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覃晓霞 《海外英语》2012,(15):144-145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翻译离不开逻辑分析。逻辑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原文并根据理解获得一个概念或意象,从而恰当地运用译文语言表达这一概念或意象。逻辑与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必须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才能获得对原文正确的理解,才能使译文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4.
翻译课是一门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这对学生理解原文有很大的关系。两年的翻译课教学证明:英专学生在理解原文时有很多的困难。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在一次翻译练习中的理解困难,进而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影响下.标语翻译强调理解原文的目的与功能.翻译策略注重意译.强调翻译效果而不注重原文形式。本文认为,鉴于标语特殊的文体特征.翻译当中要在理解原文目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原文的文体分析,使译文尽量保持原文的文体体征。不仅充分发挥原文的“呼唤功能”而且传递其“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语言创造性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而且还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往往达不到传播原文化的目的,只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才有对原文的确切表达。无疑,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利 《考试周刊》2012,(40):18-19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语境制约着翻译。语境是语义的决定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获得对等翻译的关键。本文围绕语境及其分类展开论述,通过阐述语境和词义的关系及词义理解的重要性,指出语境对词义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丽英 《文教资料》2008,(30):61-62
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在选择原文时具有主动性,在运用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上以及在理解和表达原文上具有能动性.翻译过程是译者与原文的对话,并且这种对话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语言再创作过程的艺术,至少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字,并且要求对原文理解深入透彻,译文表达准确通畅。除了语言文字问题之外,还涉及知识、生活、感情问题。为了用纯粹的外文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貌,就要摆脱原文语法结构和用词习惯的约束,适当地改变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语序,适当地改译、增译和减译,这就是翻译技巧。通过日汉翻译课程以及日常文字翻译,学习到了很多日汉翻译中的技巧及规律,本文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对原文认知的主体、对原文阐释的主体和在源语转换过程中的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的掌握、翻译策略的选择、原文的理解以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丹 《海外英语》2012,(5):173-175,192
This thesis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The former is to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original works easier;the latter is to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original works clearer.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cessity of using these two kinds of strategies,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using these two strategies to translate fic tions and the ways of using these two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标准问题是翻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译界一般都认为"忠实"应为翻译的标准之一,但在对"忠实"标准内容的理解上,却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应当指的是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文化特色,忠实于原作的体裁、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但不是逐字逐词的死译.  相似文献   

13.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领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友记》字幕的翻译,分析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了解译语国社会文化生活,并且研究能够传递等值效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校历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断句与翻译能力是该课程的任务之一。要正确断句,应反复阅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内容符合情理,标点符合古汉语语法和音韵。翻译主要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应坚持“信”“达”“雅”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直译、套译和意译三种具体方法来论述中西典故习语在翻译中的运用 ,认为除了对语言本身方面之外 ,更要着重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 ,使典故习语的翻译更具对等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外影视作品的不断交流,影视作品翻译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影视作品篇名、字幕翻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真正了解原著内涵的程度。优秀的翻译能够使目的语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原作品的真正意图,获得与源语观众相同的感受。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要求而成为指导影视作品翻译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翻译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和人性的关照,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普遍性,也就值得推广到他族文化当中。文学翻译过程中必须适当将原文的潜在意义解读出来,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晰化,使译文读者能够在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平台上理解作品。文学翻译的明晰化从词汇的搭配、句法及文化的差异、修辞效果等方面都可以有效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8.
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内篇和外篇两个层面上。内篇方面的译论包括翻译之难、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的文体等,外篇方面的论述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功能及翻译批评等.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丰富的译文序跋中,蕴涵着丰富的理论资源。这些观点虑远思精,鞭辟入里,启人疑窦。当我们将这些译文序跋中的观点和思想与鲁迅的翻译专论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时,就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鲁迅科学而完整的翻译思想体系,因为这些译文序跋是鲁迅在非论战状态下写就的文字,既是冷静的纯学术思考,同时又是紧贴于翻译实践的理性升华。从散见于序跋中的译论出发,可以使我们接近鲁迅更为真实的翻译观,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研究鲁迅翻译思想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一些旅游景点译文实例进行评析,看译者主体性在应用翻译中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删减、增添的翻译策略。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译文明白晓畅、清晰易懂,创作出成功的译文,以达到宣传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