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教育结构适应时代需求的一种自我调适,即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融合发展。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美育教育过程,经典钢琴曲目更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神财富,能够与课程思政完美融合,并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研究钢琴演奏系列课程的思政融合途径、多维结合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重构,以“钢琴+思政”的教学方式,助力综合素质型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大量史实,传统讲授式教学往往会导致课堂特色不明、魅力不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创新教学方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辨魅力、价值魅力和现实魅力,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育人效力。  相似文献   

3.
金辉 《教育评论》2023,(2):104-113
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文章立足教情视角,探究以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为代表的教情因素影响大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的中介路径及调节边界。对489名江苏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对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师生关系既正向调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间关系,且正向调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的中介作用(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6.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与提炼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体现"关键课程"及其作用的"不可替代",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思政课教师把学生"立鸿鹄志"与"敢闯会创"有机结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靶向教学内容设计,挖掘价值逻辑、找准融合空间、创新方法手段,构建一致性的现代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实践性教学平台,实现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专业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可有效提升拔尖人才教育水平。课程思政要彰显中国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拔尖人才背景下融合课程思政,应从教学目标的驱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考核方式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推进,真正做到德与智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阐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融合的现实性,为明晰两者融合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和实现协同育人的功效提供依据;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双向价值,为实现两者同向共赢指明了发展趋向与未来愿景;多角度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融合的双向建构之路,为实现二者融合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中思政课教师经常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之外的时政内容专题学习。其实,日常教学中完全可以实现思政课程内容与报告精神相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梳理课程体系,找到融入切入点;关注重点难点,寻求融入根本点;创新表达方式,探求融入支撑点。融入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认知性活动教学实现理论内化,通过体验性活动教学强化情感认同,通过责任性活动教学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文化价值认知、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与育人功能。以《艺术的力量》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课程设计、教学团队打造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探索如何以艺术为载体,实现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  相似文献   

11.
邓兆娟 《广西教育》2012,(35):20-22
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的现实性问题,应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实施职业素质培养,依据职业教育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教学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和需要把握的主要原则,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如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开展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教学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和需要把握的主要原则,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如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开展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纵向看,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相互配合、协调育人。从横向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大思政”视域下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开展政史融合教学,各个学段讲述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应在求同存异中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述旅游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指出旅游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旅游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大思政课”理念下旅游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高职院校要做好以下四点: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转变认知误区,强化课程联动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协同育人思路;打造行走课堂,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涵养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思考对党、民族、青年的时代价值;从教学导向出发做“学、思、悟、践”教学定位、赓续红色基因;从课程设计出发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打造多样化教学平台。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时代价值的角度,对党、民族及新时代青年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目标角度应统筹规划教学环节,砥砺青年思想品格;在课程设计角度应理论教学结合实践体验,助力平台搭建。总之,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着重把握理论发展性特征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创新力,凝聚思想共识、提升红色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中面临着课程内容庞杂但不全面、教学方式传统且单调、课程思政体系不健全且生硬、考核方式固化且单一的问题。基于提升教学效果的诉求,文章提出四维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思想融合、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形式融合和教学方法融合,丰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并建构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G技术给高校思政课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5G技术应用助力思政课教学设施升级换代,教学方式随之开始互动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亦不断实现拓展与共享,教学双方逐步实现互动与统一。同时,新技术的变革也给高校思政课改革带来一些挑战,如5G技术处于应用初始阶段,与教育融合不充分;思政课教学方式复杂化,教学难度增大;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挖掘整合不充分等。对此,有必要把握变革机遇,促进5G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坚持发展理念,优化思政课建设新环境;发挥技术优势,挖掘思政课教育教学新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王海莉 《英语教师》2023,(17):63-66
介绍英语高级听力教学的特点。在全国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环境下,探索以听力技巧训练为导向的英语高级听力教学中价值塑造的路径,即思政与抓关键信息训练相结合;思政与速记练习相结合;思政与改述练习相结合;思政与归纳总结练习相结合;思政与分辨主要观点与支撑观点练习相结合。认为在英语高级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学习与精神领会,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精心设计听音练习。  相似文献   

20.
文章构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梳理人才培养中道德、素质、能力要求,更新教学大纲,明确“药剂学”教学目标中的思政育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中思政融入点,构建教学案例库;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内化课程思政;课程考核融入课程思政;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