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文化产业彰显出其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并且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产业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此产业发展需要进行的营销规划。  相似文献   

2.
杨选辉 《科技广场》2014,(8):117-12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模式开始兴起,尽管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岁月短暂,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核心产业。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找出了江西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针对江西省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其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文化产品与网络文化产业链为内部因素,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为外部因素,建立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决策树方法,基于上海市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内容创新性、网购配套体系完善度等15个因素进入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属于具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实证结论表明:内容创新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营销体系的完善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社会文化环境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部因子。为促进产业发展,建议加快网络文化内容创新与加大创意投入并举,完善网络文化产品营销体系与网购支付体系同行,优化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打造绿色网络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学视角探索网络文化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生态结构与现代化治理是一个新思路。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五大城市599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存在,并解构为内生态主体与外生态环境两部分;发现网民在当前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偏弱,而且与其他内生态主体及外生态环境是疏离的,缺乏有效互动;技术因素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影响力相对最低,反映出目前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滞并不在技术环节;政府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高,表明当前中国网络文化产业仍处于政府主导的生态系统。在"大云平移"时代,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治理需建立"互联网思维"下的多元主体生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投资价值持续提高背景下,文化产业融资正面对着巨大挑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打破了文化产业融资的原始模式和体系。分析了文化产业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对比中外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及政策,提出"互联网+"文化产业融资新思路,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本的筹集提供渠道。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有制度体系下的高交易成本,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率、增加社会效益。制度创新层级、创新范域和创新强度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制度创新层级指数、创新范域指数、创新强度指数和创新综合指数对1994-2011年间171项网络文化产业制度进行量化实证分析发现:历经17年的积累,中国已逐步建立起网络文化产业制度体系,但"高数量"的背后缺乏"高质量",尤其是法律制度缺席;总体演化趋势呈现震荡式倒U型发展态势,2000年为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顶峰,2002年、2006年和2009年掀起了21世纪以来制度创新的新高潮,2010年以来趋向平稳,表明产业发展日趋稳定。鉴于此,应加强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建立系统性、预见性的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体系,借鉴"3C原则",建立多元主体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五点不足,之后针对这五点不足,论述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并且建议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在将来制定《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实施办法》时,将这些对策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玲 《情报杂志》2007,26(1):86-88
在界定网络文化产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法律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存在的法律制度弊端,并就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立法、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产业集群与社会网络嵌入性的关系入手,将文化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嵌入性分为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两种类型,提出文化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系统主要由生产网络、创新网络和社会文化网络三个子系统构成的观点,并对文化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嵌入性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与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传统方法是将两者分开研究,在此引入协同思维,基于2000—2011年数据对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2年来,制度与技术交互创新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二者实现基本有效的创新协同;但从制度创新四维度与技术创新四要素间的交互因子回归分析来看,2000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仅在7个分项上实现协同促进了产业发展,而在另外9个分项上未实现有效协同,甚至有2个分项对产业发展产生阻滞。鉴于此,建构了协同的网络文化产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钢铁产业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决定了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品结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制约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性差。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是推动钢铁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园区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其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本文在一个产业集聚的视野范围内,循着产业集聚理论逻辑,探讨其发展的多维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猪产业与饲料行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37-1341
生猪产业关系民生大计。饲料行业的发展为生猪养殖行业增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文章针对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品种资源安全、畜禽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效益低下等难题,提出了关注品种资源安全,发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两型饲料工业,以及发展抗生素替代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先有了生命,后才有了人类.自从有了人类,生命才显得更加可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地同大自然作殊死斗争,包括同病魔作顽强的拼搏,并由此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此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过去生物医药工程并不象信息产业这样受人追捧,也不象I T企业那样受人青睐.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者大都被隐姓埋名.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知识能否接替制造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担负支撑社会发展的重任,从信息革命以来就是争论的重大命题之一。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将制造业视为夕阳产业的论点从根本上提出了质疑:强调了判断“夕阳产业”的事实性判据在于需求满足程度的观点;并从制造业内涵的拓延和历史使命以及技术保证等方面论述了制造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6—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RD人员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业成长与科研人才关系进行验证,并建立了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人才是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二者没有形成良性的双向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管理胜任力,通过德尔菲方法对这些指标及定义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出28个胜任特征(其中评定出8个核心胜任特征),并采用非结构化的Q分类技术将其划分为5个类别。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学研合作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振兴中国传统汽车制造业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整体发明专利和产学研联名专利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初的研究主体是高校及科研院所,随着该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之中;日本和美国的公司表现出较强的研发能力,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降低;企业自主研发与产学研联合研发所侧重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热点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汽车工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从整体上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因此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本文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量方面分析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旨在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社会网络方法--整体网络研究方法和以个体为中心的网络研究方法,说明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运用的意义,着重从基于整个网络角度的分析和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两个层面探讨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