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战线》今年第七期刊登的凯源同志的《评点一则好新闻》一文(以下简称凯文),对我采写的新闻《周末一条街夜市受欢迎》加以认真地推敲。读后,获益非浅。但我也感到文中有些说法似欠妥当,特提出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11日晚上,骤雨初歇,凉风习习。南京山西路各商店职工精心组织的周末一条街夜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顾客们在选购商品。一位老教师在买到一张波浪式折摺椅后,又走进茶香飘逸的茶座,高兴地对人说:“这样的夜市布局合理,我们可以挑挑拣拣买件合意  相似文献   

3.
《咸宁日报·周末》副刊,近年来不但吸引住了当地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撰稿人,而且,还吸引了一批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为周末撰稿,更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有关专家的肯定。 《咸宁日报·周末》为何如此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做到了如下“四个一”。 突出“亮点”——办好“一个专栏”  相似文献   

4.
一等奖(以发表口期为序):“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2月23日解放军报)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6月8日新华社电)周末一条街夜市受欢迎(8月13日新华日报)“光棍堂”引来4只“金凤凰”(8月19日天津日报)偿还浪费公款再次出任大臣(11月15日人民日报)北京酱油为啥脱销?(12月15日市场报第6号) 二等奖(以发表日期为序):肖爱冬、唐坚、陈福生(解放军报) 杜导正、丁贵安(湖北分社) 安源生(新华日报) 张青(天津日报) 李佑(人民日报) 段心强(市场报)找到了失落在国外公司的29万美元的财产(I月9日新华社电)杨继绳(天津分社)把有限的钱用到最急需的地方(2…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6.
去年8月,北京的一张报纸刊登了一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些简易建筑被拆除的景象。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31日,路过国家旅游局旁椅子胡同的人会发现:建立多年并小有名气的‘旅游一条街’没了。昨天这里24间各旅行社的经营部和旅游书店被彻底拆除。”应该说,这条新闻抓得不错。“旅游一条街”被拆了,说明椅子胡同的市容环境被整治好了,“旅游一条街”有影响,它的被拆除也会有影响。这是这条新闻的可读之处。 但是,椅子胡同的“旅游一条街”没了,北京还有没有其他的“旅游一条街”替代它的作用?是不是今后北京将不再有“旅游一条街”?是不是有关方面已经在北京另外一个地方新建了“旅游一条街”?如果有新的“旅游一条街”,它在北京什么地方?这无疑是消息引发的关注点。然而,新闻却戛然而止,没有片言只字。我去过北京的这条“旅游一条街”,并在那里签过两单旅游合同,体会过有这么条街的好处。我极想知道“旅游一条街”的下落,以便今后有兴致出游时再去“采购”。然而,我在互联网上几经搜索,却始  相似文献   

7.
从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率先创办《星期刊》以来,在我国报坛上,已悄然兴起一股“周末”热。据统计,省以上报纸办“周末”已达40余家。其中,党报办“周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就省级党报办“周末”作一些浅析。现状与趋势目前在报坛上出现的“周末”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部门团体的综合报或专业报办“周末”。就中央部门团体而言,如《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经济日报》星期刊,《科技日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法制日报》周末版,《人民日报》周末版,《中国商报》、《中国体育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周末或星期  相似文献   

8.
《京华周末》是不单独发行的。而且出报时,正刊、周末一外一里,叠在一块儿。然而,我们不止一次发现,有的报摊单独卖《京华周末》。摊主把“周末”从正刊里抽出来,把正刊甩下,高声吆喝:“看《京华周末》啦,新出的《京华周末》!”还不止一次听朋友、读者对我讲,在他们单位,星期六的北京日报一来,许多人都找《京华周末》看。常常是拿来北京日报一瞅,嘿!就剩下正刊了,《京华周末》不知让谁抽走了。这并非是《京华周末》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9.
信息,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增加信息量,是改进报纸的重要方面。去年,天津日报一版发了一条《津门小议》,谈蚌埠白酒在天津市场受欢迎的情况。经济头脑敏感的蚌埠酒厂厂长,立即将这条消息复印几百份,发至生产班组,分析“蚌白”在天津受欢迎的原因,又研究措施改进“蚌白”  相似文献   

10.
郑健 《军事记者》2005,(3):44-45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军队、地方都有了双休日。人们在每周这七分之二的特殊的生活状态下,产生了特殊的化和精神的需求。于是,抓住周末的时间、周末的阅读人而创办的报纸——周末副刊应运而生。在《解放军报》“化周刊”的引领下,《人民海军》的“周末特刊”、《人民武警报》的“星期特刊”、《前进报》的“周末”、《战友报》的“军营周末”等陆续推出,  相似文献   

