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摄影学,我们可以作出这样描述性的定义:它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的摄影画面表现的、运用字说明或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活动、民生民情、经济文化、社会事件等内容。这类题材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新闻摄影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摄影艺术形式之一。新闻纪实类作品在拍摄上更多地受到现场的制约,无论从拍摄技巧、拍摄内容还是画面要求上都有别于艺术摄影。作为一幅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类图片,不仅需要真实准确地再现,也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3.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是由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具有特殊的评论标准和评论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冯舸帆 《采.写.编》2022,(8):141-142+124
摄影诞生于19世纪三十年代,历经时代洗礼,其艺术形式日趋完善。当代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百花齐放、各美其美,作品精彩纷呈,佳作层出。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摄影凭借巨大的传播体量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当代摄影经常使用的艺术形式编导置景摄影(tableauvivant)角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置景、调度人物、摆放物品甚至精确设计相机角度,探讨如何将叙事提炼为一幅静态影像。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电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融合了摄影、美术、音乐、文学、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其中的每一种表现手段一旦进入电视,自然就成为电视节目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形式。电视解说词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一部电视作品。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电视解说词的母体形式是文学写作,文学写作包含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的文化积淀,解说词的创作技巧和技…  相似文献   

6.
巩勇  孙荣刚 《新闻前哨》2007,(2):100-101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郭建良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32-I0033
新闻摄影人常常会犯两种错误;为了画面形式上的艺术效果弄假成真;为了画面内容上的宣传效果又要弄真成假。我最近从报纸上看到的一幅朝鲜照片,就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摄影、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电影道具在叙事手段上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贯穿于影片的整体结构中,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以及电影主题的寓意表现发挥着妙不可言的作用,以至于在一些经典影片中的道具成为了一种符号,并具备了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一幅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充实,而且要求构图的形式也能达到完美的统一。照片的构图形式越优美,就越感人,起到的传递内容效果就越好。所以,新闻摄影作品要求思想内容深刻,意境深邃,并要画面简洁,主体突出,最忌浮浅、庸俗. “此处无声胜有声”是对一幅好摄影作品的概括。一幅构图形式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使人觉得有无穷的画外之音不绝于耳,有无尽的画外之情萦绕脑际。匈牙利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西班牙战士》、《阵亡的一瞬间》等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艺术门类之中,摄影与摄像是一对渊源很深的兄弟,它们继承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精华,用有限的画面或镜头截取了无限的立体世界,是美的再现和创造,是技术与艺术成功结合的典范。大至国际上叱咤风云的新闻人物,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和人类征服自然山河的壮举;小到自然界生趣盎然的花鸟鱼虫和充满田园风味的小桥流水,都可以通过摄影与摄像艺术家的创造性的劳动给你留下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和一组组生动的镜头。摄影与摄像独特的“瞬间性”和“纪实性”是其它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无法比拟的。 摄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不论在表现风…  相似文献   

11.
进入数码技术时代,数码相机日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特别是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数码摄影报道新闻的快捷、方便、完美,使新闻摄影报道方式更加成熟起来,倍受广大新闻摄影者的青睐。但是,新闻摄影毕竟不同于其他的摄影形式。一幅有价值的新闻照片,是以真实而生动的典型瞬间形象,记录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吴敬文 《新闻前哨》2004,(10):69-70
美术、摄影、文学的艺术魅力,曾使许多人为之惊叹、折服。广告创作者的思路由此而得到启发。如何借用这些艺术的形式或表现手法,加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作者为此可谓  相似文献   

13.
有无逍郁的人情味,是一幅经济新闻摄影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化经济新闻摄影的情味,就是要我从受众角度出发,精心捕捉经济领域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精彩瞬间,以伤口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激发读感情上的共鸣,那么,强化经济新闻摄影人情味的途径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摄影技术和图片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报纸、杂志,尤其是画报都离不了专题摄影报道。专题摄影报道是以图片形象为主体,以多幅图片或数十幅图片集中表达一个主题。那么,如何才能搞好专题摄影采访?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一组专题摄影的好坏,是摄影记者采访技巧的具体表现,在报刊的版面上要基本达到:主题突出、精炼集中、形式活泼、统一多变。切忌单调刻板,平铺直叙,现象罗列。根据多年在画报的采编实践,我认为所谓专题摄影也和我们写新闻通讯一样,除必要的时间、地点、谁、干什么、怎么样“五要素”之外,不同的是,它不能完全依…  相似文献   

15.
跨界创作在台湾诗坛似乎已蔚为风潮,举凡超出纯文本呈现的各种创作方式,如摄影、绘画、雕塑、摄像、版画、撕贴画及装置艺术等,均有人一一尝试,且意趣横生,诗意盎然.文学创作的跨界,一方面使得文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让人们接受文学的途径更加宽泛;另一方面,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将这种跨界形式的作品游戏化,心态更加放松和自由,所以,这也是对文学发展形式的另类探索,让文学从纯文字的传统印象中解放出来,表达方式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16.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一、精心策划选题新闻摄影靠抓拍出新闻,讲求时效  相似文献   

17.
怎样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怎样拓展摄影作品的市场空间,长期以来,广大摄影人一直在不断摸索和尝试着。除了自身拍摄技艺的提高外,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摄影作品在冲印、装裱以及布展等外在形式上也更加新颖和别致了。 这不,四川摄影家金平就寻到了一条提升自己摄影作品价值的新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从概念上划分属于新闻学范畴,与艺术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在理论研讨中,我们看到一些谈论新闻摄影特性或评介新闻照片的文章,常常又会遇到“艺术性”、“艺术价值”、“艺术表现力”等术语。读者看到一幅新闻照片,犹如亲临现场,目睹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直接从摄影形象中获得信息,那些优美生动的新闻图片还能激发读者的情感波  相似文献   

19.
这张《滦州皮影》在瞬间击中了我。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要如实地反映和记录生活,还应该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摄影来表现新闻,是形象化的新闻。新闻摄影工作者拍摄的图片形象,不是简单的摄影机的机械记录,而是包含了摄影工作者的激情和理想,在按下快门的一刹那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抒发着作者强烈的爱与憎。因而,新闻图片就带上了感情的色彩,产生了艺术的美感。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既要有新闻性,又要有艺术性。两者巧妙结合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真正的新闻图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