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如何培养品德或美德的问题,在古希腊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讨论,最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品德培养机制,存在机械论与发展论两种解释模式的争论。一个更完整的发展论的解释,可以揭示这一伦理学理论背后的潜能—运动—成全框架的形而上学基础,分析其中自然作为潜能、习惯使之成型和理性使得完善的发生机制;并将重点放在自然之潜能、自然与习惯的生长和协调、习惯与理性的生长和协调这三个阶段。通过对实践哲学中这三个因素的分析,也将清楚地展现关乎伦理的自然美德、习惯美德与完善美德的培养阶段。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理念,与中国儒家《三字经》中强调性、习、教的教育观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邱兰君 《广西教育》2013,(26):20-21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秦和古希腊的伦理美德思想是当今社会伦理美德思想的源泉,也是现在道德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中希伦理美德思想的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伦理美德的意义的了解;借鉴中西方伦理美德思想的理论和方法对构建社会和心灵秩序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先秦和古希腊伦理美德思想产生的背景,伦理美德思想的内容,得出对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赫拉克里利特首先提出了统一的逻各斯;生活在极端民主气氛中的普鲁塔戈拉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从正义的维度来彰显逻各斯的统一性;然而逐渐式微的雅典民主却给了“正义”以当头棒喝,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试图在维护逻各斯的前提下挽救城邦的正义。命题对后世伦理领域中的先验论和经验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长期论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庸是中西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契合点之一,中西方的政治先哲们都在努力探求中庸之道,虽然探求层次不同,但都在试图寻求中庸之道的现实化途径。中庸作为一种政治美德,在古希腊城邦政治伦理结构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庸美德也成为古希腊城邦政治伦理结构的核心价值与目标,从而这也规定着古希腊城邦政治的伦理现实化发展和古希腊人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美德     
关于知识和美德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讨论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古老的,但是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他的名言是“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人会故意去做坏事,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他一定会行善;如果一个人做了邪恶的事情,那是由于他对正确或善无知。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古希腊哲学的形成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其本体论研究上。概括起来。在古希腊时期,哲学本体论的嬗变历经了“自然-物质”本体论、“自然-属性”本体论和“人类-概念”本体论三个阶段的内在逻辑发展。“人类-概念”本体论的形成不仅是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也深深地影响和统治了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所追求的幸福、正义、美德三大价值之间应有怎样的价值秩序?有别于生存价值哲学和心性价值哲学的社会价值哲学意义上正义优先于美德价值,超出社会价值哲学界域则可另当别论。正义主要是指"不损害他人",是自由平等价值的社会规范性表征,美德主要是指出于善良意志的"帮助他人"。优先有知识论和道德论等不同涵义。此即正义规范优先于美德的根据。价值就是人本身,正义规范优先的最终根据和意义在于人本身,正义规范展现和成全着作为价值的人本身。  相似文献   

9.
正义究竟是什么:公平、权利还是美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义究竟是什么?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公平,他用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来保障;诺齐克认为正义应该是个人权利的自由保障问题,他提出了包含有持有正义三原则的权利理论来反对罗尔斯的判别原则及其分配正义原则;麦金太尔反对把社会公平与个人权利作为伦理学的主题,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向传统美德伦理寻找答案。三人的见解各有千秋,理想的正义论应该是三人的合题,即公平与权利、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吏上,古希腊的赫拉克里利特首先提出了统一的逻各斯;生活在极端民主气氛中的普鲁塔戈拉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从正义的雏度来彰显逻各斯的统一性;然而逐渐式微的雅典民主却给了“正义”以当头棒喝,也正是在此背案下,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试图在维护逻各斯的前提下挽救城邦的正义。命题对后世伦理领域中的先验论和经验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长期论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理想国》是柏拉图基于一种对希腊政治危机的现实关切而提出的第一救国方案。在这方案中,他把国家和社会统一于道德伦理之中,认为个人和国家正义的实现,离不开美德,这不仅为社会政治危机找到治疗的良药,也为自己政治哲学奠定了一个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哲学核心范畴是正义。正义不仅能维护国家的稳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而且还能驾驭个人与灵魂,使理性、激情、欲望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柏拉图的正义是实现美善统一的价值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代伦理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关怀伦理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在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目标基础上,在政治哲学视阚内理解关怀伦理,将关怀看作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和公共德性,而非个人美德,才能明确关怀伦理的理论属性是一种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二卷第二篇中详细论述了其正义思想.斯密的正义思想可以从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两种视角来解读.从个人品德视角看,正义是一种不伤害他人生命、不干扰他人利益的美德,它并不崇高和圣洁,但不可或缺;从社会伦理视角看,正义是一种维护社会存在的制度伦理,它具有强制性,违必受罚.斯密的正义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它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民法法系中的“原因”概念萌芽于古罗马法《学说汇纂》的条文。评论法学派于14世纪在利用古希腊哲学对罗马法文本解读中提出了一般原因学说。后经院法学家于16世纪对罗马法、亚里士多德哲学及托马斯哲学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契约效力基础的原因理论,即,允诺得到强制实施必须基于两种原因:允诺人践行了慷慨美德或者交换正义的美德。近现代及当代契约理论对契约效力解释力的不足突显出已经衰落的原因理论的哲理优势。事实表明:第一、法学不能孤立于哲学,离开了“最终目的”这一精神中枢,契约法就变得无法界定。第二、法律应该根植于道德,并弘扬和促进人类的善德,契约的效力原则应该反映人类在允诺中的多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大致经历了从“始基本体论”、“属性本体论”、“概念本体论”和“神学本体论”之后,哲学传统中关于“本体”观念的演变完成了其向近代的“入学本体论”的转向,而入学本体论是指将人作为一切事物、一切知识的终极确定性根据的哲学系统。它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局限,必然演化出表面上似乎与“入学本体论”截然对立,而实际上又紧密相连的另一种形态的本体论——“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7.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8.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9.
一、概念的涵义及其意义   什么是概念 ?哲学和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界说。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而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可见,概念既是存在于人脑知识结构中的一种知识内容,又是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认知加工过程,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特点。在儿童时期,概念的发生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概念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根据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共同属性,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认识,并形成组织…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千年以来文学、哲学和神学的共同关切,自由意志从古希腊时期便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并由此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一大传统母题,在西方文化中呈现出一个由隐到显的发展历程。在命运抗争与意志选择的博弈中,"岔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坠入深渊的麦克白"不期而遇。赫拉克勒斯的选择关乎城邦的利益,是对城邦美德正义的自觉维护;而麦克白则每天都在"恼人的疑惑和恐惧所包围拘束"中被贪欲所无情吞噬。对自由意志问题的思考是人类对生活的探索,它意味着人不仅仅是个体的人,也是集体的人,人行使自由意志的同时应遵循理性和道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