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穆珍珍 《地理教育》2024,(S1):80-81
<正>“月相”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月相图也比较复杂,属于难教学的部分。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思路。一、教学困难原因月相知识的复杂性。月相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变化以及以地球视角观察的结果,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观察到的月相就不同,不同时空的组合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月相变化的知识也是小学科学中最突出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内容,又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 教材中的月相成因图内容比较复杂,既揭示了月相变化原因,又展现了月相变化的现象和规律,但是学生乍一看难得要领.运用复合投影片能依次显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和所对应的月相,有助于学生建立思维线索,在头脑中塑造出月相变化和成因的表象.最后再添画出凸月和娥眉月,就能形成月相变化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先局部后全局地系统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笔者听过七位教师上这节课,并进行多次课后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很难理解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形成原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月相模拟实验教学的失效。多数教师的月相模拟实验程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关于月相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虽然学生对月亮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真正了解月相的规律者并不多,这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现象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暗的。由于月球不透明,所以永远分为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在不同的位置,我们就会看见不同的形状。由于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在公转,因而日、月、地的不同位置就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的人们观测…  相似文献   

5.
月食与月相     
月食与月相变化都跟月、地、日三者的位置有关的自然现象,物理课中解释过月食的成因,地理课中介绍了月相变化.但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跨学科知识点.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在运用中扩展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正确区分月食和月相,关键要比较它们不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宇宙》单元让学生了解月相、环形山、日食和月食、太阳系、星座等内容后,要求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发展观察力和思维力,都会有效地促进想象力的提高。的兴趣1.建立模型,培养学生浓厚内容不同,建模的侧重点也不同。环形山、日食和月食建模过程实际是对形成假说进行解释的过  相似文献   

7.
月相变化规律是中师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践中 ,学生往往对月亮变化规律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对有时在白天观察到月相或月相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感到疑惑 ,对月相变化规律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假如中师生形象地掌握了月相变化规律 ,不但能解释疑惑而且能在实践中根据月相某一时刻的特点 (月相形状、亮面凸出部分朝向、在天空中的方位 )推算出月亮东升时刻 ,判定该天农历大概日期以及观察时大概时刻 ,亦可根据农历日期、时刻 ,推算一天中月相变化特点。  一、正确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运动规律   (一 )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8.
月相及其变化,教材中字叙述很少,主要配了两幅插图,即“月相成因示意图”和“月相变化示意图”。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三球仪进行演示或利用投影、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动感性强,学生易于理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识图,并结合对古代诗词中月相描述的分析及实地观测月相变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月相教学是初中天文教学的难点。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的位置会引出相当多的空间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笔者利用图解法作为月相教学的方法,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地球概论课程--月相变化规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相变化规律是高等师范学校地理专业《地球概论》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月相变化规律在学生理解、老师讲解方面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易于理解,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的讲解方法。把月相变化规律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月亮圆缺变化规律,即月相;月亮出没的时间及方位规律以及亮面朝向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对小学生来说,月相的成因及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较难组织实地观测。为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种借助视频投影来演示的教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要使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条件是掌握月相变化的事实。如果学生连事实都不清楚,哪里谈得上找月相变化的原因呢? 《春季星空》和《秋季星空》两课的课外作业里有观察月相的内容,如果多数学生作了这项观察作业,认识月相成因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课外观察没有落实,在学习本课前半月必须要求学生补作以下观察并作为记录:  相似文献   

13.
《宇宙》单元让学生了解月相、环形山、日食和月食、太阳系、星座等内容后,要求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发展观察力和思维力,都会有效地促进想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月相的判断是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第二章的难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虽然经过月相成因图的详细分析、多媒体课件的反复展示,但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仍然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来解决问题。借鉴多方成功经验,本文总结出"定向、运理、明相"的三步解题法,可较好地解决此类  相似文献   

15.
月相成因的简易演示器湖北省郧县东河乡军家坪小学︵︶兰瑞文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五课《探索月亮的秘密》中,“月相成因”是重点,也是难点。它与“昼夜现象的成因”、“四季成因”、“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一样比较抽象,若无好的演示器,学生很难弄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  相似文献   

16.
月相及其变化中应讲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虽然学生对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司空见惯 ,但对月相产生及其变化却不甚了解。如为什么上半月的亮面朝西 ,下半月的亮面朝东 ?为什么同样时间里月亮有时在西边天空 ,有时在东边天空 ?各种月相相对于太阳的升落情况如何 ?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都没有文字说明 ,展示给学生的只是月相成因示意图和月相的变化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呢 ?一、什么是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 ,叫做月相。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可以拿出不同形状的月相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 ,让学生识记…  相似文献   

17.
于辉 《地理教育》2001,(4):25-25
观测月相并不难,但月相出没与观测的时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若能利用好月相成因示意图(如下图),便能较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能起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作用,下面以列表的形式举例说明(右下表):  相似文献   

18.
序和主菜单 :动感的音乐伴着三星体运动的动画 ,引出课件的课题和主题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前面学过的昼夜的形成、月相的变化、四季的成因 ,将要学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都是三星体运动产生的 ,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三星体运动的动画 ,三个星体将潜移到学生的脑中 ,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 ,学生再进入学习就水到渠成。课件分为六大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动画的内容提示。一、前提测评 :复习昼夜的形成、月相的变化和三星体运动的知识 ,以拖动、文本输入为交互方式 ,人人参与操作 ,具有提示、判断、限时、限次、计分、评价和记录成绩的功能。附课…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教学中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科学使用电视录像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动态地显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自然学科教学质量。1 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播放录像内容之前,必须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训练的重点,精选录像内容,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把需要观察、分析、讨论的问题拟出一系列“先行问题”交给学生,供学生观看时思考。例如《月相》课教学是在《月亮》、《观察月亮》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使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在观看录像之前,教师拟出下列几…  相似文献   

20.
月亮盈亏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周期编制了历法──农历。在“月相”一课的教学中,月相的成因,规律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过去只由教师抽象地讲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而使用计算机登高多媒体CAI软件开发平台(以下简称登高平台)制作的登高软件,再结合有关电视录像、投影胶片等讲解,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图像、文字、语言表达变化的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起,把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揉和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