11.
信息,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增加信息量,是改进报纸的重要方面。去年,天津日报一版发了一条《津门小议》,谈蚌埠白酒在天津市场受欢迎的情况。经济头脑敏感的蚌埠酒厂厂长,立即将这条消息复印几百份,发至生产班组,分析“蚌白”在天津受欢迎的原因,又研究措施改进“蚌白”的包装,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销路。这一情况,加深了我们对信息传递的认识。为此,我们曾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有没有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在哪里?中国有没有?经过笔者反复考证,终于在北欧的瑞典发现了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就是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图书馆街,”笔者无缘到瑞典考察,也只能是查查资料,过过“眼”瘾罢了。可转念又想,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没有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呢?于是笔者费尽心机,多方查阅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十一朝古都洛阳市老城区找到了一条“图书馆街,”笔者着实对此考察了一番。这也许就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两条“图书馆街,”现在就让我们到这分布在欧、亚两个大洲的两条“图书馆街”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3.
在鼍鼓声中诞生《人民日报》是在鼍(音托,战鼓)鼓声中诞生的,创刊号上一片战声。头版头条是一条长头新闻,揭露蒋介石玩弄“黄河归故”的阴谋。标题是《国民党当局破坏菏泽协议蓄意放水淹我解放区不顾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图逞内战阴谋中共中央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二版登了四篇关于黄河问题的新闻、文章,包括冀鲁豫人民对蒋介石的抗议、《冀鲁豫日报》社论《坚决实现菏泽协议》的摘要、李庄写的题为《为七百万人民请命》的文章。一版还登了两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条的标题是《国民党军结合敌伪高唱备战大举调动屡犯我解放区三个半月大小进攻七百余次》;一条的标题是《豫北形势紧张声中蒋介石到新乡中央社对其活动隐匿不报》。三版登了国民党猛攻我四平街的新闻、刘白羽写的通讯《英勇的四平街保卫战》。“黄河归故”是蒋介石全面内战部署的重要部分。1938年,国民党政府扬言保卫中原,在郑州附近的花  相似文献   

14.
母亲情怀     
那天是周末,说好了要同朋友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是小女孩般的欢呼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我国新闻传播业带来了巨大变化,“传——受”关系由过去的“皇帝女儿不愁稼”式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各类新闻媒介间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于是,“营销时代”的市场竞争,逼着报刊的老总们在报纸的质量上、发行上苦苦下功,甚至不惜压低报价、扩大版面,力求“飞进千家万户”。然而,却不同程度的“冷落”着报纸“假日市场”。 一块不容忽视的阵地 自1995年我国实行“双休日”以来,《周末》之类的专版、专刊相继问世。从《南方周末》到《北方周末》,从《都市周末》到《周末时尚》等等,精心为读者设计周末生活,有的正浓墨重彩美化版面。这不能不说读者“周末生活”引起了报界的足够重视。可  相似文献   

16.
“三峡热”带给宜昌市新闻界的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宜昌市,报台林立,竞争呈白热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峡晚报·星期六》专刊越办越兴旺,成为宜昌市民最受欢迎的“周末刊”之一.不用行政手段,市民们自觉自愿掏钱订阅“星期六”.“星期六”上有一批市民喜爱的“名牌专栏”,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读者问卷调查中,三峡晚报最受欢迎的专栏,前三名均是星期六专刊上的“名牌专栏”:社会短新闻、警世钟、大特写.就像厂商创造名牌产品一样,报纸上的“名牌专栏”也有一个创造经营的过程,无不渗透着编辑们的匠心.纵观星期六专刊经营“名牌专栏”的过程,有如下几点突出地方:准确定位 坚持“三贴近”星期六专刊是1987年全国周末刊刚刚兴起时创办的.初期只模糊地认为:这张报应是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很强,供读者茶余饭后欣赏的一道:“文化夜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之一年一度“热心读者”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星期六专刊仅仅停留在“休闲文化”这一层面是不行的.自费单订星期六专刊的众多读者,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可能看到公费订阅的机关报的.他们要求在专刊上全方位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因此,星期六专刊也应和正刊一样,强调“三  相似文献   

17.
细节在文艺作品中的作用,已是众所周知。不要看它“细”,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字千钧”的效果。江苏电视台《大写真》栏目报道江阴卫生街的新闻片,除了以主要篇幅摄录了整条街的清洁面貌外,这巧妙地拍了一个镜头─—保洁员的簸箕里,只有几片落叶。这真是“神来之笔”,一“景”千钧,使整条新闻顿时变得生动鲜活,主题也觉得被深化了许多。看过后,不免印象深刻,久久难忘。这个镜头给了我很多启示:一、用大量镜头去摄录卫生街的清洁容貌当然需要,但有些人仅到此为止,因而观众只能获得浅层的、概念性的认识。这条片子却把全景作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第3期《中国记者》登载了《人民铁道 报“珍闻窗”受欢迎》一文,同时,附上“珍闻窗” 的几篇小文:《罚舅舅》、《我怕贤妻》、《看球》、 《智取眼镜蛇》。“珍闻窗”不愧是“袖珍型的新 闻”,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9.
走向市场的迫切性记者:我们这行,白天工作十分紧张,所以我养成了一种爱好,就是赶早市或夜市。经理:这几年,山东的市场发展挺快,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之后,省委省府把发展第三产业当作重点去抓,所以不管你走到哪里,不乏熙熙攘攘的去处:买衣服,有服装城、服装一条街等;要吃饭,有小吃  相似文献   

20.
由读者向编辑倾诉个人的情感故事,吐露心中的喜悦与烦恼,再由编辑“实话实录”,整理成文,发表在报纸上,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笔者称之为“情感实录”。在丰富多彩的报刊栏目中,我们常能看到情感实录的踪影。如《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口述实录”、《深圳晚报》的“周末·市民访谈”、《周末》的“原声”、《服务导报》的“十分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