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按摩? 按摩就是用手或借助器械完成的特种手法(如推摩、挤压等)对人体产生的一种定量力学作用。按摩是在神经反射、体液和力学作用下,在人体各组织和器官中产生的复杂过程为基础的。神经反射机制的实质在于,按摩时刺激位于皮下的无数各种各样的神经末梢(外感受器);位于腱、韧带、筋膜、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位于管脉中的血管感受器和位于内脏器官中的内感受器。所有这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冲动流就引起机体全面的复杂  相似文献   

2.
运动医学     
G804.5 9800346头部经络锻炼对下肢血流量影响的观察[刊,中,I]/张安民,胡淑萍,尹士优//体育学刊.-197(3).-30-31表1参4(XH)头部//经络//下肢//血流量//按摩器//体育锻炼运用强力按摩器,对头部经络进行锻炼,可增加肢体血流量,同安静时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为创编《经络锻炼操》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中的按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摩是遵循了人体的生理规律,使外在压力作用于体表产生物理刺激,在作用区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直接由皮肤或间接向肌肉深层筋腱、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渗透,通过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从而使机体功能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过之与不及均会影响按摩的效果,它操作方便,效果迅速,实用性强。由于身体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采用一种或多种按摩法按摩.它能引起的生理效应就明显不一样。做到按摩要持久、有力度、均匀、柔和,千万不可草率或忙碌从事,这就要求按摩具有科学性,我通常根据学生身体的反应情况,实施行之有效的按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下肢气压疗法对消除疲劳的效果,并与其它三种常用恢复手段(静坐休息、按摩、变强度踏车活动)作比较,针对下肢血流量、血乳酸及肌肉相对硬度等客观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下肢气压疗法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大鼠通常不适应水平跑台运动,在水平跑台上拒跑的大鼠都会很快适应斜坡饱台的运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在斜坡的跑台(坡度75°5米/分,耗氧量75毫升/公斤/分)和水平跑台(45米/分,耗氧量81毫升/公斤分)在代谢率相近的情况下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有何不同,在运动前和运动后1分钟用放射性示踪法测定后肢不同肌肉血流量以及耗氧量,心率,血压等。结果:以5米/分钟斜坡饱  相似文献   

6.
运动按摩对脉搏、血压及爆发性肌肉用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踏功率自行车负荷运动,使其达到或接近极度疲劳。实验组结束即刻行20分钟下肢局部按摩,后静卧10分钟恢复;对照组行30分钟静卧休息。在运动结束30分钟时相,实验组脉搏平均值已恢复并低于安静时值的7.61%,对照组则高于安静时的4.39%;实验组血压更快地恢复到安静时水平。运动前行经络按摩刺激,提高男性爆发性肌肉力量5.16%,女性提高4.87%。运动前10分钟按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几年来我们在校速滑队以及下队服务中,总结了一套适合冰雪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穴位按摩手法,它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以一般按摩手法为基础的结合穴位按摩,在调节冰雪运动员下肢肌紧张,肌无力以及对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均有积极的作用。这套方法简便易学,作用快,效果明显。我们对81人次业余体校速滑运动员和一些滑雪运动员,在训练后与恢复期经过穴位按摩后,进行大腿围度测量比较:运动员在运动后,由于下肢肌肉疲劳严重而感酸痛,大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围度的平均差值为0.4cm;运动员休息10分钟做下肢恢复性的穴位按摩后,马上测大腿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围度,结果平均差值为1.06cm,穴位按摩前后差值增加0.66cm,这说明大腿肌肉已得到充分放松,疲劳已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8.
前言 按摩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已广泛在民间流传。它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按摩的医疗作用较多,如:防病健身的“保健按摩”,可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用于运动实践的“运动按摩”,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用于临床治疗的“医疗按摩”,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按摩是一种以医生双手在人体的一定部位,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被动地活动肢体和关  相似文献   

9.
按摩     
按摩的综合作用按摩施加在机体上的作用,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作用(通过植物性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借助于按摩的局部机械输导作用,能够排除积聚起来的乳酸.这就改善了静脉的血液循环.按摩顺向心方向运行的时候,能够使动脉血流(富O_2血)速度加快.动脉的分布比静脉深,所以血压较高.改善淋巴循环.许多学术著作都指明了,由于按摩的作用,使淋巴流动加快.淋巴系统运输的是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组织中的物质;各种残存物和代谢产物,活的和死的细胞,被破坏细胞的残渣,异体细胞和致病的病原菌.所以,可以把淋巴系  相似文献   

