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师生间共同活动是课堂的主旋律。提问则成为构筑课堂教学大厦的框架。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的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相似文献   

2.
梁俊飞 《中学文科》2009,(18):75-75
学生不会提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答形式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都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是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那将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英语课堂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既然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填鸭”,那么师生间共同活动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提问则成为构筑课堂教学大厦的框架。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的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变成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应当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相似文献   

5.
在现今.“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为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不仪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度、量、衡,而且还应掌握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学”的问题。传统模式的教学大大遏制学生的创新潜能。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对话,但如何进行师生对话呢?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刘钧 《教书育人》2002,(5):16-17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包括认知的、情感的、信息的交流。课堂教学中必然有提问,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如果提问得当,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据报载,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到广西进行考察,提出了一百四十余个问题,其中在“老师提问的技巧”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上给予我们的得分是2.9分。这可窥见一斑,反映出我们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的好象都是无可置疑的“知识”,却又无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谓的“统一教材”和“标准化考试”这样的应试教育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学问”顾名思义,学者必有问,不问不成学。在常规的教学中,学生沿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并提出学习知识进程中的问题,它是教师教学意料之中的常见的提问,被认为是意内的良性提问。然而教学过程有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教师意料之外的提问,因为它是不常见的特殊性提问,加上教师没有心理准备,有时甚至是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将此类问题称之为“意外性提问”。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提问,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设置问题,开展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马永清 《内蒙古教育》2003,(2):39-39,46
提问是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熟地运用这种教学手段。目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师生寒暄式。问题设计得极其肤浅,甚至根本没有设计。“是不是?”“是。”“对不对?”“对。”“好不好?”“好。”就好像师生见了面以后的寒暄:“吃了饭没有?”“身体怎么样?”“父母亲可好?”这种互相客套的寒暄问答没有任何意义。目瞪口呆式。有一位教师讲绝句《回乡偶书》中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他突然问学生:“诗中为什么用鬓毛而不用头发呢?”问得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答。其实教师自己也没有准…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大多是由提问来完成的,提问的有效性对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例如: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提问的时机把握不当等.本期专题针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误区展开探讨,分析教师提问能力的特征,分享提升提问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祖植 《云南教育》2001,(14):32-33
一段时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似乎提问法成为教学的主体。许多教师上课,总喜欢用一连串的问题把教学内容串起来,教师边提问,学生边读书,边回答,问题提完了,课也就讲完了。即使有些变异,也无非在提问法的主线上,适当穿插点置疑讨论等。据说,这种方法有几大好处: (1)以问题展示教学目标,能引发儿童的思维; (2)能促进师生信息双向交流; (3)课堂气氛活跃; (4)教学秩序易控制。在不少研究课、示范课中,凡看到课堂井然有序、学生竞相发言、答问“枪枪中的”的热烈场面,有的听课者便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高水平运用。  …  相似文献   

13.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把握本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组织提问,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好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提问来进行教学,它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体现。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问题教学法”具有以下四个作用:(1)课堂提问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一改语课堂因“注入式”、“填鸭式”教育而导致的看似安静、实则呆板的课堂模式,能使整堂课都笼罩在“疑问”的迷雾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课堂进程的顺利拓展,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说过,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说,提问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  相似文献   

15.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交流主要是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在教学中展开的。课堂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梁增红 《天津教育》2002,(12):41-42
关于提问,其方法、艺术、重要性,教育界已多有研究,在此不赘述。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貌似有用、实则无效的提问还是充斥于课堂,尽管现在鲜有“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了。大致的情形是,少数学生走过场一说了之,以一种表面的繁荣,营造一种虚假的师生配合的默契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即使如此,还有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甚是可悲。说得尖锐一点,就是“请君入瓮”,教师在表演(而非导演)、作秀,学生不过同群众演员一样起着陪衬作用。这种提问的基础是教师已事先做好了答案(过激的说法认为是“…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间的问答,教育学称之为提问.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主要目的有…:引起兴趣和注意力;发现问题及检查;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课堂管理;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组织或指导学习.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指出:“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是以师生对话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法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对话开发思维、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提问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艺术性的体现。提问方式运用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提问方式运用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提问法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朱建军 《成才之路》2009,(26):67-68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互动的桥梁和纽带,科学适度的课堂提问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课堂提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每个科学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现结合自身科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