"主体引领、两翼促力、双轮驱动"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