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定谟 《今日科苑》2009,(11):68-7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绝对的总的宇宙是无限的,它没有中心边缘和起始终结;相对的分的宇宙是有限的,它有中心边缘和起始终结。 今天科学认识到的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半径140亿光年的天体,年龄无法确定。但是“宇爆说”却说这个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年龄是137亿年。如果“宇爆说”成立,就必然要有在负3亿年中走140亿光年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卢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99-403
笔者提出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宇宙中无数个单位中的一个,称为本宇宙单位。它由宇宙单位黑洞_(母黑洞)爆炸形成。无数个由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偶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宇宙单位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母黑洞爆炸的壳层碎片及尘埃(暗物质)构成星系的,恒星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并决定其运动型式;母黑洞中央由引力子裂解形成的无极子团,是宇宙单位爆炸,膨涨的斥力来源,属暗能量的一部分。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的引力是暗能量的另一部允是使本宇宙单位目前加速膨胀的主要能量。提出宇宙三定律:1,宇宙是无限的:表现为承载万物及其变化的空间无边无际;描述万物变化快慢的时间无始无终。2,宇宙是循环的:以宇宙单位为单元。以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无数宇宙单位,共同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3,宇宙是自有永有并全面自动的演化着:宇宙中的万物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全面自动的衍化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人类发展的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清年期,成年期和长生期。目前人类仅处在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过渡阶段。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扼提出在本宇亩单位中衍化出“神”来的可能性极高,粗不只一种。在宇宙中衍化出‘种”来的可能性是100%。“神”的定义是:具极高智慧并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的灵体。他们可穿越时空'毪IJ造生命。进化是因,是过程;神是进化的最高境界,是果。无进化,神无源;无袍进化无果。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最终结果。这可把进化与神统一起来。提出人类不仅应崇敬袍祈求神的帮助,更应向神学习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以求永生长存。人类向神学习的方法是,要做到社会和谐,不断进行科学研究If罡进人类发展,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在地球毁灭之前能离开地球;在太阳毁灭之前能离开太阳系;在银河系毁灭之前能离开银河系;在本宇宙单位毁灭之前能离开本宇宙单位,能在宇宙中避凶趋吉,“自由行是”永生长存。达不到这个目的,人类将在宇宙的衍化过程中毁灭。这不是人类的期望。此,应为人类的子利、后代永世不忘。(图2)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花众说纷纭,薛定谔的猫莫衷一是。借助多元宇宙分析工具对二者分别进行解释,赫然发现,王阳明的花和薛定谔的猫竟是相同的主题,并且王阳明早在500多年前以“南镇看花”作答。薛定谔的猫是用科学的语言把旧有“南镇看花”重新提及,薛定谔的猫实质上是王阳明的花这一主题的古论新说。实际上,这两个谜题殊途同归于对宇宙真相的探究,其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问题,亦不是单纯的物理学问题,传统的单一学科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挑战了牛顿力学,认为现象诡异。通过跨时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视角打破这两个看似不相干谜题的各自局限,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真相,进而为两个著名谜题提供一个更让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黑洞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天体,它依靠自身强大的引力,不断地吸引靠近它的天体并将其吞噬掉。然而,黑洞并不是光吞不吐,它在吸引其它天体的同时,也向外射出各种粒子。想想我们现在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并不是个孤立系统,而且它正在生机勃勃地朝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由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哈肯的“协同学”为主体构成的“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系统并无谁来发号施令,只靠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就能自我组织和完善。因此,我们的宇宙也一定在和外界交换着物质或能量,黑洞在这方面就起了作用。我认为,黑洞是连接一个宇宙和另外空间的…  相似文献   

5.
宇宙是什么样子?是怎样出现的?有尽头吗?毋庸置疑,对于宇宙的任何描述,都与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关。宇宙可能是无始无终、无边无界的,也可能是有始有终、有边有界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宇宙大爆炸假说,但笔者认为该假说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不能回答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二是不能回答宇宙的归宿在哪里;三是不能回答宇宙万物的本性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3,(4):16-16
在一项有关宇宙理论的重要实验中,科学家第一次测量出引力移动的速度。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科学家们1月8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公布的,这次实验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物理学家SergeriKopeikin博士说:“牛顿认为引力是瞬时速度,爱因斯坦则推测引力是以光速移动的,但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测量过引力的速度。”当木星通过它前面一个遥远的天体时,通过观测射电波轻微的“弯曲”,科学家们说他们确信引力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等。他们说这个发现的误差在20%以内,他们认为这足以…  相似文献   

