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难点 1.全球海陆面积分布比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和大小。 2.大陆、岛屿、大洲;海、内陆湖泊、陆间海、海峡的概念和判读。 3.大陆漂移的过程,板块构造学说,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教材特点该节教材既有必修、又有选修内容。读图量大,知识点多而枯燥,概念多易混淆。但该节教材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试题特点(试题请见本刊第4期第43~46页)1.试题内容综合性强,基础性凸现,突出了新课程、新大纲要求,突出了新教材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全卷涉及的考点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约占78%的分值分布在高中必修教材中,选修教材和初中地理约占22%。各考点所在知识点的章节分布大致如下: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2)(3)32(1)(2)33(1)(2)(3)34(1)(2)(3)(4)分值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6351084886688教材分布高中必修第五单元高中必修第七单元高中选修教材第二册/初中第四册高中必修第一单元初…  相似文献   

3.
一、地理教学因素的分析1.划分教学因子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中所关注的环节可以归纳为若干教学因子,并按照从属关系划分,在备课的过程中将其分析透彻。  相似文献   

4.
何斌 《考试周刊》2011,(70):190-191
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等。结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候类型、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必修二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等知识点的教学,本文分析了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球的历史”为例,在教学活动中构建穿越时空的趣味情境,根据情境设计问题链,在实物和实验的基础上开展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性思维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福建省全面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大部分的学校在地理“必修1”和地理“必修2”两个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地理“必修3”模块的教学。“必修3”的教材编写是在“必修1”和“必修2”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对地理环境区域的研究,也就是说“必修3”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7.
崔宇清 《教师》2012,(16):116-116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必修与选修3相同知识点,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能相互代替。本文通过细胞全能性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思考,从中了解到教材蕴含了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教材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非常适合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名著。结合新课标“跨学科”教学的要求,参考历史教材与地理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及课标中的有关表述,对如何进行《红星照耀中国》的跨学科导读教学实践进行详细地解析,以期引起一线教师对如何实施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归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根据教学实践,可将活动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内容时,部分教师总觉得在处理教材第15页中图1—3—4“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内容有些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会在学生的追问下把自己给“绕”进去。这一知识点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些地理教学同人。  相似文献   

11.
张冰 《地理教育》2014,(7):21-22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  相似文献   

12.
时间尺度思想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思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受课标要求、教材编排等因素影响,这一思想常常不受关注。而地理、历史的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时间尺度思想的有效手段。文章以黄土高原一节内容的教学为实例,就时间尺度思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地理、历史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时间尺度思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地理教学与大数据、智能App相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以《地球万象》App为教学工具,选取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自然地理的教学内容,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挖掘其地理应用价值,以期开发新的地理信息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是一种打破学科界限,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科研或教育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跨学科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人教版(2006)高中英语课本必修模块1-5(学生用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跨学科性,但在选材上还可以综合考虑同一主题不同学科的融合,适当增加自然科学在教材中的比重以及加强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跨学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建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而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是指把其他学科知识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盘点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教学。1跨化学学科的教学在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细胞》中,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问题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五单元中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主要介绍了近代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及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教材的知识点比较通俗浅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知识点多而不易记忆,学生处理不好则会混淆对史实的记忆。一次课间与学生交流,学生的反应是: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自转与时差”是一个教学难点和重点,历年高考对这个知识点都很重视。而学生在高一阶段,由于对空间概念(球面)的认识、理解没有数学相关知识的辅助,所以学习的困难较大。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  相似文献   

18.
高三的教学与前两年并不相同,特别是地理学科具有知识点细致、冗杂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高三地理教学有新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针对高考能力要求进行反思活动,并结合人教版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板块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特别是必修1自然地理部分与高中数学、物理相结合的内容比较多。然而,在高一必修1地理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知识存在脱节现象,这给地理必修1的教学带来了难度,特别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文章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为例,浅析如何处理教材,教授好这部分知识,巧妙处理好地理教学中遇到的不同步的理科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为例,探究“双碳”目标与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可融入性,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减排意识,在实践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