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艺术工作者们自觉地用画笔记录和再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是“审美性”和“历史性”的有机统一体。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应充分认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具有的情感感染性、历史真实性、广泛传播性的鲜明特色,同时挖掘其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价值,并在育人模式、教学空间、反馈机制三方面探索新时代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部分学校对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探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黄小华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一书,在分析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了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有效路径。全书共五个章节。  相似文献   

3.
<正>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绘画教学强调绘画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的协同育人,积极挖掘、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绘画教学体系。由张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一书,系统挖掘主题性绘画中的思政育人元素,综合分析主题性绘画在传播主流价值、提升凝聚力方面的积极影响,探讨借助主题性绘画艺术表现力对大众进行思想与情感教育的具体路径。该书为绘画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有职责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底蕴。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重大课题。这需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找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设计。最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有机结合的基本前提是两者具有一定内在契合性。从育人角度看,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旨趣一致。德育是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抽象化、精细化的课程教育理念。将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构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发挥高等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高等数学课程结合学科特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逻辑、图形推理及方程演算等具体数学知识,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有效举措。熊晓轶、王蒙蒙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与经典案例分析》一书,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新举措,充分体现我国思政工作正在加强教育的内隐性、渗透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显性学科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能。基于隐性教育理论,探讨隐性思政教育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揭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构建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模式,对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知识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思想理论传播、价值导向引领、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等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知识教育“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8.
<正>马建辉和张明新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凭借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对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洞察,探索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给文科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方向。该书详细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思路和途径。这种结合不仅仅是简单叠加,更是深度融合。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该书内容,在新文科背景下加强英语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阐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融合的现实性,为明晰两者融合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和实现协同育人的功效提供依据;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双向价值,为实现两者同向共赢指明了发展趋向与未来愿景;多角度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融合的双向建构之路,为实现二者融合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团队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挖掘园林植物保护相关的名人事迹;经典案例、社会热点、课程专业知识对跨学科的创新启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优良的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课程的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是思政教育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作为联结思政教育主客体价值取向及建构思政教育对象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影响着思政教育实施效果,关乎着思政育人质量水平。在话语创新的全新视域下,就思想政治教育语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思政教育语言创新维度,有助于增强当代思政教育感染性与实效性。由骆郁廷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一书,是一部系统阐述思政原理的著作。该书共分为十一章。作者首先梳理了思政教育基础原理,分别阐述了思政教育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从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同时,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机器人学”作为机器人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机器人学”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领域相关专业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器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中心,从育人的角度讨论课程价值,通过整理课程知识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勤俭节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推进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培养国家栋梁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情怀培养、课程优化、教学创新、实践转化等路径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完成立德树人的价值使命。基于此,介绍了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背景,指出了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索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关键作用。切实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必须不断探索更科学的方式方法,围绕学生思想成长与人格塑造进行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不仅能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果,而且可以反馈问题与不足,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文以思政课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如何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以评价促进教学的协调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祁道林  覃秋燕 《高教论坛》2014,(3):51-53,61
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来说,明确并发展自身主体性无论是对于思政课教育教学还是自身专业成长、自身价值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教师个体角度呈现和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师主体性迷失的状况,并探索了他们主体性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活动,逐渐忽略了文学经典阅读的探究与学习。大学思政教育是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有学者指出通过文学经典阅读提升学生思政水平的方法以达到思政教育的意义,据此本文基于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希望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旨在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坚持“学生为本”和“文化育人”两大教学理念,注重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价值。基于文化认同视域,探析了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和路径,分析了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旨在引导学生作为文化认同主体,深度挖掘教学案例的文化内涵发展和新时期教育价值,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获得;通过全过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教学设计,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对中国文化情感层面的接受与承诺;通过多场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评价,最终实现行为层面的践行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对此,推动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发挥思政教育的培植、引导作用,对于培育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李晓莉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一书,以教育协同理论为研究视野,系统分析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生态要素。该书首先对思政教育的协同基础和实现机理展开梳理,总结出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学校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等方面入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