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看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三角形? 学生举例: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师逐步出示幻灯图案)。 2.动手操作,抽象本质。 (1)摆一摆:你们能用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操作完毕,师提问:“你们是怎样  相似文献   

2.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适合学生学习,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下面就以其中的精彩片断谈谈自己的感悟。【精彩片断】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知道干什么吗?生1:摆角。师:不,是用来摆三角形的。你们会摆吗?生:不行,不行!要3根小棒才能摆三角形。师:那好,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是5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你会再配一根小棒,使这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摆小棒,也有学生在纸上画)生汇报结论:6厘米、4厘米、2厘米、7厘米、8厘米、3厘米、1厘米、0.5厘米。师:上面的…  相似文献   

3.
一、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摆,你们知道在一分钟里钟摆摆动多少次吗?生:60次。师:那我们用自己制作的“摆”进行一下测量,一分钟里摆能摆动多少次?然后各小组汇报一下。(八个小组分别摆动了70次、71次、61次、75次、65次、60次、82次、67次,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师: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摆摆动的次数,在相同时间内,各组的摆摆动的次数一样吗?生:不一样。师:看到这组数据你们想说些什么?想问些什么?把你们的想法说一说。生: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不相同。师:你提出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有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平移和旋转”。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能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现象。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巧妙地数出平移的格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1.谈话导入,找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你们的父母工作忙吗?有时间陪你们玩吗?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浙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水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过神舟七号宇航员出舱在太空行走的镜头吗?如果有机会,你想到太空去看我们生活的美丽地球吗?  相似文献   

6.
一、巧妙导课.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对"报"的探寻 这节课.张齐华老师是这样开始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张老师是哪个学校的吗? (张老师借华南师范大学附小的孩子上课) 生:(结合屏幕提示)知道.你是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 师:关于张老师的学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师:同学们,《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生:孙悟空。师:孙悟空叱咤风云、降妖除魔,这些可都离不开他的一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过程:一、入场——购票问题(点击多媒体课件:宏伟的体育馆,隐约传出打乒乓球的声音)师:这儿正要进行乒乓球比赛,你们想进去看吗?生:想!师:不过,需要买票才能进去,你们带钱来了吗?学生有的说有钱,有的说没有带钱。师:这里的门票不是用钱,而是用你们的智慧——答对了这道题,你们就可以进去看球赛了。(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儿童票每张5角,有1角、2角、5角3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知道有几种付法吗?)生1:1角、1角、1角、1角、1角。生2:1角、1角、1角、2角。生3:1角、2角、2角…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引入 师:初次见面,能告诉我你们是哪个班的吗? 生:五(2)班. 师:噢,是五年级的二班,对吗?那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是五年级二班,而非要说"五(2)"班?生:这样比较简洁.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学校要举行讲故事比赛,你们愿意帮老师布置会场吗?(愿意)现在小组合作,用你们手中的鲜花、旗子、灯笼制作彩带,等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做出来的彩带最好看,好吗?(学生六人一组制作彩带)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哪组做的彩带最美呢? 生1:第一组先摆1个紫灯笼、1朵红花,再摆1个紫灯笼、1朵红花……看起来很好看. 生2:第四组先摆1朵红花、2朵黄花、3朵紫花,接着再摆1朵红花、2朵黄花、3朵紫花……这样摆很整齐. 生3:第三组摆得很乱,一会儿是灯笼,一会儿是花,一会儿又是旗子.  相似文献   

11.
一激活与唤醒——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上课伊始,呈现游戏规则: ①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每次摆一个多位数,各摆三次. ②男生用黄色珠子(13颗)摆数,女生用红色珠子(12颗)摆数. ③每次摆数算珠要全部用上,谁摆出的数是3的倍数谁就赢. (1)第一轮:女生摆出5223,男生摆出1336. 师:你们能判断出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吗? 生:不能. 师:可以怎么办? 生:算. 师:为了能快速判断,我们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教师请一个学生当裁判并操作计算器.计算器按键会发出声音,全班都能听到)  相似文献   

12.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当你们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会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我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将不会的知识转化成熟悉的知识.(板书:转化)你们在学习数学时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同桌两个人的学具放在了一起,把学具分开的任务你们自己能完成吗?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当你们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会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我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将不会的知识转化成熟悉的知识.(板书:转化)你们在学习数学时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这一次的游戏呀,我来说你来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看看同学们能否做到整齐划一.试试吧!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小猪存钱罐,吸引学生注意力。师:“这是什么?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生:……师:“你们有存钱罐吗?它有什么用?那么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自由说。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师:“对!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另外,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课件出示精灵画面(配音)AB:“嗨!小朋友们好!”A:“我是精精。”B:“我是灵灵。”A…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配合<语文>二年级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故事吗?你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老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50名同学中起码有两人的生日相同,你们信吗? 小明:不信.除非您看过我们的档案材料. 老师: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你们的出生日期,因为那些资料都在你们班主任手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电线)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长一短的两根电线.   师:告诉你们,红色电线长24厘米,绿色电线长20厘米.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应该分为哪几个步骤吗?   生:先自由组成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