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汉文学编年史>是秦汉文学研究常用参考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然而该书在编年方面偶有疏失,故略加考订,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王勇  陈亮 《图书馆杂志》2006,25(3):74-76
曹道衡、刘跃进二位先生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作为南北朝文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为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笔者在平日研读过程中,发现书中偶有疏失之处,故略加考订,以备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第一份报纸诞生到20世纪90 年代,跨越1284年的新闻史画卷即将展现于世人面前。一部规模宏大、篇幅达200万字的新闻编年史,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八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汉奇主编。谷长岭、冯迈等长期从事中国新闻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员编著而成。 这部编年史以记录和评述史事 为主,涉及报纸、通讯社、广播、电 视、电子报刊等新闻事业的各个方面,附有详细的索引,内容完备,检索方便。而且对已经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中作品系年问题不少。本文归纳其致误的原因有四种情况,并共举十例分别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5.
王媛 《编辑之友》2016,(8):76-79
编年史类著述往往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建设工程,然而传播学编年史类著作始终受到争议和质疑,书写传播学科编年史陷入了一种方法论困境.文章从学科研究的界定和思想演化的连续性等问题入手,探讨传播学科编年史的书写困境及可能的突围途径.  相似文献   

6.
3月27日,《中国广播电视编年史》总局机关、中央三台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编委会议在广电国际酒店举行,此举标志《中国广播电视编年史》课题正式启动。中广协会会长李丹、副会长杨波、顾问刘习良、副秘书长张聪等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澳门编年史》(1900—1949)》一书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该书以20世纪为题,当中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震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内容涉及面广。本书并附有教皇名录、澳门主教及代理主教名录,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合作编著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一书,已于2019年11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是清代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成果,被列入广州大典丛书系列。全书共分4卷,120万字。其中:第一卷,  相似文献   

9.
百年新闻——20世纪新闻事业编年史(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上期《百年新闻》的历史脉络,本期继续刊发20世纪新闻事业编年史的下半部分,仍分四条线索逐年展开:一是媒体形态发展,二是媒体管理法规、政策与经营活动,三是传播科技,四是新闻理论,新闻教育与研究。 1951年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7,(2):92-94
含英咀华 钩玄提要——《中国出版编年史》序 我很高兴,在疗养中拜读了李瑞良先生的新著《中国出版编年史》校样,上面散发着书香和油墨的清香。文中论述引用的文献资料,丰富而恰当,含英咀华,释义准确,读来使我更加领会其周密性,从而有助于理解如何观察出版脉络,认识源流。这不仅是作者几十年积累学术资料的成果,更是从事编辑出版实践长期钻研的心得。  相似文献   

11.
这部编年史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动笔,时断时续,头尾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当时执笔编撰的动机,可以说是出于资料积累的启发。积累资料是我长期养成的习惯。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读大学时,我就喜欢积累学术资料,但当时的专业兴趣是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从50年代末起,由于工作关系,我开始留心并搜集编辑出版资料。由当代而近代,而古代,逐步溯流探源,形成了一条纵线。与此同时,我很自然地注意到横的积累,即与中国出版史相交叉的邻近学科。到80年代中后期,办理了离休手续, 有了空余时间,我就着手把多年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写中国出版编年史的念头就是在这情况下萌生的。但由于其他文字工作的羁绊,编写此书的工作断断续续,进度缓慢。近两三年来,才决心集中精力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总算脱稿付印了。  相似文献   

12.
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将从今年5月开始向全球推出多卷本《共产主义编年史》。该丛书由西方和前苏联学者经过对前苏联国家档案和苏共档案研究后编纂而成。它是一套有关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文献。前两本业已出版。第一本是《1925年—1936年:斯大林给莫洛托夫的信》。此书共收录斯大林写给其朋友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85封机密信件,这些信件是斯大林个人和政治思想的独特的历史记录,从中可以了解斯大林执政的方式。 第二部是《美国共产主义的秘密世界》,揭示了美国公共生活中最有争议的组织之一——美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香农:传播技术编年史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晓蓉 《今传媒》2010,(1):26-29
在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中,杜威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因其所持有的“多元传播观”而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当他直接投身现代新闻传播领域、即创办《思想新闻》时,“传播”一词被特别地赋予了信息之传递与交换的功能。而在其他场合,“传播”更多地具有社会交往、共享、参与以及激发意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12卷)系由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党史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编撰而成的编年体大型党史专著。全书约500万字,全面、准确、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立至2001年80年间党史上的重大、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革命历程。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详尽,并披露了不少历史档案资料,荟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目前党史研究水平,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篇幅最大、且有一定权威性的党史著作。尊重历史本来面目,力求准确描述历史进程,是该书的突出特点。全书通过翔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本刊特约记者宋鸿刚据说中国驻外官员早晨必做的一件事是看人民日报的国际版,从中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国际问题的看法。非但中国驻外使官如此,外国政要和研究国际政治的人士也从人民日报国际版上获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从世界范围看,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正义、进步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党的新闻事业更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发展依托于一个又一个重要科学发现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技术,同时,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世界与自身不断深化的认识,因此,在世纪之交,梳理新闻史脉络,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作者在编写时参考了《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电视史》、《当代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事记》、《世界新闻史大事记》、《外国广播电视史》、《传播科技纵横》等数十本书籍,分四条线索逐年展开:一是媒体形态发展,包括重大事件、重要报道、重要文章,媒体的创刊与发展;二是媒体管理与经营,包括新闻法规、政策与经营;三是传播科技;四是新闻理论、新闻教育与研究。同一线索按报纸(包括新闻摄影)、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分类排列;同一媒体形态及国家以时间为序。期望这样的选择与体例安排能作为好的向导,能帮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由他主持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被誉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如何来看“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共通性?80年代学人打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努力,为何虽卓有成效地通向了“晚清”,却不容易通向迄今已经双倍于“现代”文学时长的“当代”?“当下”“当代”与“现代”文学构成怎样的历史连续线条?能否用比较贯通的专业话语来描述和整合自近代中国以来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在《性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著名  相似文献   

20.
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因为运用了“悟证”,从而打通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生活,打通了异域与本土、过去与当下,打通了卡夫卡与曾艳兵、卡夫卡与读者、曾艳兵与读者。推而广之,文学研究有“悟证”更容易展示思想的深度和文字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