7.
运用这套理论将有助于人类揭开所有物质现象的秘密及本质规律,这套理论也为大家公认的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超弦理论提供了新的论证,并向当代大科学家霍金提出挑战,这套理论可以解释微观粒子为什么都有自旋,为什么有长短不同的寿命,为什么会衰变,为什么宇宙中有大爆炸存在,可以了解宇宙的星系边缘、星球中心、微观粒子、弦、暗物质和黑洞中的结构状态,可以解释引力理论,可以验证《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下面是《宇宙物质的本质》理论的最新稿,欢迎大家对该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宇爆论”在哲学视角上的三大荒谬处,已经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第二期拙文中指出。本文拟从科学视角上指出“宇爆论”的六大窟窿。出生在伽利略几百几十几年忌日的英国人霍金,被称为爱因斯坦以后最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1988年4月的愚人节上,首发了他的《时间简史》,到今天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14,(6):84-84
《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是作者在《可畏的对称》成为畅销书之后的又一部科普著作。他从引力开始,从牛顿讲到爱因斯坦,从“老人的玩具”引入作为广义相对论基础的等价原理以及时空弯曲:再由引力进入膨胀的宇宙、物质的产生以及暗物质的存在:然后再次回到引力,讲述引力和量子理论结合的问题,涉及超弦以及膜理论:最后归结到自然的可认识问题。引力是学生学物理时最先接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宇宙间,没有一种天体比黑洞更能说明引力的成势了。黑洞不是黑的,也不是一个空洞,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体。在很多有关黑洞的介绍章中,它往往被描写得非常可怕。黑洞之所以能在宇宙中“横行霸道”,是因为它拥有强到连光都不能逃脱的引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量子引力论"是融合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描述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理论,目的是解决大爆炸宇宙模型中的奇点问题,即在宇宙的开端(时空奇点),广义相对论及相关理论都"失效"的问题,目前主流的理论是"弦理论"。关于"量子引力论"目前有许多争论,本文考察霍金和彭罗斯关于"量子引力论"的争论。从三方面来进行考察:(1)关于"实在"的争议;(2)关于理论基础的争议;(3)关于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认识论的争议。通过霍金与彭罗斯的争论,可以略窥当今理论物理学面临的困难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尽管科学昌明,神话依旧非常流行。为什么人们对神话故事如此神往?神话为什么"神"?你知道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吗?在科学上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还没有出现以前,古代的华夏民族用一个生动的"盘古开天"的神话故事给予了回答。故事里说,在没有天地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物理学理论是越来越玄,什么弦论、超对称、多重宇宙,一个个高深莫测,却又偏偏不能用实验来辨别对错。不过要是据此指责物理学家偏离了科学的正道,倒也冤枉了他们。他们也在想办法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比如耗费巨资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什么的,只是一直以来没什么真正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没有人亲眼见过暗物质,否则所见之物也就不是暗物质了。不过,科学家还是可以从理论上推测暗物质的形状,比如,英国和丹麦的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出了暗物质的一种形式,直径20厘米、由原子积聚而成的球体。这些暗物质球每个重约1011千克,难以被我们目前的仪器所探测,人们只能通过暗物质对物质的引力影响来间接地了解它们。按照目前宇宙学的标准模型推算,宇宙物质中约4%是普通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23%左右是暗物质,73%左右是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面目是今天的宇宙学中最大的秘密。暗物质球是怎么产生的呢?物理学家认为,在宇…  相似文献   

15.
一些宇宙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有很多兄弟姐妹,意思是说,大爆炸"母亲"可能不只是生出了我们这一个宇宙,还同时生出了很多个宇宙,它们是我们宇宙的兄弟姐妹。这说法就是平行宇宙理论。那么这多个宇宙到底有  相似文献   

16.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我们来自超新星爆发,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比锂元素重的元素只能在恒星内部核反应或者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轻元素仅有氢元素、氦元素以及锂元素,其他的更重的元素来自于恒星的演化过程。比如一颗超新星,当大质量恒星的燃料耗尽时,就会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最后以超新星爆发形式结束。  相似文献   

17.
宇宙由于神秘的暗能量的作用而加速膨胀,这个理论最近遇到了一种新的假说的挑战。纽约大学的物理学者乔治·德瓦利认为,也许宇宙之所以加速膨胀只是因为引力在四维时空中被泄漏出去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人们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但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宇宙学家于是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许书娟 《科教文汇》2010,(30):90-91
本文试图通过对宇宙学说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理论界定进行文献整理,从前人的研究文献中结合个人观点对暗物质与暗能量进行理论界定与文献探讨,利用爱因斯坦的宇宙引力理论和天文学的宇宙论对标准模型的暗物质粒子理论整理,从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联系出发阐述其与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去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再次与我国无缘,又引起一阵议论,除了种种客观原因以外,人们头脑中普遍缺乏逆向思维模式而惯于随大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科学的含义就是客观地理解事物,自然科学就是客观地理解大自然。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远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我们的许多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总是拘泥于现有的一些学说,只是试图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些假说的合理性,而不是设法去否定它。尤其在自然科学的前沿领域,单纯强调国外学说的引进,却忽视国内的新学说,对不具权威的学说更是不屑一顾。“假说”在没有事实验证的情况下还不是科学理论。实际上,许多…  相似文献   

20.
引力对于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从我们身边直至整个宇宙,引力无处不在。小到苹果落地,大至日月星辰的运转,一切都是引力的作用。引力也是科学家们最早开始研究的一种力,牛顿很早就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把人类对引力的认识推向了高峰。而说它陌生,是因为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完全认清引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