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蓉 《学前教育》2010,(12):19-20
利用本土的木制玩具、乐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并参与到快乐的木玩音乐活动中,不但能够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能促进孩子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一直被世界音乐教育界所推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并挖掘其音乐潜能,符合学前教育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游戏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鼓励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融合,以及在教学中激发孩子敢于创新即兴创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值得在学前教育中进行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设计背景: 一次音乐课上,我让学生欣赏广东音乐曲艺晚会的资料片段,问了一些相关本土戏曲知识的问题,发现班上的学生竟然一题都答不上。我心里真的一阵揪心的痛,如果我们广州的孩子对我们本土的戏曲音乐一点都不了解,那还有谁可以传承我们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呢?我深感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肩上的重任。根据音乐新课标中“文化传承价值”、“弘扬民族音乐”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查笃撑-粤唱粤好听》这一主题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粤剧的知识,学习吹奏粤剧小曲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本土粤剧音乐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新世纪新时期的本土戏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电影《买买提的2008》用新疆本土独特的音乐元素、色彩元素和非专业演员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为一群足球孩子的梦想构筑了令人感动的电影世界,彰显了新疆本土电影的无穷魅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区,有助于幼儿与本土音乐作品产生审美共鸣,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创新了区域活动形式。在实践中,教师需要依据幼儿园音乐教育类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对音乐区的空间进行新的细分;投放能激发幼儿表现的特色材料并适时指导,以更有效地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更充分的体验了本土音乐的坚实情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亲切喜爱之情.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这一做法,发展并且弘扬了当地的文化及风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来的其他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剧烈影响.本文就本土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几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本土音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土音乐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本土音乐是和外来音乐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音乐文化是指在中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随着全球化发展,本土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土音乐与民族音乐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可以说本土音乐是民族音乐的土壤。我们泰州的本土音乐非常丰富,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本土音乐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  相似文献   

9.
将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素材与教科书有效整合,使本土音乐教学与课堂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音乐多元化与本土化的观念,实现福州本土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徽文化"的概念界定,从本土文化对高校地方课程建设的意义、当前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研究综述、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徽州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背景,以及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以黄山学院为例,为该校开展徽州本土音乐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使高校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为推动弘扬和传承徽州传统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是音乐文化教育的需要,是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符合时代精神.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逐渐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建立起属于中国本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各地域本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璀璨的明珠,目前本土音乐走进小学音乐教育尚处于逐渐推广阶段。本文以呼和浩特北垣街实验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反思现阶段本土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试图探寻本土音乐的最佳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土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本土音乐资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及具体实践构想两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的深入,音乐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素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是音乐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已经实行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课堂的地区的分析调查,得出:音乐教师是实施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的重要力量;相关地区应大力的举行有关本土音乐文化主题的音乐活动;使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等等,本文通过对以上实践结果的探讨,提出加快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相应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小珠 《学苑教育》2021,(12):89-90
本土音乐资源有地域特点,教师在资源信息搜集整合时,需要有调查对接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应对,建立特点鲜明的本土音乐教育体系,推出更多本土音乐学习活动,延伸本土音乐教育实践维度,为幼儿综合素质成长提供丰富动力支持。幼儿年龄太小,对本土音乐缺少基本感知,教师有意识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渗透本土音乐内容,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土音乐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纵观国内音乐教学现状,近年来"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系统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地方性本科院校作为音乐工作者的重要培养摇篮,有必要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肥沃的孕育土壤,培养教师的本土音乐教学观念,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热爱之情,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因此,笔者试图以地方性本科院校---邵阳学院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与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实践现状,希望为今后研究本土音乐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大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乡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99-101+108
文化传承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本土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义务进行传承和保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培养美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并将其传承发展。音乐教育融入本土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地方高校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音乐教材的开发,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示地方音乐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发的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本土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应树立正确看待自己本土音乐的态度,有效继承、发扬并创新我们的江西本土音乐。可见,实现音乐课程应有的价值,重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与各个地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相结合。在跨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趋势下,山西音乐教育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在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问题上应予以极大的关注。本文对现阶段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山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土音乐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民间文化果实,其流传范围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们应该重视本土音乐文化,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在教育中渗透本土音乐文化理念,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