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字新闻语境下,情感作为人与数字媒介的连接,重塑了新闻传播流程的全过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也将情感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新闻生产实践中,以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强化数字新闻时代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能力。本文基于数字新闻语境,聚焦《人民日报》抖音平台短视频新闻内容,从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渠道、新闻消费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情感转向的成因;从短视频新闻的选题、叙事、文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感表达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数字时代短视频新闻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对书店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先后运用问卷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从读者的角度对书店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发现制约书店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层面的图书价格问题、二是社会层面的资本交织问题以及个人层面情感问题。据此,提出未来实体书店的发展建议,即重塑图书价格秩序,通过不同类型书店的差异化发展对接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人为核心实现价值关照,从而达成书店经营上理智与情感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2022年上市的南希·弗雷泽的新书《食人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她的一次思想转向,即从传统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走向全面的资本主义批判。此前的南希·弗雷泽试图用再分配的概念,来补充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试图在资本主义的身份政治框架下来建构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在与拉合尔·耶齐一起讨论了资本主义问题之后,南希·弗雷泽发生了转变,她感受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体制背后那个贪婪的吃人的资本巨兽。因此,《食人资本主义》通过回到马克思和卡尔·波兰尼,找到资本主义陷入危机的症结,从而超越食人资本主义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多于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从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敏  徐瑶  蔡绍雨 《大观周刊》2012,(20):41-41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的选举,实际上是富人之间的游戏。  相似文献   

6.
温旭 《新闻界》2023,(6):41-51
数字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生产方式的表现,它使得一般智力并入数字资本且变成数字增长极。当代西方左翼把身份政治从现实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形塑数字身份政治,把数众作为数字政治主体推上历史舞台,却忽视了数字工人阶级的独立性。遗憾的是,数字工人主义没有从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剥削出发,而是以数字活劳动去反抗数字资本,因为数字活劳动是一种无法被完全汲取的本体性、生成性的数字力量,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颠倒”的数字反抗方案。在探求超越数字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当代西方左翼提出了各种数字共同体的设想,却受困于数字资本逻辑的数字技术共同体的局限,并没能做到对数字资本逻辑的颠覆、对数字劳动逻辑的高扬和对数据所有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赵家琦 《新闻界》2023,(4):62-69
数字新闻研究迎来了“情感转向”。对新闻中情感的理解,不应满足于对文本实践的描摹,还应纳入对新闻公共性的考量。这需要我们从交往中介的角度理解新闻中的情感,认识到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新闻情感在公共交往中凝聚着社会的情感认同,建构起公共领域的情感规范。伴随着数字技术开辟新闻交往中的私人场景,私人情感进入新闻交往环节,数字新闻呈现规制式整合、承认式整合和体验式整合等“侧台”化表达,这既是新闻情感实践的创新,也可能因之诱发公共空间的情感失范。数字新闻参与者应建立起兼具凝聚性和联结性的情感规范,以维护公共空间良好的情感生态,彰显新闻一如既往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理解资本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作者们的另外一个意图是从几个主要的方面——亦即三个维度——来衡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他们的目的出发,《理解资本主义》更多是一种外在的衡量,它仿佛一副坐标系,告诉我们在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另外的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将表现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常江  田浩 《青年记者》2021,(18):21-22
数字媒体时代的情感越来越具有可见性,启示我们从社区传播的角度对情感的重要作用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情感社区传播的核心原则在于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不仅应当成为社区传播行动中的策略方式,也应当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对象。社区传播工作应积极推进情感社区建设,为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构建良性的情感场域。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2):73-81
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通过聚焦平台媒介——电子游戏产业的"平台化"与游戏玩工在平台经济中"劳动化"过程来揭示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流通形式具有平台资本主义的垄断与剥削特征。研究认为平台媒介通过对娱乐休闲活动的劳动化来获取巨大的数字劳动剩余价值,其生产与剥削依托平台对社会实践的集聚以及平台对信息数据、社交关系等新兴资源的垄断而实现,形成了以数据为资源,以"数字劳动"为生产力,以及以互联网"价值网"为结构的新的利益循环网络模式。平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平台的嵌套平台层次结构优势深刻影响着信息社会的劳动结构与价值增值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E-mail用户名的设计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由数个英文字母组合模式、英文字母+数字模式、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数字或字母模式。从众多的E-mail用户名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其蕴涵的情感特色:自我价值意识的体现;家庭感情的传达;凸显自己的归属;感恩祝愿的期盼;对自己梦想的憧憬;潜伏"山寨"心理。这些情感的表现,与当今人们的心理与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在E-mail用户名的设计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2.
卢绪玲  陈虹 《今传媒》2010,(12):78-79
伦理情感片在经过了90年代的热度之后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转到2010年,一系列伦理情感片的大汇聚似乎又昭示着新一轮的回暖。本文通过解读具体影片的方式,试图探究情感伦理片的情感诉求和社会性情感归位,并引发一个思考:伦理的回归是否代表人心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新闻业态转向数字新闻业态的全新语境下,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一再助推融合新闻实践的创新,探索情感叙事成为创新融合新闻叙事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立足于心理学领域的情绪认知理论,探讨了融合新闻报道的情感叙事方式,以期搭建出融合新闻的情感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社会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了解资本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本文主要介绍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有许多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还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世界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王喆 《新闻记者》2023,(5):52-61+83
数字技术迅速渗透社会领域,促成了多重互动,并提高了情感传播的频率、表现与速度。本研究尝试结合网络社会中舆情分析和计算广告中的情感计算技术及相关理论文献,探索情感计算的认知、分类和测量方法在社会情感治理及情感生产中的逻辑与意义。通过爬梳理性主义范式、行为主义路径和控制论在情感计算中的知识部署,本研究勾勒了情感传播中的回环模式获得的正当性权力,进一步提出在当下情感传播的研究、分析和治理中,占据显著地位的是一套始于媒介和算法、终止于媒介和算法的循回闭环,可能会造成未来人与人、人与机器沟通中的情感困境和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16.
在共享经济、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效应的合力推动下,平台资本主义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通过提供匹配供需关系的中间工具,平台重新定义了数字交往、交换和退出的规则,在数据资源的“双重价值生产”中不断攫取经济利益,并以“通知-选择”原则作为规避合法性审查的重要依据。这种跨越边界的数字基础设施权力,导致技术资本对网络公共空间的殖民化倾向越发显著。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价值的回归与落实不仅是对平台资本主义的一种修正设想,更是平台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呼唤。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海量信息的传播场域中突出重围,吸引体育用户的注意力,成为体育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数字时代新闻学发生了情感转向,情感性成为体育报道的重要传播特征。本文从捕捉情感、呈现情感和传播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情感表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明王朝离资本主义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当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新时期的起点的时候,明朝的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形态只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农业王国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起点同时意味着终点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囊括了所有以情感为观照对象的电视节目,比如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记录类节目、情感活动类节目、情感栏目剧、情感电视剧……一种从狭义上讲,专指以情感为主要诉求,以栏目化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电视节目,其中以情感谈话类和情感活动类最为常见。广义的情感节目从电视诞生就有,  相似文献   

20.
李娜  姚曦 《青年记者》2022,(22):53-55
公益广告可视为围绕社会共同利益问题,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和情感化的方式展开的社会动员活动。作为一种情感介质,公益广告折射社会现实,并可作为引导社会情绪和促进社会行动的情感动员工具。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它主要通过“聚焦—脱域—共鸣—公众参与”四种机制进行情感动员,从而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情绪引导和情感再造,推动社会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未来应充分发挥公益广告情感动员功能,使其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