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社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5页插图(见上图)明确写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而教材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何谓“中国人民革命军”?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没有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2.
第五课曾国藩反革命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反革命地主武装的出现(第十一页) (1)曾国藩的出身及其办团练。 (2)“湘军”是反革命的屠杀中国人民的反动的武装。 (3)曾国藩是效劳外国侵略者和给满清帮凶的刽子手和双料汉奸。第二课时——湘军进攻太平军(第十二页第一段) (1)反革命“湘军”的屡吃败仗。 (2)太平军的内部分裂给反革命的武装以可乘之机。 (3)天京沦陷与太平军英勇的继续战斗。第三课时——太平军失败的原因(第十二页第二段到十三页) (1)太平军在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 (2)太平军失败的决定原因在於受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 (3)我们要吸取太平军革命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一)陈佩嫣老师《再谈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一文(下简称《再谈》)实际上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命题 :一是“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革命不能取得胜利 ,与时代局限性无关 ,只与阶级局限性有关” ;二是“由于受阶级的局限(而与时代局限性无关———引者注)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一个命题 ,我认为是难以成立的 ,而第二个命题虽然可以成立 ,也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二)上述两个命题的不同 ,陈老师似乎并未意识到 ,《再谈》所论 ,是将两个命题完全等同而视(尽管实际所论的只是第一个命题)。要弄清楚“时代局限性” ,…  相似文献   

4.
(一) 第三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是从抗日战爭胜利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抗日战爭胜利后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政治上、經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現国家的統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但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反动派在其主子的支持下,阻碍中国人民实現这个革命任务。它們不但要把中国拖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并且还要把中国变为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5.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犷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在教材19页的《欧洲革命运动形势图1917—1919》中出现了“苏联”这一名称。此图展示的是1917—1919年间的革命运动形势,而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材145页上却注明“苏联成立时间为1922年12月30日”。因此,此地图中的“苏联”名称应改为“苏...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以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重大问题、重要任务、重大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历史纲脉内容。依托“纲要”课程,整合教材内容,以中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为主线,通过教学“语料”解码,结合“地方性”历史知识的表达,将实践内容贯穿教学始终,构筑大学生关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记忆,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人民是有进步历史传统的伟大人民。十八世纪末叶美国人民和他们的先进代表在独立革命时期,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种族主义的斗争,就是这种进步传统的光辉范例。美国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生伟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宣布“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人的信》第76页)美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在世界上产生过显著的影响。今天,研究他们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观点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俊 《江苏教育》2024,(11):83-84
<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引下,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三动课堂”概念。在“三动课堂”的基础上,学校创设了“五步教学法”教学策略。“五步教学法”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摩擦力”(第1课时)为例,探索“五步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摩擦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相互作用之一,本节内容是对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衔接了初高中的知识,能有效转变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通常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种结论(如数或图形)是否存在的命题称为存在探索型问题,其常用的句形有“是否存在……使……(成立)”,或“是否有……满足……”,或“是否能找到……使……成立”等。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三节“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中师生物学教材“光合作用”一节,教学内容包括“叶片剪影”、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植物栽培对光能的合理利用等几个方面,教学内容较多,一般均采用2课时教学.但由于课时不断紧缩,实际只能安排1课时.为此,笔者对如何高效率地组织教学作了探索。1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前准备:①实验前两天,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葬移至黑暗处(目的是为了消耗完叶中淀粉),上课前4小时左右进行局部这光处理(夹上黑纸),然后移到直射阳光下照射,上课时带到实验室备用。②制作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二第111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200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67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10月”。2013年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94页说“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三教材存在差异。《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民主同盟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15页)载,  相似文献   

1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2009年版,第31页)在介绍汉字书法艺术时。采用的标题是“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笔者以为,把“出鬼入神”改为“出神入化”更加贴切。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看照片:激趣导入(略) 二、共同探究,深入领悟 (一)在具体情境中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体验“数对”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郑州大学“中国革命史”课实行“专题群体流动”教学成效明显郑州大学思政系多年来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改革,总结出了“专题群体流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他们于1993年成立了“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课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设计》2010,(10):48-48
一、征稿内容 (1)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认识、思考、探讨(《教学论坛》栏目);(2)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策略》栏目);  相似文献   

17.
房波 《历史学习》2010,(3):32-32
关于周朝的分封制,不同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作了相异表述,比如:《中国古代史》(人教版)第6页在讲到周朝的分封制时,有如下表述:“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在《历史》(必修1)(人教版)对此仍旧表述为:“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它高度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它还分析了这些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算式”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乘法”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如奇妙的宝塔、神奇的142857等)。这些问题的重点不是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发现有趣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基本功“说课”举例柳州市教科所骆显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一组)是“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例1,第二课时教学例2,第三课时综合练习。一、说教材本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