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小敏 《科学课》2014,(5):107-108
数据分析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抽象出数据所揭示的事物的特点或规律,让数据“说话”。 1.观察先行,提高分析能力 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实验数据并初步整理后,老师通常会抛出问题: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由于学生没有一个静心思考的时间,往往会习惯性地猜教师可能想要哪个答案,他们不一定能够从数据表或图中找到规律,这对学生的分析思考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是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方式。基于教师对待学生探究活动得到的数据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并针对于此,提出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教授、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和自然规律,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探究实验,而在探究实验里,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则是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定性、定量地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地描述、变现,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诱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动机、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猜想实验,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猜想实验。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引导学生作一些局部纵深探究或突破性探究,有时是包含多要素的探究,让学生在猜想实验中得到收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就是引导学生怎样学习,要学就靠老师引导。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如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如何设置变量,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对待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如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等等)。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走许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科学课堂上只是热热闹闹地开展实验探究,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教科版的科学课程尤其是五六年级,有大量的数据型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构建科学概念。但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归纳能力相对较弱,且还没形成很好的数据思维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把数据直观化,以便于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构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科学探究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部分,并就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分析与认证”的要求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上,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使他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物理学习中要碰到许多数据,有的是常数,如g、G、e等;有的是测量数据,如地球半径、月球运动的周期等.平时我们只关注用这些数据来计算某一物理问题,而对某些数据所隐藏着的物理规律并不注意.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有些科学数据,不仅能研究、探索物理的奥妙,还能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基于经验的探究往往设定了探究的前提,如1倍焦距和2倍焦距均来自教师的经验而非学生的自主发现,传统的数据收集手段也让实验样本不够完整.基于证据的探究则运用智慧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多组实验数据形成探究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使规律可见,实现科学探究的可视化.这种基于证据的探究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证据意识,使探究更具普遍性,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一般指课程计划中的科学课和相关的课外探究活动的教学及指导。所谓数据,主要指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数据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使学生以实验寻求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自觉运用数据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从而不断得到可靠的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学生通过探究初步知道,一个单一的数据是证据,它能证明事物在一点上变化的结果,不能代表其他;一组数据是证据,它能证明事物在一个变化周期里的结果,不能代表普遍现象;多组重复实验的数据是证据,能证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相同的变化结果,具有普遍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大量数据,还需要通过整理和分析,才能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与蕴含其中的规律。有时数据可能不可靠,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研究,以期得到可靠的且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数据,不断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实验是在学生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含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思考等)找到答案的一种实验方法。它采用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验操作一记录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猜想、对实验装置设计的理解和实验过程的控制、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剑 《物理教师》2009,30(11):42-43,51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情景、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教师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对于探究实验课的教学,当实验数据的收集量大、处理复杂的情况下,往往让学生课后自行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论,这样教师就无法真实及时掌握实验的效果,也无法及时评价,甚至有时错过了学生在实验时闪过的思维的火花.如何在实验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高效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还能适时评价呢?准确迅速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手段丰富形象是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的特长,而网络互动又能即时反馈,由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一种基于DIS和局域网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并用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建立 《辅导员》2012,(18):62-63
数据分析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收集与分析数据是学生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信息和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从而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得出科学结论。下面以《测量水的温度》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数据。一、科学猜想,预测数据。探究活动前进行科学猜想有助于指导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时有明确的方向性,以便于比较顺  相似文献   

14.
<正>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事实,把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就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结果的呈现,蕴含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揭示规律,形成结论,建构概念。因此,数据处理类实验是指利用探究活动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事物规律,推导探究结论,验证实验假设,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极为普遍。获取、呈现、分析实验数据,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其主要的探究活动形式是利用实验数据揭示规律,在学生数据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化学中关于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可紧紧围绕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相关数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数据,得到结论。这样,不但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节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今后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从数据中得到重要的规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以下就本节的教学设计作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的知识和概念,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的许多探究活动是以实证为基础、用事实来说话的,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采集数据,进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获取探究内容的内在规律,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获取实验数据以及分析数据对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更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宗旨。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实证意识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有效处理数据,既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又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证意识。但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却无从下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从科学合理地选择数据、根据目标整理数据、借助图表呈现数据和由点到面分析数据四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证意识。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如果在物理教学中注意渗透科学方法,即:观察、实验、科学抽象、逻辑推进、类比、想象等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还能使学生从前辈身上学到坚韧不拔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建荣 《教学月刊》2005,(10):48-5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提高物理兴趣;突破难点,理解概念规律;形成物理图像,认识物理过程;启发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实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还能将教师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事半功倍”。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教具的制作和实验教学的方法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下面就如何设计演示实验、自制教具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