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秋妹 《大观周刊》2012,(32):185-185
在对建筑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中常用的电磁波探测法和地震波一超声波探测法两类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后,结合建筑岩土工程锚杆锚固失效机理.介绍了基于应力波的无损检测技术具体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以全面提升压力容器以及压力管道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围绕质量检测的技术分类展开分析,着重研究了渗透检测的具体类型以及应用原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不同的表面无损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效果。选择渗透检测对容器进行无损检测,不仅可以快速定位容器的质量缺陷,还能够为整体压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述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检测说明了探地雷达在大体积混凝土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比两种不同频率天线的检测结果,阐述其无损、简易、效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为准确评价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在介绍高精度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原理与方法基础上,结合实例说明了地质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应用效果表明,GPR检测技术,不仅能定性解释,还能定量计算,可以达到定位解释的目的,具有无损、快速、简易、精度高的优点,为准确评价桥梁建筑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减少工程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指导桥梁施工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白佳鑫  刘彬彬 《大观周刊》2012,(48):171-171
对于电梯无损检测,如何选择检测样本和选择何种检测方法才能最合理地反映出受检总体的质量状况,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为此,分析了目前对电梯无损检测所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对电梯质量及内部质量进行无损检测时适用的各种方法,指出合理选用检测方法是检测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顾建伟 《大观周刊》2012,(37):147-147,109
无损检测是压力容器全面检验中主要检验项目,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范围内,选择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制订并实施合理的检测工艺,是提高无损检测结论准确性的保证,本文通过一台在役容器无损检测的案例.阐述检测方法的选用和制订检测工艺中主要因素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对文物的内部结构、缺陷、损伤等信息的检测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普遍使用的X射线成像技术能量高、需要完善的防护条件,不仅限制了应用范围,而且对文物有一定安全隐患。红外热波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内部成像技术,是根据被检测物中缺陷处与正常处微小的热及热变化的不同来识别、判定缺陷的,可实现低能量、快速、非接触和原位检测,非常适合文物的检测分析。本文将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应用于故宫壁画、铸铁佛头、陶俑和汉白玉螭首等不同材质和类别文物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文物内部结构信息,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对多种文物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复杂结构的文物检测,提供文物内部缺陷和结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是一种新型的隧道质量检测技术,有无损、可靠、高效和费用低等特点。该文从其基本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检测隧道质量的方法和原理;在分析了雷达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其检测隧道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实测波图像反映隧道衬砌厚度、空洞、不密实带等情况。结果表明,从探地雷达波形特征分析隧道衬砌质量缺陷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探地雷达在类似隧道检测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涛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138-138
超声波检测作为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方法,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以及在线质量控制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声波检测的数字化研究和应用成为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ARM9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处理器在超声波检测系统中得到了青睐,同时也促进了超声波检测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漏磁检测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对金属体的表面缺陷检测中证实是非常有效南。文章就钢管的表面缺陷性质以及检测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检测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频地质雷达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波相识别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高频地质雷达在空心板梁和连续箱梁桥中的应用,确定空心板底板厚度、钢筋分布情况及连续梁横向预应力筋位置等,通过钻孔验证,说明高频地质雷达在桥梁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相关类似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纸张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需了解纸张保存现状和保存寿命。由于纸张检测方法大多要毁损纸张,因此,实际工作中很难开展档案图书纸张性能的检测和寿命的预测。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纸张无损检测方法,分析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应用途径,通过纸张无损检测,来判断纸张保存现状,估计纸张的寿命,这对于降低纸张性能的下降速度,提高保护水平,改善保管环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梳理了数字档案资源常见质量问题,紧接着总结了质量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立足档案工作实践,提出通过自动化手段加强数字档案资源质量检测,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提升数字档案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测试原理、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隧道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实例较好地说明了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无损探测具有较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十运会工作实践探讨通过检测 SDI 数字特性、格式及视(音)频特性来评估公共信号的技术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文物的内部结构、缺陷、损伤等信息的检测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普遍使用的X射线成像技术能量高、需要完善的防护条件,不仅限制了应用范围,而且对文物有一定安全隐患。红外热波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内部成像技术,是根据被检测物中缺陷处与正常处微小的热及热变化的不同来识别、判定缺陷的,可实现低能量、快速、非接触和原位检测,非常适合文物的检测分析。本文将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应用于故宫壁画、铸铁佛头、陶俑和汉白玉螭首等不同材质和类别文物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文物内部结构信息,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对多种文物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复杂结构的文物检测,提供文物内部缺陷和结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为自动版权侵权检测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但也面临检测规模巨大、准确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可实现内容“深度理解”,显著提升检测性能。构建LLM驱动的检测技术体系,完善法规政策,增强检测主体能力,是推动检测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也关系到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检测技术创新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支持转型的同时维护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家级数字出版实验室主要从事数字出版相关技术产品的测试、数字出版调研、技术开发等。6月23日,该实验室发布了《电子词典内容质量及版权状况检测报告》,同日,由其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全XML流程多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档案实体在数字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错情 ,经过对数字化档案光盘质量检测情况进行技术分析 ,研究出一套检测算法 ,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数字化档案光盘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 ,大大提高了数字化档案光盘的检测速度和正确率 ,有力印证了该《系统》所含自动检测算法的科学合理性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字保存风险之一的持续完整性风险设计检测方法,并针对检测方法进行实验研究。(1)调研相关文献,找出研究的切入点;(2)界定持续完整性的含义,析出产生持续完整性风险的因素;(3)设计持续完整性风险型元数据,设置该类风险的检测点;(4)基于一个实际保存系统,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数字对象及其持续完整性风险型元数据内容的实验样本;(5)编制代码,检测数字对象样本集的持续完整性风险点,统计检测结果,分析可能的产生原因,制定可能的降低风险措施;(6)基于实验结果,分析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说明检测方法的使用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