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基本上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三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三二轮的复习,基本上就是解题教学,解综合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上高一那年,爸爸从单位下岗.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浙江去打工。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 我上高三那年,妈妈的单位也破产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之中。凭我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是没问题的。可是将来上大学的学杂费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机械振动一章时,简谐振动是本章重点内容,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不论是在高一初学过程中,还是到高三复习时,不少学生对如下几个问题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们这里的一所中学的一位高一女生跳楼了,缘由和去年那位跳楼的同一所中学初三男生一样,因为上网,挨了老师和家长的批。在这个县城里,近十年来每年都会有学生跳楼,其中高三学生也有不少。应试教育、不堪升学压力是根源之一,但像那样因为挨批而不珍惜生命的情况,我看其根源不只在于“应试教育”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高三女孩,我现在非常烦恼。让我烦恼的是,偏偏在这个特殊时期遭遇了爱情。从高一的时候,我就看到身边的同学们开始了“地下活动”,甚至有的公开拉手。我却从来没有过那种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我接触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中,还没有一种令老师们以为高效并对其完全满意的训练模式.相当多的老师面临这样的困惑:高一高二与高三的作文教学路数如果完全一致,很可能造成模拟题下放,基础年级的写作教学失去活力;如果刻意强调高一高二与高三作文教学的不同,基础年级与毕业年级的教学就成了“两张皮”.  相似文献   

7.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8.
知心问答     
知心: 可能我是个保守的人,班上不少同学从高一就开始“早恋”了,可我到了高三也没有尝试过,能告诉我“早恋”是什么味道吗? (东东)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高一的新奇与激情逐渐消退,而高三的紧张与焦虑还没到来,因此,学生进入高二后明显比高一放松了许多。殊不知,学生在高二的成绩、习惯、心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三的走势。为帮助学生认清高二的重要性,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特意把学生心中的偶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语录摘选出来与学生一起学习,并结合《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解析,提醒学生重视高二。一、鱼和熊掌能兼得吗进入高二后,学生上课玩手机、看小说,在家看电视、上网的现象增多了,早恋的队伍也开始壮大……与这些学生交流时,他们也都表示想把学习赶上去,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就是挡不住诱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一直处心积虑于对父亲权威的反抗。比如,只要完成了作业,我就会溜出去,玩到天黑透了才肯回家。当然,写作业的时候我会分外小心,绝不给父亲抓到一点小把柄。刚上高一,我就与高三的一个男孩恋爱了。这次,我的背叛更彻底。记得有一  相似文献   

11.
互动平台     
《当代职校生》2011,(1):3-3
《当代职校生》的哥哥姐姐:你们好!我是《当代职校生》的忠实读者,从高一到高三,她陪伴我走过了三年职校生活,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施海红 《现代教学》2014,(9X):66-67
<正>我刊2014年6B上所刊登的教育案例《这条"慰问短信"该不该发?》,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不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特此摘录若干回应方案,以飨读者。小林同学的想法,是"合情"但"不合理"的。如果我是其班主任老师,不会要求全班同学给小林发这条慰问短信。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林想法中"合情"的一面。高一是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学校生活的重要阶段。因为脱离了熟悉的初中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陌生的高中环境。所以进入高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高一的读,与高二,特别是高三的读,有较大的差异:高三的读,侧重在学生方面,作为老师,主要是不时提醒学生自觉、充分利用好早读课、安排好自修课,有计划、讲效益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成绩高一到高三"阶梯式"提高,被同行们戏称"爬楼梯"。而我所做的就是:一是自我提高,二是认识学生,三是改变学生,四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我所任教的高三(3)班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这个班是我从高一一手带上来的,所以基本上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情都比较了解。对于他们思想上的细微变化一般都能较快察觉。  相似文献   

16.
我上高一那年,爸爸从单位下岗,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浙江去打工,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我上高三那年,妈妈的单位也破产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之中。凭我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是没问题的。可是将来上大学的学杂费怎么办呢?妈妈决定也到浙江去打工,她先帮我在学校办理好了住宿手续,然后又把我的生活事项安排好,才放心地离去。可是我在学校宿舍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宿舍就开始改造,离家近的学生都要回家住,我只好又搬回家里。当时我家住在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许多地方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高一教学高三化”现象,高三的许多教学内容被及早地“下放”到高一,高一的孩子刚刚告别中考,似乎一转身就要直面高考了。原因在哪儿呢?仔细分析一下多地高一语文的期中、期末试题,就会发现这些题目与高考试题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题量、题型、考试时间、试题分值,甚至试题难度与高考题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赵玉渊 《求学》2023,(1):71-72
<正>心理咨询室来了一名高三生小陈。与笔者聊了几句后,他开始倾诉道:“高一、高二两年我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一直很稳定。进入高三后我更加努力了,白天不看电视、不上网、不逛街、不聊天,晚上不到12点不入睡。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主动买了一些练习题来做。我如此卖力,可最近的两次摸底考试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为什么全力付出还得不到回报呢?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通讯》2014,(9):42-43
刚入高三的你即将面临高三如何求学、能够考取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或择业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你来说,可能还是个难题。其实高三和你经历的高一、高二没有太多的差异,如果彼时你感觉很好,这时你也继续努力学习,快乐生活,你的高三也会很好;要说差异,可能我们给予高三的期待多了,要求高了,感觉会有点不同了。  相似文献   

20.
初涉高三     
似水流年,花开花落。我们站在岁月的河边,看流水轻轻地滑过,河面上是落英缤纷以及逝去的年华。曾经千百次地想像我的高三生活是怎样的黑暗,我将用怎样惊人的毅力走完那一年,以及用多么灿烂的笑容迎接我用汗水与泪水换来的满足。可岁月就是如此的无情,还来不及多想,在仅仅“七天”的暑假之后,我带着十七岁懵懵懂懂的憧憬正式步入了高三。高三伊始,一切都与高一、高二迥然不同,就连以前上课从不听讲、从不写作业的另类,每天都在很努力地学习,下了晚自习还带着书本回家学到很晚。这令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高一、高二是在别人玩的间隙挤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