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读者》2006,(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光华学校六(2)班郭雅俐写给《小读者》每每拿到《小读者》,先陶醉于封面的绚丽色彩,打开后浏览丰富的知识、经典的文章、有趣的故事,有一种被书香笼罩的欣慰;有一种迷茫时找到方向的喜悦;更多的是与智者交流时的平静。阳春三月间捧着《小读者》聆听“金玉良言”;濛濛细雨时捧着《小读者》感悟“心灵小品”;秋风习习时,捧着《小读者》陶醉“真情故事”;白雪皑皑时捧着《小读者》攀登“人生支柱”;在《小读者》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我们一路走进了“动植物世界”、访问了“快乐王国”。《小读者》啊,我们已轻轻开启了你的“知心…  相似文献   

2.
“地下铁,让它飞……”耳里听着游鸿明的《地下铁》,手中捧着几米的《地下铁》的  相似文献   

3.
捧着2006年12月的《中学语教学》,我立即被目录中的《(老王)之败笔》所吸引。读了章以后,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今天,老师捧着我们盼望已久的《小学生之友》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老师把《小学生之友》发给我们,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急切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5.
妹妹又来信了,“哥,我的作文获奖了!下次回家可要记得带《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哦……”捧着又一本崭新的作文选,我是如此虔诚,宛如捧着一份实在,一份凝重的希冀,一份割不断的悠悠的情愫……是的,四年了,伴着她,我走过风风雨雨,走过春夏秋冬,从初中走进高中;伴着她,我的写作兴趣受到了激发,水平一天天  相似文献   

6.
夜阑人静。台灯下,手捧着丁立梅的《乱红》,和着陈悦的曲子《乱红》,轻轻地浅吟低唱。  相似文献   

7.
适逢教育的春天,面对改革的大好时机,手捧着伴我成长引我走向成才之路的《数学教师》,真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数学教师》是国内唯一一家以初中数学教师为读者对象的刊物,是促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8.
沏一壶香茗,我把最新一期《中政参》捧在手里,轻轻掀开你的卷首,伴着幽幽的油墨香,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涌上心头。看着看着,不觉想起了一首歌——《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这种心情好像并不陌生,捧着你犹如捧着一份实在、一份希望,品读你又读出几多真情、几多收获。  相似文献   

9.
这时     
傍晚的夕阳,斜斜挂于山头:淡淡的,暖暖的……喜欢在这时看看书,喝口香茶,斜坐于窗前,手里捧着《课堂内外》,嘴中吃着甜品,耳边回荡着轻音乐。茶香丝丝,细细品味着花季故事;做那十四岁女孩应有的梦。(这时的世界,很安静。)  相似文献   

10.
乡土的芳醇     
手捧着《精美散文》,不少是写秋感、绘秋 景的。《香山看叶》《秋颂》《秋天也是一种开始》 ……文章里的秋有的透彻洒脱,有的落寞悲哀 有的收获圆满……风情万种,各领风骚。我却 没有灵魂上的感应,因为那不是我的世界,真 正让我踏实,让我回味留恋的是故乡的秋,朴 实、宁静、平凡、忙碌的秋。  相似文献   

11.
读者心语     
赵慧 《课外阅读》2006,(10):M0003-M0003
初次接触《课外阅读》,主要源于班主任。年初的第一节语文课,班主任就双手捧着《课外阅读》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年我想用班费给大家订一学年的杂志——《课外阅读》。这真是一本好书……”很快,第一期《课外阅读》来了,同学们兴奋不已,无论是封面、内容还是精美的插图都吸引着  相似文献   

12.
晾晒心情     
选一个好天气,拿一把好藤椅。别捧着《诗经》,也别拿《史记》,只一杯清茶,闭上眼睛,晾晒心情。  相似文献   

13.
借书     
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流行看没有图画的书。手里有一本厚厚的,没有插图的小说比今天捧着最新出版的《哈利·波特》还得意。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好看的书很少,其中很多被叫做“毒草”,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相似文献   

14.
大雨天     
窗外又开始下雨了,匆匆忙忙赶路的行人,略微的喧嚣声在我的耳中回响。淅沥沥地雨滴落在地上,也砸在我的心头。寒风被门窗挡在了门外,手中捧着热茶,然而却不能给我带来温暖,驱散不走我对你的想念……  相似文献   

15.
光阴似箭,屈指算来,我与《班主任》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缘分了。自结识《班主任》以来,就一直对她情有独钟,期期必读。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风吹绿了草地,河边的牛儿悠闲地吃着草,就这样捧着《班主任》融入了书中,直到夕阳西下;在万家灯火的夜里,新冲的咖啡散发着芳香氤氲的热气,隐在柔软的沙发里,就这样捧着《班主  相似文献   

16.
<正>择水而栖的苏沧桑一直生活在水边。她出生在一个叫楚门的江南小镇,在水边长大,此后的生活也多是在江边、湖边、海边。看她的散文集,从《所有的安如磐石》到《等一碗乡愁》《纸上》,再到我现在看到的《遇见树》,看到的都是水汽环绕;捧着书,让久居西域之地的我,如入海岛,云雾缭绕,如行走在作者的故乡玉环,吃海鲜面,在桂花的香气里,遇见毛竹,遇见正唱戏的戏班,遇见“银杏叶正在歌唱”……  相似文献   

17.
林卓宇的文学世界是从3岁时,妈妈每晚的故事联播开始的,《杨柳风》《丛林故事》《野天鹅》……妈妈讲得细心,小卓宇听得入迷。
  有一天,林卓宇捧着故事书,问:“妈,这些故事都是怎么写出来的呀?真是太有意思了!”妈妈回答道:“这些故事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他们可了不起了……”林卓宇说:“那我也想当作家。”  相似文献   

18.
从小,我就是个十足的动画迷。在我们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看电视可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不像今天的孩子,动不动就捧着手机、 iPad、电脑,玩着各种新奇的游戏。每次看我的学生们拿的电子产品,好家伙,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啊!
  我小时候可没那么幸运。没有这些,但有很多经典的动画片陪伴着我的成长,给我的童年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像《灌篮高手》《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那些动画片都是我百看不厌的。以至于老师布置写作文的时候,我都忘不了那些动画片中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夜幕降临. 我捧着《西游 记》如饥似渴 地读着……闭 目遐想,如果 我有孙悟空的 七十二变,那 该多棒啊! 转眼间, 我真的能七十 二变。兴奋的 我一个跟斗向 空中一翻,瞬  相似文献   

20.
上初中了,走进学校大门,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我变了,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手里捧着的书不再是从前最爱读的《世界五千年》和《简·爱》,取而代之的是杰克·伦敦的《人性的呼唤》;眼泪不再是自己的专利.让它流淌在心间,再不轻易顺着脸颊滑落;考试不再是自己的惟一,我改变了看待分数的态度……一个个变化让自己惊奇,一个个问题在脑中累积,我疑惑了,这究竟是好还是坏?难道是我迷失了自己?我否定了它们。不去考虑客观的因素,我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地寻找自己,寻找那个真实的自我。 “测验试卷发下来啦!”我双手接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