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许霞 《陕西教育》2011,(6):21-21
“细节德育”是现阶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折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所谓“细节德育”.是指从细节入手.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关注“细节德育”的渗透.对于丰富化学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品格塑造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促进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学科,它具有“德育”和“美育”双重功效。本文从“活动体验”“自主学习”“对话教学”三个维度论述了美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研究,尤其是教学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奥苏贝尔根据意义学习的条件和认知维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卢家楣从情感维度提出了“心理匹配”策略和“超出预期”策略,在探讨“学生的初始状态”、“最近发展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认知维度上的“匹配与失配”策略,行为维度上的“行为自控”策略和“行为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但纵观近些年来的语文教育模式,文言文教学一直处于教学的低谷,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从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入手,界定其定义和发展历程,重点通过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提出一套适合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小结与思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探讨其设计价值与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有效教学。通过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小结与思考”的设置概况及设计价值分析,提出教学建议:教师要充分认识其教学价值,深度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广泛探讨适用的生长素材。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教学是贯彻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探求"以知启思"的德育效果是德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实验结论从教学设计、开放课堂、认知冲突、贴近生活等四个维度,提出道德知识有效传授的创新教学策略,旨在摒弃机械呆板的道德知识传授状况,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在学科育人的观念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专门的德育课程,也需要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为此,从“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培养相关品德”“充分落实学科融合,渗透德育素材”“结合相关互动活动,渗透相应品质”三个方面,对立德树人观念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注重“整合”,即化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情景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知识与价值的整合等。加强对图表的理解和创建是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实现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之一。下面我就对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图表的功能,并将难理解的文字信息转换成直观的图表形式,发挥化学图表在知识生成和整合中的功能,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价值维度,从继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践论”的三个核心取向阐释了德育共同体的实质内涵,端正了高职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维度,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崇德强技”人才观发展、打造“匠心文化”德育特色品牌的三个时代课题对高职德育发展蓝图进行全新擘画,明确了高职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逻辑;在实践维度,从消融德育主体利益壁垒、建立校企德育导师制体系、技术赋能德育模式创新发展的三个实践路径提供了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方案,为建设校企协同德育工作体系、推动高职德育创新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中。本文试从“以人为本”与德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德育教学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效结合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中。本文试从“以人为本”与德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德育教学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效结合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从课堂构成要素——“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及“课程教学”三个维度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整合的价值在于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遵循“课程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提高教学效能,要坚持守正与创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载体,拓展教学内容体系。雷锋精神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价值的重要载体,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达成雷锋精神育人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构建“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14.
林清珍 《文教资料》2010,(27):137-138
本文通过分析《德育》新教材中的“案例链接”栏目.提出对不同类型的案例采取不同教学策略的建议,并指出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关键日寸期,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谨慎的操作。教育价值要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教学策略要追求“过程”和“方法”的融合;教学理念要实现“多元生成”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实现“人文的感悟”与“语文的感悟”的兼顾。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德育是一个待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从教师自身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师有效实施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德育与智育的“地位”之争,形成了“矛盾范式”与“系统范式”相互交错的历史轨迹,前者以“智育第一论”、“德育首位论”、“德智并重论”为主要观点,后者以“智育基础论”、“德育渗透论”、“德智一体论”和“德智统一论”为主要观点。智育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价值。高校思政课的性质是“德育课与智育课的统一”。走向“德智共生”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校生活离不开德育教学。德育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教授化德育的老路,秉承开放与生成的观点,让德育资源回归生活。德育资源蕴涵在整个教学结构中,我们将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教学结构,发掘其中的德育资源。一、发掘教学活动主体的德育资源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从  相似文献   

19.
德育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人们认识教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在重新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思维方式为指导赋予了教学以“生成”的意义。“生成”对应于“预设”,也是新课改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本文的课堂“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乎教师意外的、与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开发和处理。如何把握时机,运用教育机智,采取艺术方法,在课堂中生成教育资源,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接受道德、建构品德,这是德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德育教师认识和掌握课堂“生成”手段,而且还可以拓展育人路径,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李宏乾 《教师》2012,(31):66-66
思想品德课程是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现代社会.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