10.
运动按摩     
运动按摩是为了取得兴奋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提高其健康水平和恢复疲劳的效果,并防止运动员创伤、提高比赛成绩而进行的一种按摩。运动按摩的效果有以下5个方面: 1.调整健康状况,使疲劳迅速恢复; 2.予防或矫正身体(骨骼肌系统)的不均匀发展; 3.对精神的过度兴奋有镇静作用;能增强肌力、扩大关节的可动范围、灵敏性及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4.增加体力、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可加强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例如,在剧烈体育运动时,心脏的每分钟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三升,增加到三十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可从一百四十毫升增加到一千四百毫升;肺组织的弹性及胸廊的活动性也得到提高,呼吸肌发达,呼吸变深,肺活量及呼吸差增大,肺内气体交换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保证了身体在各种情况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按摩不仅仅应用于防病治病,而且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运动按摩体系。本文就运动按摩的生理生化效应作一简述。一、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效应的影响正确而合理的运动按摩给机体一种有效的良性刺激,不同的运动按摩手法或同一手法的不同刺激强度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并且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叩打、重推摩等手法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用轻推摩、轻揉等手法促进神经系统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运动按摩     
叩击:两手半握拳,用拳的尺侧面交替叩打被按摩的部位.叩击时力量要均匀,手指、手腕尽量放松,发力在肘.轻拍:两手半握拳,或两手手指伸直张开,掌心向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时手指、手腕应放松,发力在腕.切击:两手手指伸直张开,用手的尺侧进行切击.切击时发力在肘.切击时,手应沿着肌纤维的走行方向进行切击.8、抖动小幅度、快速连续摆动肌肉或肢体的方法,称为抖动.应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抖动可使肌肉、关节放松,消除疲劳.肌肉抖动:被按摩者肌肉要放松,按摩者用掌、指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快速振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刺激皮肤影响着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在古代就已经知道了。最古老的治疗方法是在皮肤上的一定部位振动和加压,其目的是既引起全身又引起局部机能改变,这就是按摩。应该指出,在记述治疗方法时,应强调指明必须经受刺激的皮肤部位一放在直接患病器官或  相似文献   

15.
蹬冰效果取决于下肢有关肌群的退让和克制收缩效果,即蹬冰动作是下肢肌群退让和克制工作的结合。研究对象:受试者为两名女子国际健将级速滑运动员邢爱华和赛娜,均接受过等动测试,测试稳定性较好。研究方法:实验法。结果与分析1.髋关节等动向心收缩(1)峰值力矩大小和角度变化两人髋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随着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速度的增加有所减小,且在高速区(超过400°/S)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均有所反弹,这可能是由于速滑项目运动员长期适应高速运动,所以当速度高达一定范围内时,由于其肌肉长期适应此速度下的刺激,反而出现高速…  相似文献   

16.
每一次剧烈的体育活动,都使肌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剧烈活动的工作状态,此时循环血量明显增加,存储血量明显减少,心率和脉搏输出量增加,致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加快,四肢血流量增加,以便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如果剧烈运动后(如跑动、球赛等)立刻停下来,大量回心血量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下肢舒张血管中,就会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暂时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目旋,严重时出现“重力休克”现象。所以,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止,而应该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量充盈的放松活动,又称为“活动性休息”。比如:慢跑,上肢运动后下肢运动,一侧肢体运动完后另一侧肢体交替运动等,都能使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17.
运动后感到机体疲惫、乏力,足踝和脚部僵硬、酸胀是一种常见现象。对此,如能及时采用合理、适量的自我按摩,对脚部和足踝区进行适当的按压和揉搓刺激,有助于加速按摩区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和代谢的效果。本文是苏联生物学副博士 B·A·卡利尼鲍洛茨基介绍的脚部、跟腱和踝关节保健按摩手法,供读者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意拳训练时接受振动刺激对下肢肌肉及其神经支配的影响。方法 48位健康大学生分为3组:意拳振动组(YQV)、意拳组(YQ)以及控制组(CON),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的训练。训练前后以Biodex System 4等速训练系统、Biopac多导生理记录仪及AMTI三维测力台,测试下肢最大等长肌力、等速肌力、肌电反应及静态平衡。统计分析以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结果意拳组的60°/s等速向心肌力显著进步11.8%(P<0.05);静态平衡时,足底压力中心移动面积显著减少15.3%(P<0.05),并明显少于控制组(P<0.05);意拳组在静态平衡的进步率(9.3%)显著优于控制组(P<0.05),其余测试项则无差异;控制组在各因变量中无显著变化。结论意拳结合振动刺激进行训练能有效增进膝伸肌等速肌力与下肢静态平衡的表现,可作为促进下肢肌肉及神经支配表现的新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生理学上常用时值作为衡量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的客观指标以及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程度。通常组织的兴奋性愈高,它的时值就愈短。在临床上常用时值来确定交配肌肉的神经通路是否完整和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等。用电刺激运动神经进入肌腹点(运动点)来诊断肌肉失去神经支配或重新获得支配是一个有用的试验方法。高强等人曾研究肌损伤与废用性肌萎缩对时值的影响。作者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国内外学者曾利用时值测量法在运动生理学和临床诊断方面已作了一些研究,但尚未见到以时值作为衡量按摩作用的客观指标。因此,本文拟从腰腿痛患者的时值变化,探讨按摩作用的机理和时值测量法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静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61-462
通过观察静坐、按摩、变强度踏车3种恢复手段对运动疲劳后血流量、血乳酸及LDH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恢复手段对消除运动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强度踏车及按摩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